設置

第614章京師的萬人血書

太孫出使倭國,這個消息一經刊登在邸報之上,立即就引發了軒然大波。踸  這幾年大明的變化,或者說京師的變化,只要不是傻子都能夠看出來,這都是因為太孫殿下才發生的。

  也就是在這四年的時間里,大明王朝是真正的得到了百姓們的認可。

  即便是地里忙活的老農,還是曾經流落街頭的乞丐,甚至是考取了功名的秀才,乃至于三教九流各行各業,只要是干正經營生的,提起太孫都是要豎起大拇指贊一聲好。

  距離元末亂世,僅僅過去幾十年的時間,可以說大多數人他們出生的時候,就遇到各種災難,甚至于大多數的百姓,不管是漢人或者其他民族,沒幾個日子能過下去的。

  現在能夠活下來的這些人,已經可以說是幸運兒中的幸運兒。

  那些曾經發生在他們身上的故事,就好像是陰影般時刻的烙印在心里,即便是朱元璋力圖休養生息,減輕賦稅徭役,可最為底層的百姓們,終究是在吃口飽飯的生存線上掙扎。

只有太孫,只是用了四年的時間里,就讓這百代廢興的大明產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踸  這等人心所向,屬實已經是達到了一個極為巔峰的狀態。

  而聽到偉大的太孫要出使倭國,大量的百姓心中開始擔憂起來,甚至于出現了萬民血書,懇求太孫殿下留在京師。

  萬民血書只是虛指,實則那上頭的名字,何止于百萬之多。

  網址p://m.biquke.

  當一個人在害怕的時候,旁邊的人也跟著害怕,誰會嫌棄好日子過夠了呢,誰不擔心太孫殿下可能會出現的意外。

  這是整個大明所不能承受之痛。

  五城兵馬司的衙役們,到處收集著這些萬人血書,只是短短半天的時間里,兵馬司衙門的院子里,就已經是堆積成一座小山了。

看著那咬破手指,歪歪扭扭用指尖心血寫下的名字,許多衙役們都是面面相覷。踸  “太孫殿下的威望,屬實是太過于恐怖了一些。”有年歲稍長的衙役忍不住低聲驚嘆著說道。

  院子里長長的布帛是一些布行的掌柜自己提供的,哪怕是有著秀才功名的讀書子,都沒有選擇用毛筆,而是同樣跟其他人一樣咬破手指以血書寫,仿若只有這樣才能證明自己的心誠。

  聽到這話,旁邊跟著一起的衙役下意識的看了看其手指頭上的傷痕。

  很明顯的破皮,顯然在這布帛之中,同樣是有他的名字寫在上了上面。

  平時很喜歡開玩笑的同僚,聞言卻都沒有出聲,因為他們每個人的手上,都是有一樣的傷痕。

  眾人身后傳來一個腳步聲,數名衙役回頭看去,而后立即抱拳作揖:“李大人。”

李大人微微點頭,他是這東城兵馬司副指揮使。踸  “莫要在這里閑著,太孫殿下出使倭國的影響很大,外邊還有很多人在血書,上峰已經傳來了吩咐,這些書寫過后的血書都要全部的收集起來,再行運輸到皇宮里頭。”

  “對了,你們去收集寫完的血書時,記得客氣一點。”

  眾人抱拳作揖:“諾。”

  李大人微微頷首,隨后轉身離去。

  而眾人看向李大人的背影中,那背著的雙手其中一食指上纏繞著白布,有點滴紅色很是顯眼。

消息很快就傳到了宮里頭,最先得到消息的就是朱元璋了。踸  “咱大孫真有這般大的民心所向?”

  “只是因為擔憂的事情,就自發請愿書寫萬人血書?”

  若是別人出現了這等事情,那就到了必死的地步了,可這是大孫,最喜愛,疼愛的大孫,亦是未來的大明皇帝。

  這偌大的江山,最后都是要全部的交到大孫的手里。

  此事只會是讓朱元璋更加的開心。

  負責傳遞消息的蔣瓛作揖道:“回稟陛下,此番據錦衣衛衙門初步統計,已然是在整個京師引發了巨大的波瀾,尤其是邸報早上發行之后,直接就傳遍了京師的大街小巷,幾乎是人人皆知。”

“有那富貴之人出資錢財購買布帛,周邊行人紛紛以血書寫請愿,這等行為很快就引起了大量效仿。”踸  “甚至于到最后,京師大布行的東家,掌柜,紛紛捐出大量白布以供書寫。”

  “不管是販夫走卒,引車販漿,亦或是商賈學子,勛貴官吏,同樣也是在這上面寫下了自己的姓名。”

  “五城兵馬司負責收集已經寫完的血書,截止傳達消息過來,五城兵馬司是衙門院子里,都已經是堆滿了書寫好的血書。”

  “而在街頭上,還有許多地方正在進行著。”

  “只怕是這京師之中數百萬人,約莫有八九成都是參與了其中。”

  蔣瓛的語氣中,都透露出非常明顯的震撼。

他已經算是見識過不少市面的了,可這樣的場面還真就是第一次遇到。踸  說句大不敬的心里話,就太孫殿下這么個程度,已然是超越了陛下了。

  朱元璋聽完之后,并沒有立即回應,而是對蔣瓛吩咐道:“抬起你的右手給咱看看。”

  在陛下的吩咐下,蔣瓛自然是伸出右手。

  朱元璋看了眼問道:“所以你是在什么時候也把名字給寫上去了。”

  蔣瓛略微尷尬的說道:“回稟陛下,臣見第一批送來的血書之中還有不少空隙,便也把自個的名字也加了上去。”

  這算是小聰明的伎倆,其實蔣瓛這樣的小心思當然是不可能說瞞過朱元璋的。

可這讓朱元璋感覺很是受用。踸  從另一個角度上來看,這是對自家大孫的關心吶。

  且有這么大的反響,讓朱元璋的心里很是暢快。

  “大孫可是知曉了此事。”朱元璋再行詢問道。

  蔣瓛回道:“太孫殿下今日早間一直陪著錦妃作畫,應當是并不知曉此事。”

  畢竟是皇宮,除開比較緊急的情報外,一般通傳都是在于錦衣衛這邊。

  而朱英最近得空閑時,要么就是陪著徐妙錦作畫,要么就是聽葉月清談情,亦或者是到每個妃子那里去探望一番。

原本一心想讓大孫操勞起來的朱元璋,卻發現如今的大孫,好像是直接過上了比自己還悠閑的生活。踸  可偏偏就是如此,朝廷政務,軍情要事都從來沒有被耽誤過,反而是更加良好的在循環。

  這也讓朱元璋沒得辦法去說教,最后也只能是聽之任之了。

  朱元璋有些感慨:“咱這個大孫吶,什么都好,就是過于慵懶了一些。”

  “單看其日常行事,可真就跟歷朝歷代的那些庸君昏君還真沒啥區別。”

  這話不管是蔣瓛還是身邊伺候的太監劉和,可都沒法去接,只能是沉默著不吭聲。

  朱元璋突然有些好奇的對身邊劉和問道:“咱最近都沒怎么關注言官那塊,那些個天天把禮教掛嘴邊的家伙們,可是有過彈劾大孫。”

這些個清官言官們,一個個最為頭鐵不過,哪怕是朱元璋本人要是有什么犯錯的地方,也是直接上奏章彈劾。踸  鑒于對元末腐敗吏治和農民起義的親身體會,朱元璋重新制定了明代言官制度,并且是給予了很大的權力。

  建立之初朱元璋曾道:“臣不諫君,是不能盡臣職。君不受諫,是不能盡君道。臣有不幸,言不見聽,而反受其責,是雖得罪于昏君,然有功于社稷人民也。若君上樂于聽諫,而臣下善于進諫,則政事豈有不善,天下豈有不治?”

  這是因為擔心后世子嗣作為皇帝權力過大而沒有制約,所以特地設下言官制度。

  一來是起到凈化吏治,二來也可作為規勸君德。

  當然,歷史上的發展總是和朱元璋的想法相違背,亦如這言官制度,在明前百年倒還是不錯。

  最后這言官制度,自然是跟朱元璋的反腐,禁黃,藩王,衛所的結果差不多。

與朱元璋想象的美好大相庭徑。踸  從明孝宗的‘兩京言官之獄’事件開始,言官們就可謂是進入墮落的深淵了,徹底成為大明毒瘤,以至于發生言官之禍。

  明中后期更是給朝廷造成了強大的破壞力。

  這言官制度簡單點說,就是朱元璋搞了個衙門,給他們俸祿,其主要工作職責就是彈劾,所謂是以言代行,每天就是做風聞言事,直言規勸。

  曾經有一次朱元璋自己微服私訪京師,或許是因為勾欄聽曲所以耽擱了點時間,導致沒趕上皇宮的宵禁。

  按理說皇帝本人來了,這宮廷禁衛軍當然是直接放行。

  好巧不巧的恰好有個言官去面見朱元璋,沒等到人后,只得是于宵禁前離開皇宮。

這也正是碰到了朱元璋回來。踸  好家伙,這言官在宮里頭等了許久未得召見,以為是朱元璋不想見他,結果是跑外邊玩去了。

  這個言官真就是一點面子都不給,劈頭蓋臉就是一頓冷嘲熱諷,都算是把臺階都給掀飛了,以朱元璋自己定下的制度懟得其無話可說,大寫的尷尬。

  因為是想著對后世子嗣的制約,所以即便是現在,那懟了朱元璋的言官依舊是活得好好的,也因為懟了朱元璋這件事從而名氣大噪。

  任何權力在失去了制約后,終歸是如同脫韁的野馬肆無忌憚。

  因為先前的制度改革,加上朱元璋本就對于言官們很是避諱,所以也沒怎么關注過。

  這才對劉和問道。

劉和恭敬的回道:“回稟陛下,自從陛下讓太孫殿下執政那次后,言官們就再也沒有彈劾過太孫殿下了。”踸  朱元璋微微皺眉道:“這是怎么回事,難道是太孫暗中對言官們進行威脅了?”

  看似平日里溫和的大孫,其實朱元璋很清楚,在真正觸動到其利益之后,下手從來都是極為狠辣果斷,從來也不會拖泥帶水。

  慈不掌兵,在這一點上,朱元璋還是覺得很欣慰。

  不過這言官制度是自己定下來特意為規勸君德,肅清吏治所用,若被肆意威脅恐嚇,導致失去了原本作用,便也是沒了制約。

  大孫當然沒有什么關系,可后世子嗣哪能個個都如太孫這般。

  能出一個大孫這樣于朱元璋眼中的完美繼承人,已經是大明之幸了。

不說超越,那沒有意義。踸  能夠出接近大孫這樣的子嗣,他都要在黃泉里捧腹大笑了。

  而朱元璋清楚,大孫現在是有能力讓言官們無法‘說話’的。

  劉和連忙解釋道:“太孫殿下于言官之中定下和其他官員相同的規矩,禁風聞奏事,在彈劾其他官員時必要有充足的證據,若經都察院查實為空穴來風,則當以污蔑之罪論處。”

  “其獎懲俸祿,官職晉升,同樣作為吏部之參考依據,太孫殿下曾說,言官不以言獲罪,但以行獲罪,無有特權,權力越大亦責任越大。”

  “在此之后,言官們許多事宜也就謹慎了許多,也沒了隨意彈劾太孫殿下的奏章。”

  這事因為涉及到俸祿改革,而且是對于所有官員一視同仁,朱元璋當時也看了,并沒有放在心上。

畢竟在特權這個事情上,自然是只能準許皇家才行。踸  先前言官的事,也只是朱元璋做個表率,真說讓言官騎在自個頭上,哪怕是得全部給殺光了先。

  “大孫這招,算是打在了蛇七寸上,那些個平日里誰都敢彈劾的,沒想到也是敗在了大孫這邊。”

  朱元璋嘖嘖嘆道。

  這種不以皇帝身份強行壓迫的法子,簡單撥弄就能整治的手段,最是得到朱元璋的喜歡。

  這才是真正的御下之道。

  隨后朱元璋就吩咐蔣瓛,將京師萬人血書之事告訴大孫,看大孫如何處置。

對于言官的事情,作為經歷后后世語言暴力的朱英來說,最煩就是道德圣母。踸  大明的言官現在于朱元璋的壓制下還行。

  歷史上永樂大帝朱棣,包括是朱瞻基這些,也都算不錯。

  可到了明末崇禎,那就完全不同了。

  用崇禎的話來說:“君非亡國之君,臣皆亡國之臣。”

  說的就是明末的言官。

  那個時候,大明言官已經是權力爆炸。

道德圣母到底有多狠,崇禎最是了解。踸  你不聽他的,那叫剛愎自用。

  你不讓他說,那叫堵塞言路。

  你下令懲罰,那叫殘害忠良。

  你若聽他的,則另一派的言官就會站出來,說你被奸佞小人蒙蔽。

  若下殺手處死,嘿,那就成了名正言順的昏君。

  則他便是因勸諫而死的忠臣,獲得偌大名聲。

左也不是,右也不是,就可以知曉明末的崇禎心里有多苦,為什么會喊出這樣的話來了。踸  所以朱英必須要提前下手,把言官的路子給堵死了。

  只要有所制約的情況下,其實言官還是能夠為大明所用,至少現在的言官們都算是真正的清流。

大熊貓文學    大明皇長孫:朱元璋求我稱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