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頁 模擬考試跟真正的會試基本一樣,盧飏單獨弄了一個院子,讓建筑隊修了兩排號社,幾人便真的在里面待了一天兩夜,題目則是讓吳香出的,糊卷謄抄則是另外三女代勞,閱卷則送到了劉宗周處。
盧飏的模擬可是逼真的很,擔心大家萬一抽到屎號誤了考試,便在模擬考試的時候在每個號房邊上特意放了一個屎尿桶,那氣味甚是酸爽,盧飏一場考試下來也是熏得難受,不過還是堅持了下來。
對于盧飏的這種模擬考試之法,劉宗周也很贊同,這種一天兩夜、連續三場的黑白顛倒的高強度考試,好多人第一次參加身體便先受不了,更別說考試了。
所以對于閱卷,劉宗周也是很用心,不僅給出了點評,還指出了每篇八股文的不足之處,對眾人裨益很大。
兩次模擬考試之后,便到了年節,此時京師里面來了不少外地趕考的舉子,甚是熱鬧。
而盧飏在京師的水泥廠也正式開工生產了,英國公和定國公府的新式園子也已經建成,趁著過年串門的時節,這種新式建筑大受好評,不少王公貴族跑到盧家莊下了訂單。
大冬天的,誰不想住在有暖氣的屋子里呢,而且這個暖和的屋子里還能洗澡排便,關鍵是沒有異味。
盧飏送給萬歷皇帝的那個園子也到了收尾的時候,硬裝已經完成,只剩下一些家具陳設了,盧飏親自動手,終于趕在年前讓萬歷皇帝住進去了。
紫禁城確實宏大雄偉,但卻是一個老房子了,再加上那些大臣們經常拿國力為艱來阻止皇帝修葺,導致紫禁城的大部分房子其實居住體驗并不是很好。
這日是萬歷皇帝喬遷新居的日子,這棟位于煤山腳下的五進院都是按照新式住宅來設計的,有暖氣,有室內衛生間和淋浴室,雖然比不上紫禁城富麗堂皇,但是住起來卻舒服的很。
萬歷皇帝一搬進來就不想再回紫禁城住了,連年節時都是在紫禁城主持完大典,晚上又回到這邊睡的。
萬歷皇帝舒服了,但是大臣們卻是怨言不少,因為這座宅子在煤山腳下,距離內閣和承天門遠了不少,內閣和六部的大臣們若是匯報的事情,要繞過整個紫禁城,因為后宮他們沒法穿過去,只能繞道。
對于這個情況,盧飏也給出了萬歷皇帝一個解決之道,可以在紫禁城的西面太液池的邊上修建一個政務衙門,萬歷皇帝可以去那里辦公,那里距離內閣和六部跟之前的乾清宮差不多遠。
萬歷皇帝欣然同意,大臣們也沒什么意見,反正不用朝廷掏錢,有人愿意當冤大頭就當唄。
盧飏準備將他那一套現代住宅理念應用到大明最高的權利場所中,好讓明朝這些頗有家財的文官土鱉見識一番,將來都來找自己造宅子。
不過萬歷皇帝稍微比大臣們還多了點良心,知道盧飏廢了心思和銀子,便開口問道:“少卿為君分憂所費頗多,朕有些受之有愧,不知少卿可有什么想求朕之事,朕即幫你辦了,這樣朕心中也能安了。”
盧飏聞言,心道:這萬歷皇帝還真有良心,知道禮尚往來,于是腦子轉得飛快,想著有什么事要求朱翊鈞的。
盧飏想了半天,還真想到一事,便準備了一下措辭,將吳香老爹的事跟萬歷皇帝說了。
萬歷聽完之后,卻是沉默,半響才道。
“你要重審這個案子卻是難了,畢竟都過去幾年了,且人又死了,更是難辦,不過若是放回其家人,這事不難。”
其實盧飏也沒指望翻案,吳香老爹是獄中猝死的,后來又有多人給他潑污水,這事牽扯太多人的利益,死人又沒法說話,即使皇帝下旨查,依這時候的大明吏治,這事也很難查了,能讓吳香的兄弟回來,已經是不錯了。
盧飏當即拜謝道:“謝陛下隆恩。”
回到家中,盧飏給吳香說了此事,吳香立時泣不成聲,沒想到多年心愿一朝完成,激動地半天說不出話來,只是兩眼不住流淚。
過完春節,大明便邁入了萬歷四十七年,這是大明歷史上關鍵的一年,也是盧飏人生中極其重要的一年,因為一個月之后他便要參加會試,若是過了,他便邁入了大明的官僚體制內,也就能為這個國家做一些事情了。
過完年之后,外地前來京師參加會試的舉子們基本都到了,于是各種文會層出不窮,盧飏因為拳打鄭國舅和詩詞的事早就名滿天下,于是便有不少士子前來拜會盧飏。
盧飏自然是來者不拒,專門在盧家莊弄了一個院子會客,與人品評時文,忙的不亦樂乎。
雖然馬上就要考試了,但是盧飏此時的名聲,卻不敢如鄉試那樣閉門謝客,畢竟他以后還要在大明推行改革,邀買人心是必須的,唯恐做的不好,豈敢將人往外推。
盧飏忙不過來,便將孫傳庭等人直接從國子監借了來,讓他們住在自己家里,好替自己應付這些事,特別是一些想要加入文起社的人,這些都需要細細處理。
而且盧飏在拜會的人中發現了一個熟人,此人來自嶺南,名叫袁崇煥。
雖然盧飏的名聲很大,但是基本只傳到了江浙和湖廣,地處嶺南的兩廣卻鮮有人知曉,而袁崇煥在來京師之前,自然也不知曉盧飏的大名。
可是到了江北之地,袁崇煥沿途也參加了幾次文會,便知曉了盧飏的事,袁都督這樣一個好妄言且追名逐利的人,自然要來蹭蹭盧飏的熱度。
初見袁督師,盧飏也是驚訝的很,因為袁崇煥的長相跟他之前在電視劇中看到的差別很大,不僅長得不高,還瘦,而且也黑,全然沒有后世電視劇中那樣偉光正的形象。
不過人不可貌相,凡是在歷史長河中留下一鱗半爪的人物都不是凡人,何況袁崇煥這般存在巨大爭議的人物,盧飏與其交流半日便知道袁崇煥確實是肚子 (本章未完,請翻頁)
第(2/2)頁 里有貨的,若不然也不可能忽悠的崇禎和孫承宗團團轉了。
盧飏對于現在的這個袁崇煥還沒有什么概念,不過這次會試他應該會中進士,然后七年之后,他便做到了遼東巡撫,十年之后便成了太子太保,遼東督師了。
別人一輩子的路,他十年就走完了,不過也就走到這了。
但袁崇煥十年時間,從一個新科進士直接做到了太子太保,這充分說明了袁崇煥混官場的能力。
而盧飏通過這次跟袁崇煥的交談,也體會了一把袁崇煥的這種能力,言語之間真的是讓人如沐春風,確實有獨特的人格魅力。
不過盧飏從后世而來,對袁崇煥也是有防備的,細細觀察了袁崇煥,發現這人確實毛病不少,好說大話,好弄險,而且頗有些為了達到目的不擇手段的魄力,當然手腕也是有的。
對于歷史上充滿爭議的袁都督,盧飏也不能一棍子將人打死,沒準以后還會同殿稱臣,這個人且走且看吧。
等到過了正月十五之后,因為來京師的舉子都是來參加會試的,所以隨著會試的臨近,便鮮有人來拜會盧飏了,于是盧飏又搞了一次三模,便開始閉門謝客,專心讀書,直到二月初七,才去了城內宅子,因為初九日便要舉行會試了。
待到了城內,盧飏才知道這科舉再古代究竟有多大的魅力,不僅城中人多了許多,而且做舉子生意的也多了起來,全城都開始為會試準備,大街小巷也皆是談論科舉,頗有點后世高考的氣氛,連物價都漲了兩成。
會試的流程和鄉試基本一樣,考試內容也是相同,而且盧飏等順天府的舉子還多了一個優勢,那便是提前適應了貢院。
到了初八日夜初九日凌晨,盧飏便又入了順天府的貢院,不過相比于上次鄉試,盧飏多了一絲從容。
三日一場,連考三場,等盧飏從貢院出來,已是二月十六,而隨著科舉考試進入尾聲,京師百姓的生活又被另一個消息占據了。
大明要對女真用兵了。
雖然錦衣衛已經刻意在封鎖消息,但是大明的朝廷就是一個大篩子,用兵之事牽扯朝堂的各個部門,想徹底保密也是難以做到。
不過盧飏提醒了以后,用兵時間和兵力還算是暫時沒有泄露,但是盧飏知道努爾哈赤用間的手段,到底有沒有泄露,盧飏也是不知。
關于此次用兵的事,盧飏該做的已經做了,他如今就是一個舉子,人微言輕,這種大事也不是他能置喙的,如今朝廷封鎖消息,一些比較機密的事,他也只能從駱養性嘴里聽得只言片語。
不過就目前了解的事情來看,局勢并沒有向著自己盼望的方向發展。
萬歷皇帝聽了盧飏的建議,此次準備集結二十萬兵馬,除了遼東原有的十萬人,還從薊鎮和宣府各抽調了五萬兵馬,準備在三月底發兵。
不過計劃安排的很好,但是實際操作起來就是難了許多,這些年邊鎮的將軍們吃空餉成風,這名義上的二十萬兵馬實際有多少,誰也不知道。
另外,朝廷缺錢,薊鎮和宣府兵馬的開拔銀子遲遲難以給齊,雖然兩鎮距離遼東不遠,但是兩鎮都以要防備北方韃子寇邊的名義,遲緩進軍,等著朝廷給錢。
當然此次用兵壓力最大的還是戶部,朝廷國庫空虛,兵器甲胄軍馬糧草等等遲遲準備不齊,以次充好、以舊充新的更是不用提。
更為關鍵的是,因為缺錢,朝廷不得不將進兵時間一再提前,若不是萬歷皇帝壓著,估計如歷史上一樣,二月份便進兵了。
但是盧飏估計萬歷皇帝也壓不住太久,畢竟多耽誤一天,這名義上的二十萬兵馬人吃馬嚼的一天得有三五萬不止,多耽誤一個月,便是一百萬兩銀子,對于年財政收入只有不到千萬兩的大明來說,這妥妥的一筆巨款了。
隨著時間的推移,萬歷皇帝很可能會頂不住,大概率會在三月中下旬出兵,最遲也就到三月底。
雖然比歷史上能晚一個月,但是此時小冰河時期的前奏,遼東那邊還是很冷的,林子里的雪估計也化不了。
就目前形勢來看,雖然盧飏做了大量的努力,但是局勢還是按照歷史的慣性在發展,對這次進軍,盧飏并不是太看好。
沒有辦法,盧飏在會試結束后,便又去了駱府,他要問問進軍路線的事,是不是還和歷史上一樣,四路大軍齊發。
不過出乎盧飏的意料,這次不是四路大軍齊發,而是六路大軍了,因為又加了宣府和薊鎮的兵馬,多了兩路。
對于這樣一個結果,盧飏也是哭笑不得,于是按照歷史上的四路大軍齊發的結果,盧飏當場給駱思恭來了一遍推演,結果顯而易見。
“伯父,這便是運動戰,雖然咱大明兵多將廣,但是分成六路,卻造成了局部的劣勢,若建奴集中兵力各個擊破,那他在每一路其實都形成了兵力優勢。”
后世種花家的陸軍將這一戰術發揮到了極致,創造了多次以少勝多的煌煌戰例。
“他建奴會動,難道我六路大軍不會動,到時候只要一路能拖住他建奴,然后其余五路合圍,那樣便能一舉殲滅建奴的有生力量,讓其再無喘息的機會。”
駱思恭覺得這次兵部制定的計劃還算可以,起碼在理論上還說的過去。
“伯父此言甚有道理,但是卻是高估了我們明軍的戰力,二十萬兵馬分成了六路,每一路名義上也就三萬人,而且這里面要去掉一半的虛額,真正能戰的有一萬五千就不錯了。
雖然我是明人,但還是要實事求是的說,論單兵戰力,就目前明軍這種狀況,兩個明軍也不一定能抵住一個韃子,所以若是建奴的六萬人一起壓上來,每一路的明軍都是兇多吉少,就算我大明軍隊死戰,但能不能撐到其他幾路援軍來救,卻是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