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Tev能級的對撞實驗,給韓元帶來了無數的數據信息。
那以接近光速而奔涌在粒子加速管道中的氫粒子,每一次碰撞都猶如鳳毛麟角。
但它每一次的碰撞,都猶如燎原的星星之火一般,帶來了希望。
部署在加速軌道上的中超環面儀器、緊湊渺子線圈、夸克粒子偵測器、截面彈性散射偵測等各種探測儀捕捉到了氫粒子碰撞時產生的各種數據。
這些數據在經過中央計算機的整理后,演變成一副副的能譜圖像,進而展現在他眼前。
看著顯示屏上的數據和能譜圖,韓元臉上露出了個燦爛的笑容。
大型強粒子對撞機的成功運行,代表著物理界也將跨向新的未來。
盡管模擬空間里面的零號粒子對撞機的能級僅僅是比LHC多了一個零。
但這意味著以前從沒有發現的各種粒子與數據,將揭開它們神秘的面紗。
物理界的大廈,將修的更高,更大,甚至是再立一棟,沖天而起。
第一次通電試運行實驗以30Tev能級的對撞實驗完美結束,在將各種數據收集完整后,X1型工業機器人在小零的安排下開始檢查和維護地底的大型強粒子對撞機。
而韓元再度回到工作間,開始潛心分析各種收集到數據。
30Tev能級的對撞實驗,這已經超過了現實中人類進行過的最高能級的對撞實驗了。
在這種能級的推動下,氫粒子與氫粒子之間的碰撞會產生怎么樣的基本粒子,誰也不知道。
這是一項開拓性的工作,里面蘊含的數據有可能蘊藏著無限的希望,也有可能什么都沒有。
工作室內,一副副的的能譜圖像和對應的數據表格在韓元眼中不斷劃過。
盡管他在數學上的學識比不上物理,在一些尖端領域上比不上那些站在金字塔的數學家。
但看懂粒子對撞機的碰撞數據,對他而言并不難。
特別是這些數據還經過了小零和中央計算機的處理,從原始數據轉變成了圖形和表格。
30Tev能級的粒子對撞實驗,這大概是人類歷史上最昂貴的煙火。
但它產生的數據,由如一塊塊的青磚一般,鋪平了人類在物理上前行的道路。
一副副的的能譜圖像不斷在韓元眼前劃過,那些有著明顯波動和異常的數據被劃分到另外一個文件夾中,交由中央計算機再處理一遍。
耗費了整整五天的時間,韓元才將第一次通電試運行實驗產生的各項數據大致的過一遍。
這還是在有小零這個人工智能和運算力超強的中央計算機的輔助下。
當然,這次的收獲也不小。
高能粒子碰撞實驗一直都是人類認識粒子世界,揭示組成物質的基本粒子間的相互作用規律,以及結構關系的最重要的手段和途徑。
在這次30Tev能級的粒子碰撞實驗中,韓元在收集到的探測數據中,找到了高能非彈性碰撞中產生的H→WW→lvlv衰變道的標準模型希格斯粒子中的β玻色子粒子。
希格斯粒子是物理學界中的一個名詞,在廣義上,凡是出現在希格斯機制中的粒子都可以被稱為希格斯離子。
但他通常用于指代標準模型中的希格斯粒子。
而希格斯粒子中的β玻色子粒子,是希格斯機制預言中的一種標準粒子,它解釋基本粒子的質量起源的機制。
但迄今為止還沒有得到證實。
如果有粒子對撞實驗能發現希格斯粒子β玻色子粒子,那就證實了希格斯機制,也就使標準模型成為一個相對完美的理論。
而希格斯粒子β玻色子粒子至今無法觀察到的原因是它在誕生的瞬間就會快速衰變泯滅,無法直接觀察到它們的存在。
盡管物理學家可以根據它們衰變后留下的產物來間接研究希格斯玻色子。
可是想要百分百確定我們發現的就是希格斯玻色子留下的痕跡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
所以目前的物理科學家只發現了希格斯玻色子存在的跡象,并不能百分百確認這種玻色子就是確實存在的。
而在模擬空間中,通過部署在加速軌道上的中超環面儀器、緊湊渺子線圈、夸克粒子偵測器、截面彈性散射偵測等各種探測儀,韓元找到了希格斯粒子β玻色子的存在。
盡管這個存在很短暫,出現的波峰也很微弱。
但通過數據分析,他還是確認了希格斯粒子β玻色子粒子的存在。
對于希格斯粒子β玻色子的發現,韓元很感興趣。
它的發現,可以說完美的論證了基本粒子的質量起源機制‘希格斯機制’的正確性,也進一步的維護了標準模型,讓標準模型成為了一個相對完美的理論。
而相對完美的標準模型,能做到解釋暗物理的組成,解釋現在的基本粒子是否由更基本的粒子組成。
以及將‘引力’也統一到標準模型的框架內。
這是這次30Tev能級的粒子碰撞實驗中最為重要的發現。
盡管對于韓元來說,他希望找到的東西,并未在這次30Tev能級的粒子碰撞實驗出現,但希格斯粒子β玻色子的發現,重要性同樣不言而喻。
而且他也知道,通過一次對撞實驗就找到超·引力子是不切實際的幻想。
30Tev能級的粒子對撞找不到,將能級繼續提升接著做就是了。
要是超·引力子這種能勾動引力,讓空間出現膨脹的高能粒子,要是在一次30Tev能級的對撞實驗中找到了,韓元反而會懷疑人生。
希格斯粒子β玻色子的發現,將它融合進現有的物理標準模型中,以及對于這種標準粒子的研究,具有很重要的物理意義。
首先是希格斯粒子β玻色子的融合過程不僅可以用來直接檢驗標準模型的‘電弱破缺機制’。
在標準模型中,如果沒有希格斯粒子的存在,縱向極化的W或Z玻色子的散射振幅會隨著能量的增加而無限制地增加,直至在TeV能量量級發生幺正性破壞。
除了完善標準模型外,希格斯粒子β玻色子還有一個更大用處。
那就是解釋物質起源!
沒錯,希格斯粒子β玻色子粒子能解釋宇宙是如何創造出物質的,也能解釋一部分奇點大爆炸到底是如何形成宇宙的。
當然,這僅僅是目前人類科學家的觀點。
畢竟韓元所學習過的各種數學物理基礎知識信息,都是這個系統從人類的科技理論中整理出來的。
而在當今的物理界中。科學家認為希格斯粒子β玻色子是賦予其他粒子質量的粒子。
正是因為希格斯玻色子賦予了其他粒子質量,粒子才能在一起組合成各種物質。
因此希格斯玻色子被稱為塑造了整個宇宙的“上帝粒子”。
而提到希格斯粒子或者希格斯粒子β玻色子就必須提到希格斯場。
希格斯場是一種假定存在于整個宇宙中的量子場,希格斯粒子就是希格斯場震動產生的。
如果可以找到希格斯粒子β的話就可以假定希格斯場真的普遍存在于整個宇宙中。
發現希格斯粒子和希格斯粒子β玻色子,就可以從側面證明希格斯場的存在,然后就可以證明希格斯機制和標準模型也是正確的。
若是發現希格斯粒子和希格斯粒子β玻色子僅僅是論證一下希格斯場的存在,以及證明標準模型是正確的,韓元也不至于這么感興趣了。
他感興趣的點,在于希格斯場可以通過震蕩,制造出來希格斯粒子。
在物理學家希格斯的理論中,如果沒有希格斯場存在,那么現在的宇宙中就不會有各種可見物質。
因為當電子沒有質量時,原子就會更大。
這會導致原子相互碰撞而無法單獨存在,各種可見物質特就無法誕生,宇宙可能就是一團混沌的虛無。
所以希格斯場的存在,就是宇宙制造出各種物質的機器。
當然,希格斯場在特別特別極端的環境下也會發生變化,比如溫度特別高,或者達到絕對零度的時候,希格斯場也無法保持穩定。
但是想要達到這樣的溫度幾乎是不可能的。
要想通過高溫讓希格斯場無法保持穩定,唯有宇宙在大爆炸發生后的瞬間才能達到這樣的高溫。
而在極端的低溫環境下,也就是所謂的“絕對零度”時,希格斯場也會變得不穩定,會降低到最低能量狀態,形成量子力學中的絕對真空。
但是從本質上,從理論上來說宇宙永遠不可能進入絕對零度,同時進入絕對零度時宇宙仍然會有一定的本底能量存在。
極端的高溫和極端的低溫從現在的理論來看都是無法實現的。
所以希格斯場如果存在的話,幾乎就是百分百穩定的。
畢竟如果希格斯場不穩定,我們的物質世界也就亂套了。
現在希格斯粒子β玻色子找到了,那希格斯場,也能通過理論論證。
如果能通過大型強粒子對撞機,找到希格斯場到底是如何制造出希格斯粒子和希格斯粒子β玻色子的話,對于韓元來說。
意味著他能找到將能量轉變成物質的辦法。
或者說,找到憑空制造出希格斯粒子以及希格斯粒子β玻色子的辦法。
這對于人類來說,可以說是一個真正的上帝禁區。
盡管在宇宙中還有一些比較特殊的粒子不會和希格斯場發生相互作用。
‘光子’和‘膠子’就是很好的例子。
靜止的光子質量為零,而運動起來的光子會產生動能制造一定的能量,從本質上來說能量和質量是等價的。
但當你能通過希格斯場震蕩制造出絕大部分的物質的時候,還會在乎這些嗎?
驀的,韓元想起了他很早之前看過的一本小說。
那本科幻小說里面,有一個文明可以憑空創造出各種物質,進而將物質轉變成他們需要的各種設備,或者材料。
這種設定在當時看來,大抵所有人都會將其當做一個笑話。
但在現在他的眼中,這似乎并不是不可行的。
只要他能掌控希格斯場,以及掌控它的震蕩。
希格斯粒子β玻色子的出現,對于物理學界來說,可謂是最重要的一件事。
標準模型被徹底補全,強相互作用力、弱相互作用力、電磁相互作用力被統一,物理學界翻開了一頁新篇章。
對于韓元來說,它的存在同樣重要。
希格斯場的震蕩,能憑空制造出希格斯粒子,這涉及到了宇宙和物質的起源,他不會放過這種研究機會。
但研究它這是以后的事情。
如今最重要的,是繼續重啟粒子對撞實驗,找到那顆適用于超光速飛行技術的超·引力子。
在第一次30Tev能級的對撞實驗完成后,時過半月,建于地底的大型強粒子對撞機終于完成了檢查和維護工作,可以再次開啟對撞實驗了。
這一次,韓元并沒有按照原先預定的計劃啟動35Tev的能級對撞實驗。
而是將對撞實驗的能級調整至了50Tev。
這個調整,并不是一時興起,隨意改變的,而是參考了上一次30Tev能級的粒子對撞實驗的一些數據資料做出的改變。
50Tev能級的對撞實驗和30Tev能級的對撞實驗相比,雖然只多了20Tev能級,但消耗的電能卻翻了源源不止一倍。
在經過長達十天的準備時間后,第二次的高能粒子對撞實驗再一次啟動了。
從可控核聚變中輸出的龐大的能量如洶涌的洪水,在粒子對撞機狹長的加速管道上的超導磁環中聚集著,再由這些超導磁環醞釀著堪比地球核心一般的恐怖磁場。
在這龐大磁場的籠罩之下,就連肆意穿梭在周圍的宇宙射線都為之扭曲了,更別提粒子加速器管道中狂奔的粒子了。
它們注定會在管道中運行,永遠無法脫離束縛,直到最終碰到到一起,分裂成比原子更加細小的基本粒子。
夸克、頂夸克、下夸克.....輕子、中間玻色子....這些肉眼不可見不可視的基本粒子在探測器的能譜上呈現出各種各樣的光彩,畫出一條條起伏不斷的曲線。
1秒:m.bxwx.t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