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九百二十五章惡心~

  于是,當俞次輔進殿的時候,得到的,就是一群人已經商議好的結果…

  “傳旨,命翰林學士儀銘兼任左春坊大學士,命翰林侍講劉定之調任左諭德,陳文調任左庶子,充裕東宮,以輔太子!”

  俞士悅進殿的時候,剛好聽見天子吩咐身旁的內侍把口諭記下來,拿去內閣擬詔。

  見他和王翺進來,天子理所當然的停了動作,問道。

  “俞先生,你身為太子府詹事,覺得這些人手安排,可還妥當?”

  啊這…

  俞次輔臉色一黑,看了一眼在場的其他人,心中不由憋了一口氣。

  眼下這場面,明顯就是已經定下來,這還叫他說啥?

  跟天子嗆聲找不痛快嗎?

  目光在王文,陳循,陳鎰三人中間逡巡了片刻,俞次輔拱了拱手,道。

  “一切聽憑陛下安排!”

  面對俞士悅明顯有些不悅的眼神,王文等三人,亦是一臉苦笑。

  這個時候,天子倒是點了點頭,將此事擱置一旁,隨后開口道。

  “朕此次召諸位先生來,有兩樁事,頭一樁便是東宮之事,近來不斷有朝臣上本,言及太子仁德睿智,既已出閣讀書,太子府屬官不宜久拖。”

  “剛好,俞次輔向朕舉薦了劉定之,陳文,李紹三人,他們調入東宮之后,太子府六品以上官員,便尚余六個空缺。”

  “既然首輔和次輔也來了,那就一并議一議吧,這六個缺,是否要補,若要補的話,可有舉薦之人?”

  天子的話,已經說明白了。

  但是,這個問題,卻的確不怎么好答。

  太子出閣備府一事,歷經諸多波折,時至今日,即便是在場的這諸多大臣,也未必敢說清楚天子的心意到底是什么。

  于是,這種狀況之下,在場的幾個大臣,都不約而同的,望向了剛來的俞士悅。

  俞次輔眨了眨眼睛,心中早已經罵翻了天。

  敢情這幫人拉他過來,就是為了讓他來頂包的?

  對著面前幾個老家伙挨個瞪了一眼,俞士悅到底還是冷靜下來。

  這件事情,要是他不在就算了。

  但是,他既然過來了,那么,理所當然,該是他來第一個表達態度。

  畢竟,如今太子年幼,他這個太子府詹事,自然就是代表東宮的人。

  從這個角度而言,其實王文等人讓他過來,也是有道理的。

  自我安慰了一番之后,俞士悅沉吟片刻,倒也將情緒都拋到了腦后,開口道。

  “陛下,臣以為不妥!”

  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和于謙在一起呆久了,俞士悅也漸漸沾染上了他直言不諱的作風。

  這一點,尤其是在于謙離京之后,體現的尤為明顯。

  在眾人略顯驚訝的目光當中,俞士悅不緊不慢的開口道。

  “陛下明鑒,太子殿下年紀尚幼,雖然天資聰穎,但是,畢竟尚在識字之時,太子府諸官員,以詹事府處理日常事務,輔佐東宮,左,右春坊奉旨講讀,就如今來說,便已足夠。”

  “臣之所以舉薦劉定之三人入東宮,是因為這三位久在翰林院,才學出眾,轉過年來,太子殿下便要開始研習經義,重開東宮經筵,如此一來,僅憑倪謙,萬安,徐有貞三人隨侍,便顯得有些不足。”

  “加之蕭學士被罷職,東宮需要補充講讀官員,方有此議。”

  “如今,陛下已準三人入東宮,且另命儀學士兼任左春坊大學士,如此一來,即便是要開經筵,也綽綽有余。”

  “故此,臣以為,太子殿下入朝聽政之前,東宮屬官不必再增補,否則,恐有冗余之嫌。”

  這番話一氣呵成,絲毫都不顧一旁的老大人們精彩的臉色。

  他們早就感覺到,最近俞士悅的風格變得比以前更加直接和尖銳。

  但是,卻沒想到,他竟然直接到了這種地步。

  應該說,俞士悅說的不無道理。

  東宮的整個建制,其實是為太子參政理政而準備的,在如今太子年幼的情況下,其實并不需要那么多的官員。

  可是,道理是道理,這種話,說出來卻有些得罪人。

  還是那句話,如今的太子身份特殊,所以,涉及太子的問題,不管是支持還是反對,都需要有更多的考慮。

  俞士悅的這番話,一旦傳出去,很容易被視為在刻意打壓太子,若是有別有用心之人,說不定還會覺得俞士悅包藏禍心,有動搖儲本之意。

  所以事實上,這也是眾多大臣,并不愿意首先表示自己的態度的原因。

  聽了俞士悅的話,天子倒是露出了一絲思考的神色,片刻之后,他開口問道。

  “諸位先生,俞次輔所言,你們是何看法?”

  在場眾人當中,最不需要考慮立場問題的,就是王天官。

  盡管他是天子的心腹,但是,在太子的問題上,王老大人一直都是立場鮮明的覺得,不需要太過著急的。

  所以,天子的話音落下,王文第一個出言道。

  “陛下,臣以為俞次輔所言有理。”

  “自太上皇歸朝之后,朝中一直頗不安寧,始終有宵小之輩,借太子殿下出閣備府一事大做文章,更有甚者,散布謠言,有損陛下圣德,離間天家關系。”

  “陛下仁慈,不予計較,但是,此等風氣卻愈演愈烈,其實,依臣之見,太子殿下如今字都尚未認全,有俞次輔主持詹事府,另備左,右春坊大學士講讀便可。”

  “其余諸官,完全可以等太子殿下入朝聽政時,再予以備齊。”

  “然而朝中諸臣,不顧東宮現狀,為種種目的,一意勸諫陛下為東宮增補屬官,此非對太子殿下有益,實有害也。”

  “故此,臣贊同俞次輔之言,太子府如今人員已有冗余之嫌,不宜再做增補。”

  不得不說,這位天官大人說話,還是一如既往的讓人聽著不舒服。

  俞士悅說的還比較含蓄婉轉,但是,到了王文這,幾乎就是直接在指責朝中有人拿太子當幌子,為自己牟取私利了。

  要是別的場合也就算了。

  因為王文說的倒也不假,這段時間以來,上本請奏為太子殿下增補屬官的的文武大臣,一直不斷。

  這些人有些是親近太上皇的大臣,如朱儀,朱鑒等人,有些人是為了所謂禮制,有些人是受了鼓動,有些人則是為了自己的利益…

  如此種種,不一而足。

  王文話說的難聽,但卻是實話。

  可問題是,這大殿陳循,剛剛還有舉薦官員入東宮的俞士悅,以及背后鼓動俞士悅的陳循杵著。

  這種情況下,王老大人這話,就有幾分指桑罵槐的意思了。

  因此,他的話音落下之后,一旁的陳循臉上明顯有些掛不住,道。

  “天官大人此言差矣。”

  “東宮官職乃是典制所定,為輔佐太子殿下所設,往常也并非沒有太子年幼出閣的成例,皆是為東宮漸次備設屬官,雖然說如今太子殿下的確并不入朝聽政,但是,倒也不必因此,而停止增補東宮屬官。”

  聞聽此言,王文的眼睛一亮。

  嘿嘿,老小子,你這可不就來著了嗎?

  他先是在朝堂上被陳循當靶子吸引火力,剛剛又被噎了一回,現在正郁悶著該如何把場子找回來呢。

  結果現在,陳循可不就自己蹦出來了。

  王老大人深吸了一口氣,道。

  “陳尚書這話,才是真正的此言差矣。”

  “陛下重東宮,遠重于之前各朝,太子殿下雖非陛下親子,但是陛下視之,卻勝似親子。”

  “太子殿下出閣之前,陛下便擔心殿下年幼,難堪重負,一片關愛之心,溢于言表,后群臣同請,以太子雖幼,教育不可交于宦官之手,陛下方準太子出閣。”

  “此后一應事務,陛下事必躬問,逐一核對太子殿下出閣的種種細節,乃至備府設官,東宮屬官,無論品級高低,陛下必慎之又慎,試其才學,觀其能力,察其品德,聽其名聲,方敢令其入太子府中教習。”

  這番話說的可真是…

  惡心!

  盡管已經知道了王文對天子向來十分崇敬,但是,聽到王文的這番話,老大人們還是忍不住起了一陣雞皮疙瘩。

  真要說王文這話有什么問題,那倒也是不是。

  但是,不知道為啥,聽著總是讓人覺得不對味。

  也不知道外朝的大臣們,要是看到堂堂的吏部天官,竟有這等奉承之語,會不會內心崩塌。

  反正,在場的老大人們,三觀是被沖擊的挺厲害的。

  深深的吸了一口氣,老大人們紛紛將剛剛聽到的話從腦子里抹去,同時也提起了精神。

  不出意外的話,這些都是鋪墊,王文再是天子心腹,也不可能無休止的奉承下去。

  何況,天子也不是喜歡這種虛言奉承的性格,所以到最后,肯定還是要落到實處。

  果不其然,緊接著,王文便道。

  “歷代東宮之設,皆是翰林院與詹事府、坊、局官員相互兼任,陛下愛重太子殿下,將二官分離,令東宮官員專司教導輔佐太子,如此一來,東宮官員壓力大大減輕,自然不可與往朝相提并論。”

  說著話,王文轉身道。

  “陛下,臣等固知陛下愛重太子殿下之意,但是,如今翰林院同太子府既已分離,那么,各有差遣之下,也當視東宮具體狀況而定。”

  “若盲目增補東宮官員,實乃冗余官員,恐對太子殿下成長,亦有不利之處,懇請陛下三思。”

  話音落下,一旁的老大人們,都忍不住砸了咂嘴。

  王文這個老東西,果然就不是個好對付的。

  誰要是以為他沒有心機,說話大大咧咧,遲早被他坑死。

  聽聽他說的啥,先是狠狠的夸贊了天子一番,話里話外緊扣天子親愛太子,隨后一步步引到翰林院和太子府的關系上,最終擺出一副大義凜然的樣子,勸諫天子不要因為太過重視太子,就隨便浪費朝廷資源。

  這話說的,面子里子都讓他拿走了。

  更重要的是,隨手還堵上了陳循的話頭。

  原本,若是他直接說因為太子府事少,所以不宜再添,那么陳循完全可以順勢提議,讓太子府的官員繼續留在翰林院中兼職。

  但是,王文擺出天子分離翰林院和太子府是因為重視太子的理由,就理所當然的賭上了這個缺口。

  這個時候再說要恢復舊制,那就是不重視太子,不重視東宮了。

  想明白了這些,老大人們不約而同的望向了陳循,卻見他的眉頭微皺,但是到底,卻沒再說話。

  見底下爭論有了結果,天子挨個看了看底下的其他大臣,見他們沒有意見,于是點了點頭道。

  “既然俞次輔和天官都是這個看法,那么,便就此定下,太子府官屬,便暫定如此,以后開始經筵,乃至太子年長,參與政事后,再做商議。”

  “陛下圣明!”

  一眾大臣頓時起身行禮,此事便算是就此落定。

  盡管沒有經過朝議,但是,有他們這些人在,這件事情其實也不必通過朝議。

  畢竟,這種事情,算是大家通個氣的事兒,心里有底兒便是。

  朝廷上想要辦成一件事不容易,但是,想要拖延一件事,卻簡單的很。

  雖然說,缺了胡濙和沈翼,但是,這兩位一個天天喝茶打瞌睡,一個一心鉆進錢眼里,對這些事情,想來也沒什么興趣。

  重新落座之后,天子繼續開口道。

  “除了太子府一事之外,這第二樁事,便是關于上次殿試舞弊的事!”

  如果說東宮屬官的事,雖然重要,但是,和在場諸人都牽涉不大,而且,對朝局也不會有太大影響的話。

  那么,殿試一事的分量,顯然要重的多。

  不過,讓眾臣疑惑的是,這件事情,不是已經結束了嗎?

  沒看見主辦此案的杜寧,都已經升官出京了,難不成,還有什么手尾沒有料理好?

  看到底下眾臣的神色,朱祁鈺倒也沒有賣關子,正色道。

  “如今,參與殿試舞弊的一干人,雖然都已受到懲處,但是,如陳尚書上次在殿上所說,此案只是表象,背后其實是朝廷多年以來,不敢任事,明哲保身,事事只會蕭規曹隨的風氣所致。”

  “這般風氣若不能扭轉,似殿試舞弊這等官官相護的案子,只會越來越多,所以,這件案子雖已結案,但是,這種風氣,卻不能就此姑息!”

  天才一秒:2mcnn

大熊貓文學    皇兄何故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