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九百五十六章 生存還是滅亡

  “尹甸園”事件讓路易心力交瘁,結束了與馬刺的比賽后,尼克斯連夜離開了圣安東尼奧,返回紐約。

  路易回到家里,心里就像有什么堵著一樣,他想找個人聊天,所以隨便翻了翻電話簿,然后看見了K.C·瓊斯的名字。

  他打了過去,并告知對方尼克斯目前面臨的問題,想知道他有什么看法。

  當路易聽到K.C建議他把威爾遜和尤因換成伯德和托馬斯,他想直接把電話掛掉。

  這不是說屁話嗎?要能換的話,誰會換伯德這個馬上要退役的,和托馬斯那個抱腿之王?

  肯定單拿尤因換桑普森啊。

  然后,K.C否認自己在開玩笑。

  按他的意思,只有把人換成伯德和托馬斯才可破此局。

  路易原本還以為對方在拿自己尋開心。

  過了一會兒,他明白了。

  K.C不是真的要他把威爾遜和尤因換成伯德和托馬斯。

  他的意思是,除了伯德和托馬斯,聯盟中的其他球星在一起取得成功后,很難和睦相處。

  就算是伯德和托馬斯,都不是絕對的和睦。

  “所以你對他們做了什么?為什么他們可以在一起共事十年,卻從沒鬧出過大矛盾?”

  聞言,K.C笑得可開心了。

  對他來說,這件事太有趣了。一直以來,他都認為自己沾了路易的光。路易在1983年接手凱爾特人時,揚言要把這支球隊變成它應有的樣子。

  路易說到做到,把凱爾特人變成一支完美的球隊。

  路易曾經認為,完美球隊是職業籃球里的曇花,它只能在短期內一現,然后因現實枯萎。

  歷史上只有兩支長長久久的完美球隊。

  那就是拉塞爾時代的凱爾特人和19841988的凱爾特人。

  為什么都是凱爾特人,這是路易眼中的謎題。

  就算是對他來說,要把所謂的凱爾特人的神秘感解釋清楚,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或許這支球隊的靈魂深處,真的存在一種讓人共鳴的力量,它可以壓制人心中自私自利的一面。

  可是在K.C眼中,這支球隊是路易一手創造出來的。

  他接管之后,所做的事情,無非有三點。

  扶正桑普森,放縱伯德,以最大的善意對待托馬斯。

  伯德的確是偉大的白人希望,但他不是J博士和悲劇師那種天生巨星,他不習慣處于鎂光燈下。

  等媒體們認識到這個事實之后,對于伯德,他們只有敬重,而不再奉若神明。

  因為這個人肉眼可見地有瑕疵。

  這就去掉了凱爾特人內部最大的一個隱患——媒體無休無止地對伯德吹吹捧捧從而無視其他球員,尤其是黑人球員的貢獻。

  誰是最大的受益者呢?

  答桉是桑普森。

  拉里傳奇清冷而不近人情,唯一先生卻是個場上的無解球員和場下的道德楷模,面對媒體也不像伯德那樣不自在,他還是個黑人球員,托馬斯對此沒有意見。

  桑普森是聯盟公認的內線霸主,由他來享有至高榮耀,那是理所當然的。

  伯德失去了部分鎂光燈,桑普森獲得了無盡聲譽,托馬斯得到了什么?

  答桉是全隊的尊重。

  伯德是老大,桑普森是門面,而托馬斯是領袖。

  他才是那個不斷以身作則,激勵隊友,關鍵時刻站出來終結比賽,在1988年幾乎靠一條腿把尼克斯干掉的孤膽英雄。

  K.C曾經探索過托馬斯為此而戰的動力。

  保持這種狀態,除了贏之外,他得不到多少名利。

  媒體和球迷都更喜歡桑普森,即使球員都覺得托馬斯是聯盟第一控衛,但在獎項評選上,由于悲劇師等人的存在,托馬斯從未入選一陣。

  所以,他在凱爾特人贏得的冠軍,都可以套上老三冠軍的頭銜。

  沒名沒利,他為了什么?

  真相曾讓K.C感到匪夷所思。

  1988年的東部決賽,托馬斯拖著傷腿開啟無雙模式,K.C確認,支撐微笑刺客走過那么多年的是什么。

  是對路易的恨。

  托馬斯恨路易,這是個顯而易見的事實。

  托馬斯恨路易從不正眼看他,恨路易的刻薄,恨路易的離去,恨路易從來都看不起他。

  他非常清楚一點,他在凱爾特人所做的一切,是路易不認為他能做到的事。因為路易把他當成凱爾特人的定時炸彈,把一顆無法處理的炸彈放在自己身邊意味著什么?

  托馬斯真的認為,路易離開波士頓是因為他。

  因為路易從來都不相信尹賽亞·托馬斯可以放下那些執念成為一個沒有私心的球員。

  路易不要自私的托馬斯,他要圣人托馬斯。

  K.C不知道托馬斯的內心深處到底希不希望路易離開,但他可以肯定,他能在波士頓堅持十年,直到確認這支球隊未來不可期之后才選擇離開就只有一個原因,他要證明路易錯了。

  事實上他做到了,不是嗎?

  路易真的看錯他了。

  路易完全想不到托馬斯這樣的人為了和他賭氣可以讓自己的心理扭曲到什么地步。

  托馬斯的選擇是最重要的因素,其次是伯德的不爭。

  路易引起的蝴蝶效應讓伯德成為GOAT。同時,也給他帶來了更好的隊友。

  和桑普森相比,帕里什渺小如螢火之光,難比當空皓月。

  而托馬斯,是一個不需要由伯德來激勵就會玩命訓練和比賽的狠人。

  這種情況下,伯德只在比賽里才有發揮領袖能力的機會。

  平日訓練中,他不是尤因那種會端著“這特么是我的球隊”的架子的人。

  只要你和他一樣努力訓練,他就不會管你。

  甚至在這方面,是托馬斯管著伯德。伯德訓練不打折扣,但生活中的自制力極差,愛喝啤酒,喜歡吃甜食,身材經常發福,而托馬斯從來都沒有發福過。

  在場外,托馬斯才是全隊的楷模和領袖。

  所以,K.C認為只有伯德和托馬斯才能避免這種情況發生。

  放下執念的托馬斯和無爭的伯德,這就是完美球隊的答桉⑴。

  K.C一席話讓路易沉默許久。

  和這兩人相比,威爾遜和尤因是純純的反面。

  如果把尤因比作伯德,那就像是在看一個反義詞。

  伯德為什么無爭,路易不清楚。

  可能他就是這種人,也可能是鄉巴老的蠢腦藏著大智慧。

  尤因的做法是爭到底,不僅要爭,而且要爭得轟轟烈烈,人盡皆知,讓隊友都不得不在這兩人中選邊站。

  隊內第一高薪要爭,隊內老大要爭,隊內第一得分點也要爭…所有可以競爭的,他都要爭,本來不喜歡迎合媒體和贊助商的他,看見威爾遜那么受歡迎,他也嫉妒了,也要爭。

  他的爭斗之心都不是因為和威爾遜有私人恩怨,只是覺得自己是球隊的老大,而威爾遜的所作所為都在挑戰這一點,所以他要站出來爭他個天翻地覆。

  他要一次次地確立自己的地位,就像貓科和犬科喜歡用撒尿來標記領地。

  和尤因相比,威爾遜做了很多維穩的事。

  他多次對外聲稱尤因才是球隊的老大,當尤因宣告統治地位的時候,他沒有任何異議。

  為了內部的和諧,威爾遜甚至為自己創造了一個和藹可親的人設。或者說,這是他背后團隊無心插柳柳成蔭的意外之得。

  因為尤因像極了傳統的憤怒黑人,讓采訪和接觸他的媒體與球迷感到不自在,所以威爾遜要反著來。

  尤因的氣質有多反人類,威爾遜就要有多親人類。

  這個形象讓威爾遜從場外貫穿到隊內。

  就連路易都被騙過了。

  直到路易看見威爾遜在場上是如何與折磨王喬丹相愛相殺,才意識到他平日里見到的威爾遜都戴著面具。

  盡管那是人設,但威爾遜并不需要在隊內也保持這種形象,就像喬丹對外是讓普羅大眾都夢想“我想像邁克一樣”的偶像,而對內是不留情面的惡魔。

  可威爾遜把人設帶到了生活里,他有點陷在里面了。

  這么看,Benj也有點心理變態了。

  即便他沒有和尤因爭位置的想法,但才華和人格魅力是無法遮住的,就算他再怎么收斂,依然有很多人把他當成尼克斯的核心與老大。

  這是無法化解的矛盾。

  伯德和托馬斯是不可復制的。

  “你還在聽嗎?”K.C問。

  “嗯。”路易苦澀地說,“我突然覺得,我做的很多事情,都沒有意義。我自詡謹慎,不做沒把握的事,但我發現,我年輕的時候并不這樣。我取得過的最大的成功,恰恰都是那些沒把握的事。”

  “我對于投身職業籃球的前途是沒有把握的。”

  “我游說拉爾夫參加選秀是沒有把握的。”

  “我向里德保證要改造凱爾特人是沒把握的。”

  “我從波士頓離開來到紐約立志要把凱爾特人打敗,也是沒有把握的。”

  “我越來越謹慎,只是保持某種微妙的平衡,彷佛只要我們繼續贏球,內部的裂縫就不會變大…”

  路易現在回想起來,他的棱角似乎也在紐約被磨平了。

  如果換成十年前,塞利會被他直接解除合同,但他沒那么做,因為球隊在某些時候可能還用得上塞利;

  尤因會被他臭罵幾個小時,但他也沒那么做,因為…不,這件事他找不到借口。他應該痛罵尤因,但他沒有。

  那是與尤因認識這么多年來,路易對他最失望的一次。

  他當時連罵尤因的力氣都沒有了。

  路易應該痛罵所有在私人采訪里亂說話的球員,但他沒有。

  他只是讓球員自行消化。

  沒有借口,這是他的失職。

  現在回想起來,路易發現他犯的錯不在少數。

  而這種認知并未讓他振作起來,他只是感到乏力。

  無論是身體上,還是精神上。

  “K.C,如果是你,你會怎么做?”

  路易最后問。

  “裝湖涂。”K.C笑道,“有時候,我們應該難得湖涂一回,偉大的球隊自會找到出路。”

  而尼克斯的出路呢?

  這是一條通向兩條小徑的路,一條是生存,一條是滅亡。

  沒有回頭路,他們必須選擇。

大熊貓文學    余下的,只有噪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