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五四三章 剪羊毛的來了

  重慶召開全國經濟會議,總統、副總統和總理紛紛前往西南視察的消息讓嗅覺靈敏的商人聞出了其中怪異。

  上海大宗期貨交易所內幾年不變的基準白銀價格開始下跌,從1民元兌換20克猛然跌倒1民元兌換22克。

  白銀貶值其實并未出乎市場預料,而且貨幣改革遠沒有想的那樣復雜,從1912年西南最早推行民元紙幣以來,到14年全國統一后停止鑄造銀幣,停止外資銀行隨意發行貨幣后,民元地位其實已經確定。歐戰經濟刺激下貨幣流通需求劇增,大量黃金和白銀的涌入也使財政部和中央銀行有足夠儲備確保貨幣的充足供應,使得民元流通率急劇增加。

  棘手問題在于沒人知道全國到底有多少白銀,幾百年累計的總量肯定是極其驚人的,加之晚清政府無法有效控制白銀進出,大量墨西哥銀洋在華流通,歐美商人在瘋狂攫取白銀的同時,也使市場更加混亂。財政部自己也搞不清這個數字,一說是約25000噸(合計8億兩,白銀交易16兩制),一說是約32000噸,更有說超過80000噸這個驚人數字!即使按照最小的數字,以每兩(每兩31克)兌換1.5民元計算,全部收回就要發行13億貨幣對沖。但金銀貨幣是積壓性的,有很多白銀不會流入市場而是被當保值貴金屬儲存起來,如果幣改后涌入市場的白銀最終超出預計,貨幣大量增加的結果就是通貨膨脹.....。

  反之,也不能任由白銀留在市場上,無論幣改如何都不可能立即將金銀和貨幣直接切割開,無非是以貨幣取代了金銀,但其價值卻要通過金銀體現,如果任由天量白銀散落市場,那么就會造成白銀的大量外流。最終是通貨緊縮,然后工廠企業因缺乏流動性最終破產。

  這是柄雙刃劍,解決之道就是盡可能多回籠市場金銀,然后以債代幣的方式將央行手中的金銀給固定化!這就是一戰和二戰后華爾街的做法。大量金銀流入后本該出現的通貨膨脹被債券給鎖死了,使得金銀長期被留在美國。

  先走一步的華爾街當然知道這樣做的好處,但他們顯然不想讓中國輕易獲得好處,即使白銀價值比黃金低,卻也是讓資本家們眼紅的貴金屬。而他們的底氣就是控制著上海51的白銀儲備!相當于民國白銀總量的3成都在他們手中!

  中國可以將他們贖回去,但卻需要付出一點點代價......所以漢格爾舉起杯子,和英國太古洋行遠東總經理威廉漢米爾先生輕輕碰了下酒杯:“威廉先生。謝謝您的支持。”

  太古洋行是盤踞在遠東的英國巨無霸企業,控股包括匯豐銀行等等一系列大財團,曾幾何時壟斷了中國茶葉、生絲交易,為幫助英國政府打擊中國,實施虛弱政策還在斯里蘭卡和印度推廣茶葉種植,從根本上掐斷中國最大的外匯收入。還扶持日本生絲業,用日本生絲來壓制中國生絲市場,不僅獲得巨額利潤還幾乎毀掉了中國生絲。日本也因此獲得大量外匯,確保了明治維新后國家改革的資金供應。

  所以真要追根溯源的話,太古洋行和甲午、庚子年事件都脫不開干系。直到1914年關稅逐步被楊秋收回。歐戰爆發等因素才導致洋行走下坡路。生絲被中美壟斷,茶葉受到中國本土商人挑戰,最后為獲得足夠流動資金不得不將揚子江英商造船廠、匯豐航運公司等一批優質資產出售給中國,使得遠東商界的霸主地位愈發岌岌可危。

  戰后英國經濟裹足不前,中國關稅和租界紛紛取消,加上各國都開始提高關稅壁壘,限制金銀離境,過去幾十年橫掃亞洲的太古洋行頓時如坐針氈。尤其是美國華爾街和中國本土企業的虎視眈眈讓洋行董事聞到了衰敗的氣息。董事們不甘心失敗,所以派遣威廉漢米爾來重整旗鼓。

  但這談何容易。

  上海公報后各國有識之士就意識到,中國不再是封建低劣的半殖民地。隨著社會改革和工商經濟政策逐步完善,一個融入主流社會的中國正在冉冉升起,想要重現當年盛景幾乎不可能。所以威廉抵達后立刻修改策略,將主營業務逐步轉向南洋和印度。不過讓他沒想到的是,華爾街卻找到了他,因為華爾街發現了一個大機會。需要英國在遠東的白銀幫忙。

  白銀戰爭!

  這是威廉漢米爾給這個計劃起的名字。由于民國財政部于1916年收回關稅后已經限制金銀流出,所以要想帶走大宗白銀除非是開戰。華爾街當然不會蠢到為白銀開戰,如果是黃金還是值得鋌而走險的。所以他們采用的辦法很簡單,就是以海量的白銀沖擊上海大宗交易市場,利用中國各界擔憂幣改紛紛拋售白銀之際,瘋狂收購白銀,拉高價格囤積居奇。

  金銀帶不出境,他們要那么多金銀干嘛?其實很簡單,目前的各國貨幣改革實際上還是以國家儲備金銀量來恒定貨幣價值的,所以楊秋是不可能放任如此海量的金銀在英美銀行手中,否則自己的貨幣就會受到嚴重威脅,最終倒霉的還是債券、期貨和股票市場,甚至實體經濟也會因為缺乏金銀保障,導致劇烈的通貨膨脹或通縮。

  這是歐美常用的手段,華爾街對這這套流程更是嫻熟無比。無數次操縱南美的經驗讓他們很快就發現貨幣改革中的商機,就像控制墨西哥和南美那樣。楊秋雖然有強硬的政治手腕,工商發展也頗具創新性,軍事上更是天賦非凡,但在以貨幣為體系的金融上卻并沒有任何拿的出手的東西,這讓一直在研究他的華爾街終于找到機會。

  一旦計劃開始,要想穩定市場的中國政府就必須動用手中的白銀儲備來抑制價格走高,但雙方手中的白銀都差不多,所以要獲勝就要拿出外匯儲備,甚至會迫使他們動用黃金儲備!從經驗看,要么就是楊秋無限制開印鈔機,用海量貨幣天價搶回白銀導致嚴重通脹,要么就是暫停貨幣改革或者......關閉市場終止全部自由匯兌業務。

  這是無法想象的,一旦這樣意味著中國前8年的經濟改革全部泡湯。

  這是個巨大的商機,財富迅速增加的中國市場已經足夠剪一次羊毛了。唯一讓威廉好奇的是,據說漢格爾和楊秋私交不錯,他就不怕得罪楊秋從此中美關系惡化嗎?漢格爾卻微微推了下金絲眼鏡,慢慢勾起嘴角:“楊是個好人,但我必須為我的雇主服務,而且我相信以他的睿智應該懂得取舍,因為中國......需要我們。”

  威廉點點頭。最近中國財政部的調查行動他們都有所耳聞,也大致了解數據。無論是規模還是總量都顯示出讓人吃驚的一面,但有一點卻非常糟糕。那就是程誠法案和移民運動后雖然增加了人均田地面積,解決多數人的溫飽,但實際上短期內的小農經濟規模是擴大而不是縮小。

  這并非楊秋的錯誤,反而是正確的選擇。因為他接手的是滿清經濟總量世界第三的虛幻和半數人口赤貧,9成文盲的尷尬,換做任何政治家上臺首要解決就是人民溫飽和文盲率,否則他的政府就沒有公信力,得不到任何支持。何況他要搞工業化,要城市化,也都必須建立在溫飽和普及教育基礎上的,尤其是城市和工業人口迅速增加后,就越需要確保有充足的糧食供應,否則就是最近日本暴動的下場。

  這從去年中國大宗進口清單上就可以看出。1920年中國進口首位就是糧食,總計從美國進口各類糧食330萬噸用于儲備和抑制糧食漲價,其次才是270萬噸粗鋼和100萬噸原油,剩余是成套工業設備。由此可見楊秋也知道自己不足在哪里。農業效率低下的問題不是一朝一夕能改變的,程誠法案確實刺激了農民的種糧積極性。但法案16年才推出,直到18年底才開始全國強制普及,按照自然規律糧食產量需要到21年才能爆發,這還需要配合糧種、機械、化肥的刺激才行。所以如果給他充足時間,隨著收復的國土逐漸融合,人口稀釋擴大,增加機械耕種和化肥使用后,這個缺口就會慢慢彌補。

  除此之外在工業和國家建設上楊秋同樣離不開英美的幫助,雖然中國搞了8年建設,工業總量已經占據世界的5,但絕大多數都是低端產業,高端制造業始終處于仿造或者干脆沒有的階段。沒人會覺得能設計出更好武器就是擁有高端制造業了,這需要大量的人才投入才行,所以楊秋離不開美國技術幫助他解決重要工程、化工、石油、大型水電站等等項目。

  所以合格政治家會知道如何取舍的。

  當只酒杯再度撞到一起時,上海大宗期貨交易所內風云陡變,本來天天下跌的白銀價格陡然扶搖直上。到5月9日時,已經從1民元兌換22克上漲到1民元兌換18克。

  白銀危機爆發!

大熊貓文學    辛亥大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