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四百七十九章 四個要求

  見此。

  盛老太太眼中銳利如冰的寒光稍縱即逝,旋即被一層更深沉、更令人捉摸不透的平靜覆蓋。

  她繼續道,聲音里帶著不容置疑的權威,斬釘截鐵:“其二,六公子婚前若有任何不妥行徑,或傳出任何有辱我盛家女兒門風之言語,今日之言,老身即刻作廢!”

  “御史臺的彈章,照上不誤!宮里的故人,老身也少不得要去叨擾幾句,問問這汴京城的規矩,還管不管得了勛貴子弟!”

  “不敢!絕不敢!”

  永昌伯幾乎是搶著回答,額角青筋微跳,目光如淬了火的鞭子,狠狠抽向癱軟在地的梁晗和面色慘白的吳大娘子,那警告赤裸裸,帶著滅頂的威脅。

  梁晗抖得更厲害,幾乎蜷縮成一團,吳大娘子嘴唇翕動,最終只化作一聲無聲的吶吶,指甲深深掐進了掌心。

  “其三,”老太太的聲音并未放松,反而更添一種沉甸甸的、關乎家族尊嚴的份量,“既是結親,便按結親的規矩來。三書六禮,明媒正娶,一樣不可少!”

  “雖時間倉促如救火,但該有的體面,我盛家女兒要看到!若貴府敢以倉促為由,行輕慢、減等之事,視同毀約!屆時,莫怪老身不顧念最后一絲情面!”

  “…自然!自然!”

  永昌伯從牙縫里擠出這兩個字,心中肉痛如刀絞。

  春闈前月余完成全套六禮?

  這簡直是要掏空他梁家的錢袋子,更要他放下伯爵的架子,去求著禮部、宗正寺等衙門開特例、行方便!

  這不僅是破財,更是另一種形式的、公開的折辱!

  可那“毀約”二字,如同懸頂之劍,他別無選擇。

  “其四,”老太太的目光終于轉向吳大娘子,那目光平靜無波,卻像能穿透華服看進人心最幽暗的角落,讓吳大娘子不由自主地打了個寒噤,“既入你梁家門,便是我盛家潑出去的水。老身只望貴府,能善待之。”

  她頓了頓,語氣陡然加重,帶著一種玉石俱焚的森然:“若我盛家女兒在你府中,不明不白,或是受了什么不該受的委屈…老身這把老骨頭,說不得也要拼個魚死網破,舍了這身誥命,去坤寧殿前,向皇后娘娘討個說法!問問這勛貴門庭,是如何‘善待’新婦的!”

  這已不是警告,而是最直白的死亡威脅,為墨蘭那荊棘密布的未來,勉強爭取一絲微薄的喘息。

  “老太太言重了!言重了!”

  永昌伯心頭狂跳,冷汗瞬間浸濕了內衫,他立刻上前一步,姿態放得極低,幾乎是賭咒發誓:“既入我門,便是我梁家婦!定當…定當視如己出,妥善相待!請老太太千萬放心!”

  說完,他用力扯了一下吳大娘子的衣袖。

  吳大娘子被那森然的目光和丈夫的力道逼得不得不低頭,僵硬地點了點頭,聲音干澀地如同砂礫摩擦。

  “是…是,老封君放心。我…我也是有孩子的人,自然會…會對其當視如己出…”

  每一個字都像在咀嚼黃連,心中翻涌的恨意與憋屈幾乎要將她吞噬。

  視如己出?那個下賤胚子也配?!

  廳中那緊繃欲裂、幾乎令人窒息的氣氛,終于因永昌伯的徹底服軟而稍稍緩和。

  然而,彌漫的并非暖意,而是一種冰冷刺骨、帶著濃重虛偽的塵埃落定之感。

  “唉…”

  就在這短暫的死寂中,盛老太太臉上那層寒冰般的肅穆,卻如春陽化雪般,極其微妙地、緩緩地消融了一絲。

  她輕輕嘆了口氣,那嘆息聲不大,卻在寂靜的花廳里格外清晰,帶著一種閱盡滄桑的疲憊與…

  理解?

  “永昌伯,”盛老太太的聲音忽然柔和下來,不再是方才的雷霆萬鈞,而是一種帶著長輩語重心長的低沉,“老身今日所為,句句如刀,字字逼人,非是盛家得理不饒人,更非老身不近人情。”

  她目光掃過永昌伯緊繃的臉,又掠過吳大娘子那強忍怨毒的神色,最后落在角落里瑟瑟發抖的梁晗身上,緩緩道:“為人父母者,舐犢情深,天經地義。六郎年少荒唐,行差踏錯,你們心中之痛,老身…并非不能體會一二。”

  這突如其來的“理解”,讓永昌伯和吳大娘子都愣住了,有些摸不著頭腦,心中的警惕卻并未放下。

  老太太話鋒一轉,帶著一種洞悉世事的通透:“然,正因同為父母,才更應知曉,子女之過,父母之責。今日之事,若不能妥善了結,毀的不僅是兩個孩子,更是你我兩家數代積累的門楣清譽,是無數族人的前程指望!盛家如此,梁家…”

  “又何嘗不是?”

  她將“梁家”二字,咬得略重。

  永昌伯心頭猛地一震,是啊,御史彈劾若起,首當其沖便是他這當家人!

  到時候,官家震怒,削爵降職,也并非是不可能!

  “結親,雖始于無奈,”老太太的聲音更加平和,甚至帶上了一絲若有似無的勸導意味,“卻也未必全是壞事。”

  “風波過后,遮掩了丑聞,保全了兩家體面,六郎收心,我家姑娘安分,假以時日,未必不能成就一段…面上光鮮的姻緣。總好過魚死網破,兩家俱焚,讓旁人看了笑話,撿了便宜。”

  她微微停頓,目光直視永昌伯,拋出了那枚精心準備的“甜棗”,語氣誠懇:“況且,盛梁兩家,一為清流,一為勛貴,若能借此契機,化干戈為玉帛,日后未必不能守望相助。”

  “我兒盛紘,忝職工部,雖位卑,卻也掌著些實務。貴府若在工部轄下河工、營造、器用諸事上,有何需行方便之處,只要不違國法綱常,盛家…自當盡力周旋。”

  “再者,”老太太語氣更緩,帶著一種對家族未來的篤定,“我那長孫長柏,雖不及侯爺勛貴顯赫,卻也蒙圣恩,得了個進士出身。如今在翰林院行走,為人最是老成端方,勤勉務實。陛下常言,儲才養望之地,前途…總歸是有的。”

  聽到盛老太太點出長柏的進士身份以及翰林二字后,永昌伯眼睛一瞇,心中有些觸動!

  翰林院是什么地方?

  那可是天子近臣,儲相之地!

  盛長柏這個名字,瞬間在永昌伯心中拔高到一個全新的、極具潛力的位置。

  “還有我那幼孫長權,”老太太語氣中帶上些許不易察覺的、屬于祖母的溫和期許,“雖年幼,但讀書上倒還算開竅,僥幸得了個舉人功名,在士林間混了點虛名。”

  “這孩子性子跳脫些,但根基尚可。日后,或可與貴府子弟,尤其是那些有志于功名的郎君們,互相砥礪,切磋學問,共謀前程。多個朋友多條路,總歸是好的。”

  相比較于盛長柏,盛長權少年舉人的天才光環,卻是更加璀璨了。

  而且,無需盛老太太多言,永昌伯也早就聽說過盛長權的名頭,畢竟,除了那聞名遐邇的“好字”外,他可是這屆狀元的熱門選手。

  “盛長權?”

  永昌伯想到梁家下一代,特別是自己的那些庶子。

  “都是庶子,想來他們建立聯系、拓展人脈的話…應當更容易。”

  感謝大佬Wo詩情畫意、Starrysky_夜貓、邊角料、的支持!

大熊貓文學    從知否開始當文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