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王學新的一番“盅惑”之下,班、陳兩人就徹底被華夏的先進技術折服了,他們甚至從未像現在這樣激動過…他們并非不希望華夏更先進,而是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受到與列強的差距心生自卑,現在突然發現華夏居然走在世界的頂端而且是獨一無二,那種狂喜是無法用言語來形容的。
電子管計算機研發相比起繼電器而言沒有太大的區別,總體而言就是把繼電器全部換成電子管,其它的基本一致。
安裝最新版。
之所以說“基本一致”,則是因為王學新并沒有打算只是簡單的將繼電器計算機升級為電子管計算機,他想要實現一個跨度…
就像之前所說的,王學新有技術知道該怎么做,那為什么又要按部就班的一步一個腳印的往上走呢?
眾所周知世界上的第一臺計算機是電子管計算機eniac,但很少有人知道在eniac發明時其實已經有一臺更先進的計算機準備上線了,這臺計算機被稱作edvac。
edvac之所以沒能成為第一臺計算機,只是因為軍方急著要有一臺電子管計算機上線運作,于是只能把當時已經可以說是“落后”但已經研發成功可以使用的eniac交出去…
兩者最根本的差別,在于后者使用了一種叫“水銀延遲線儲存器”作為內存輔助計算機計算。
如果沒有這玩意,對數據的存儲就像王學新之前提的意見那樣,需要用打孔的紙帶。
用紙帶存儲的不便性是顯而易見的,數據一多紙帶就有可能多成一個天文數字,這不僅成本高還有效率低耗時長且數據易損壞等缺點。
“水銀延遲線儲存器”就很好的解決了這個問題。
王學新跟兩人解釋道:“這東西其實就是一個水銀柱,簡單的說就是利用聲音傳播的延遲性,把電信號轉換為聲音,從水銀柱的這一端傳播至另一端,另一端再把聲音信號轉換回電信號。如果傳播時間需要一秒,就相當于把數據存儲了一秒時間!”
兩人聽了王學新這話是一愣一愣的,過了好一會兒,班浩林才問了聲:“團長,如果只存儲一秒…那能有啥用呢?”
“所以我們需要為它添加一個再生器!”王學新回答:“這個再生器可以將這個信號不斷的重復輸入,以達到存儲數據的目的!”
班浩林還是聽不懂:“團長,為了這一秒的數據…咱們有必要這么大費周章嗎?”
王學新聽著不由笑了起來:“你知道這一秒可以儲存多少個數據嗎?”
“多少?”班、陳兩人異口同聲的問。
“1000位!”王學新平靜的回答。
這數字瞬間把班、陳兩人嚇住了…
“一…一千位!”
“能存那么多?”
科技上的東西有時的確很難想像,一秒的時長怎么能存下一千位數據?但它其實就是在水銀柱的這一頭安裝一個脈沖裝置,這脈沖裝置可以每秒發射一千次聲波…確切的說不是發射一千次聲波,而是根據“1”、“0”選擇發射或不發射,也就是有聲音代表“1”,沒聲音代表“0”。
“知道這代表什么嗎?”王學新問:“這代表一個這樣的水銀管能存下的數據,用傳統方式存就需要1000個繼電器或1000個電子管,輸入時還需要大量的紙帶!”
班、陳兩人一想覺得也是,這兩者一對比顯然是水銀管的儲存方式更經濟更可靠,但他們依舊很難想像有居然還可以這樣…
沉默了好一會兒,陳杰風才遲疑著說道:“團長,雖然咱們…不想給您潑冷水,但是,咱們是沒那金鋼鉆不敢攬這瓷器活啊,這事,咱們連點頭緒都沒有,可能干不了!”
“是啊團長!”班浩林也說道:“咱們聽著都像是天書一樣,就更別說把這玩意做出來了?何況咱們華夏也沒這設備…”
“我沒讓你們做!”王學新說:“你們只需要改進!”
“改進?”陳杰風聽出了王學新這話的意思:“團長,您的意思是,這玩意已經有了?”
王學新點了點頭。
電子管計算機雖然發明得比較遲,但“水銀延遲線存儲器”卻是在二戰期間發明出來的。
“雷達的顯示器上就有用到這種存儲器!”王學新說:“而咱們華夏剛從鷹醬那買了一條雷達生產線…”
這其實是雷達特有的一種濾波設備,簡單的說就是它將反射回來的信號通過存儲器存儲,將其中靜止物體反射回來的聲波相互抵消掉,剩下的就是移動物體反射回來的聲波。
用這種方式使顯示屏上只顯示移動物體的位置,沒想到這種裝置之后居然成為計算機的一種存儲設備。
班、陳兩人聽著這話立時就歡呼起來。
如果這種存儲器是現成的,那豈不是直接用到計算機上作為存儲單元就可以了?
不過也不會這么簡單。
王學新補充道:“問題在于,雷達上的存儲單元比較短,我們需要的更長的水銀柱,其長度最好把握在聲波傳輸時間一秒內,太長了會導致信號損失太多無法正確接收。另外,雷達的存儲器沒有再生裝置,我們需要設計一個再生電路,也就是把接收端接收到的信號再次作為輸入信號輸入!”
“這些并不難!”班浩林信心十足的說道:“如果連這些也做不到,我們也就沒臉見團長了,我們就回家種紅薯去!”
說著幾個人就都笑了起來。
這的確不是什么難事,重點是華夏自己能生產而且有生產線,那么要改進就很方便,比如要把水銀柱拉長一些,這只需要跟蘇禮國聯系再提出要求就可以。
看著班、陳兩人離開的背影,王學新忍不住想著一個問題:計算機的發展在現代被稱作是第三次工業革命。
現代的鷹醬之所以能坐上世界第一的交椅,除了軍事原因外,跟它引領了第三次工業革命也不無關系。
現在,如果是由華夏引領這次工業革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