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九十七章:太子的小目標

  不過當朱見濟看到徐永寧在南京的進賬時,又對二哈表示了肯定。

  雖然在過程中徐永寧表現出了跟自己這個前任鍵盤俠一般的浮躁,但事情結果還是很圓滿的。

  南京的老派勛臣對于皇家恩寵非常渴望,在權衡利弊后,很快做出了他們應該有的反應——

  補交商稅,

  并且打著各種各樣的旗號,要么通過徐永寧的手,要么直接呈送北京,給小太子送禮物。

  而勛貴的動作也引起了其他人效仿。

  某些官僚自以為這是有人想走太子的后門,提前把玻璃在南方的代理權給拿到手,讓自己失去一個吸金貔貅,于是也跟著去補稅和送禮。

  雖然朱見濟知道,這種乖乖按朝廷令法行事,只是一時之間的表現,但收上來的金銀財寶還是看的他眼皮子直跳。

  江南士紳…

  可真他娘的有錢。

  這可不像京城里的年豬,

  南京已經變成了養豬場。

  如果朱見濟夠野蠻也夠缺錢,給個機會他也想過去割割草。

  等打完仗再說!

  他把徐永寧的充滿了廢話和指責的報告放下,給對方寫信讓他別太著急,繼續對著底層做好宣揚工作,為日后的行動打基礎。

  關于南京士紳的錢,能搜刮就搜刮,不行也不必強求,反正以后都會是朱見濟的。

  有機會莽就揮拳頭,但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安全。

  暫時伴讀天團沒了一個成員,那剩下三個怎么打麻將?

  朱見濟現在還不想去斗地主。

  “兩位愛卿近來如何?”

  處理完了煩心事,小太子召見了方瑛和宋誠。

  這兩位來到京城后,便常來東宮和團營,和不久后帶領的軍隊進行磨合,同時也拿東宮開發的各種裝備練手。

  宋誠跟起初的方瑛一樣,對著小太子磨人制作出的望遠鏡和長弓驚嘆不已。

  “萬事俱備,只差去邊關了!”

  兩人回道,語氣里自信滿滿。

  他們親眼見證了今年各種物資的儲備,以此時朝廷對出擊瓦剌的認真,相信大部分能撥到軍營手中,后勤有足夠保障。

  而土木之變說到底,只是中上層撲街慘重,底層士兵的戰斗力還沒有被磨去。

  只要領導層得到補充,那么戰力可以迅速恢復。

  朱見濟要的就是這樣的底氣。

  “也先在瓦剌的名聲越來越不好了…”

  他坐在高凳上面微笑著把最近得來的邊關情報告訴這兩位。

  自打也先自稱可汗,號稱重建蒙元,就在蒙古地區大搞獨裁,并且對黃金家族的人進行絞殺,讓原來的蒙古首領們很不舒服。

  就算是來明蒙邊界市集進行物資交易的蒙古人偶爾也會對也先的行為念叨兩句。

  以小見大,

  瓦剌內部爆發火并的時機不遠了。

  “兩位,來陪孤看一下這份地圖。”

  朱見濟讓方瑛和宋誠上前,拿出了一份邊關形勢圖。

  這是他讓翰林院的那幫文化人翻閱了大明至今邊關的情況,再用現代地圖的繪法弄出來的一份——

  用的還是竹管筆,比用毛筆畫的更加清晰明了。

  “宣德廢棄開平衛后,大明邊關便縮至獨石堡,及至正統,又退幾分。”

  “孤近來讀六國論,知曉了一個道理,便是步步后退者,必亡。”

  “今時今日,瓦剌邊境與大明京都何其之近?而大明與遼東又何其之遠?”

  “所以殿下,是想收復故地,伸大明之腋?”方瑛意會,

  “確實!”

  就這么點的地方,難怪到嘉靖年間,蒙古人還能來京城打轉。

  而且大明目前沒有西域,如果再損失遼東,那版圖就無法去嘲笑大宋了,更別提遠邁漢唐。

  朱見濟的目標,可不僅僅的是“國泰民安”。

  “太宗當年就說過,‘欲平蒙古,惟守開平、興和、寧夏、甘肅、大寧、遼東諸衛’。蒙元殘害中原,與我華夏亦有九世之仇,不得不報!”

  “但陛下與孤想要成就此番事業,還得有勞諸位將軍!”

  朱見濟肥手一揮,對方瑛宋誠勉勵道。

  兩人自然應下。

  并且保證愿意為了大明輝煌的未來而貢獻一切。

  其后數月,朱見濟都沒有多余的大動作。

  因為他已經花費半年把種子種下地了,能長成什么樣子,還得靠底下人自己。

  小太子仍然跟著他的好爸爸一塊上朝理政,時不時去視察一下皇莊事務,看下有沒有新的發明出來。

  紡紗機還是沒有影子,但在飛梭的作用下,京城的布業市場已經被東宮集團狠狠咬下了一口肉,不少原來做布匹生意的,都在皇莊布業低價的傾銷之下,被逼的降價,或者轉去其他地方開辟新市場。

  這導致江淵大學士每次看到朱見濟時都一副難受的模樣,仿佛小太子是辜負了他感情的渣男。

  明明朱見濟用的是正常的經濟手段,又沒有利用政治力量給人下絆子。

  也人去找過太府寺要求他們調控一下布匹價格,不然一直降價會導致普通的商戶破產。

  官老爺家里的鋪子還能給自己保住碗里的肉,但沒有靠山的個體戶就很難受了。

  于是太府寺響應民間的要求,在把京城周邊最新的布價登記了一遍后,又把一些撐不下去的個體戶找過來開了個會。

  京城布業的第一次會議在東宮的精神映照下完美召開,在詳實的調查表和胡安壽通情達理的勸說保證下,顫巍巍的在一份協定上面摁上了十八個紅泥手印。

  他們同意加入東宮牽頭成立的商會,接受皇莊布業的調動,各自出一些人手和地方,組建一個大規模的織布廠出來,而管理則是采用股份制度,誰出力多,說話就能更大聲。

  東宮那邊會提供技術支持,雖然提前說好了不會動用政治權力來搞不合理競爭,但會為商戶那邊提供第一手的市場動向。

  除此之外,新建的織布廠也要跟著皇家織布廠的步調來,招收一些在低價沖擊下,同樣無法保持“男耕女織”平衡的家庭婦女進廠子,待遇按照東宮規定的來。

  雖然商戶的其他人都不怎么樂意給打工仔們那么好的待遇,但在皇莊派出的宦官劉保臉色之下,還是點頭了。

  反正商戶前幾個月的支出有東宮兜底,虧了算不到他們頭上,賺了那就是好事。

  “殿下何必給那些低賤的商人臉面?能組建個商戶和他們一起做生意,已然是仁德之舉了!”

  馬沖對此并不太明白,更不知道朱見濟把飛梭這種技術分享出去有什么深意。

  在商戶剛剛建起來的時候,底下人肯定不敢動心眼,可日子一久,他們只會把太子的施舍當作應該的事情。

  “小事而已,孤也不能真看著人破產。”

  老百姓需要扶持,因為“百業農為先”,朱見濟作為后來人,有一種天然的使命,去幫助這時候的底層人民活得好一些。

  但國家的發展不能只有農業增長,工商業也需要。

  不然農莊模式推廣到全國大部分地區,也只能算是發展良好的農業國。

  朱見濟希望有一天,能有人喊出“工商皆本”這四個字,自然要為這種思想締造一個合適的社會環境。

  可朱見濟并不想讓資本這頭猛獸直接出閘。

  因為后果太嚴重了,

  朱見濟前世今生,都對失控的資本感到擔憂。

大熊貓文學    我要做明世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