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大家明天過來觀看,不好意思。
早在兩年前,姜余就已經在布局亞洲區大學的排名。
而且這個排名的打分機制上得到了幾乎所有亞洲國家的認可(殖民地除外)。
“島國在全球經濟中排名第二,他們的工業生產技術,以及其中的科學技術含量都是舉世聞名。”
“每年的專利申請數量和論文數量,在世界上也是數一數二。”
“獲得包括諾貝爾等國際大獎的次數也是全亞洲排名第一。”
“但他們大學上的亞洲排名卻非常離譜,只有兩所大學在前十,而且比較靠后。”
“您說一下,他們能甘心嗎?”
“就連人口稀少,有鄉巴佬之稱的澳洲大學,也把他們壓了下去,您說這不是侮辱人嗎?”
“兩個彈丸之地的大學,沒出過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科學家,居然包攬了前四名,把大家當傻子嗎?”
QS榜單中雇主評價和同行評價占的比重很大,在收集聲譽評價時主要集中在歐洲。
評價范圍不夠大,這就不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因為是英格蘭發起的榜單,所以會過分夸大英格蘭(包括殖民地)和加拿大、澳洲學校的聲譽。
姜余最后總結道。
“其他幾個排行榜在評價指標上各有側重,但是他們的偏向也比較嚴重,您知道為什么嗎?”
不等楊校長回答,姜余就繼續說道。
“您可以看看,這些排名靠前的學校分布圖就明白這些人的險惡之心啊!”
“港島的十多所學校,其中有七家排名超過清北,知道為啥嗎?”
“這其中就有幾個最重要的原因,首先,就是讓內地的最頂尖的學子們報考港島那邊的學校。”
“這樣的排名很容易造成虹吸效應,造成了內地人才的流失,用心極其險惡。”
“其次,港島的大學基本上都偏向于文科,比如金融、律師、會計等,研究性的學科非常少。”
“這就起到了一個示范作用,清北就是兩個最蠢的二愣子,最反面的典型。”
“內地的學校,特別是名校,大多數都是研究型的綜合大學,如果向港島學習,那基本上就都廢了。”
“這是一個陽謀,如果太在乎,那就上當了。”
“同理,新加坡大學也是如此,它是東南亞各國的中心,排名的用心也是極其險惡的。”
“新加坡的大學里面,教授們的出身都很奇好,幾乎全是世界名校出身。”
“看了這個不要怕,因為其中大多數人都是自己帶著新加坡的錢去英美名校讀的博士學位。”
“如果自由競爭的話,他們中的大多數人沒那么厲害,甚至根本進不了清華北大,更別說我校了…”
“盎格魯人尤其是英格蘭,他們知道自己落后了,所以更要破壞其追趕的國家。”
“不僅僅是從政治上著手,他們更要從教育體制上進行破壞。”
“從某種程度來說,他們其實已經成功了。”
“樺國清北,印度理工,棒子大學,基本上都落入了這個陷阱,導致人才流失嚴重、先進的教育體制被閹割…”
姜余接下來又敘說了一系列自己的反擊措施。
比如,大學排名上的評價指標和權威認證。
1.校友獲獎:獲諾貝爾獎、巨匠獎和菲爾茲獎的校友折合數。
2.教師獲獎:獲諾貝爾獎、巨匠獎和菲爾茲獎的校友折合數。
3.高被引科學家:各學科領域被引用次數最高的學者數量。
4.論文:在《自然》、《科學》和《巨匠》上發表論文的折合數。
5.國際論文:被SSCE和SSCI收錄的論文數量。
6.全球和地區學術聲譽:其師生出產的論文或者技術對各自國內的貢獻,以及對世界的貢獻。
7.師均表現:上述六項指標得分的師均值。
因為亞洲金融危機的原因,島國和樺國的綜合經濟實力已經位列全亞洲投兩名。
其話語權自然加重。
這一份大學排名指標,就是兩國最權威的普查機構做出的,對理科類學校排名非常合理。
兩國都利用各自的影響力,讓亞洲46個國家和地區的教育機構承認了其準確和權威性。
最關鍵的是,相互之間的教育主管部門認可其學歷和文憑。
港島、新加坡、澳大利亞均被排除之外。
按照姜余的意思,除非他們愿意接受新的排名評價指標,否則,不認可他們的學歷和文憑。
就讓他們徹底的自娛自樂好了。
島國參與評選的大學就有40家,樺國有65家,棒子國5家,其他的發展中國家要不沒有,要么最多的也就一兩家。
其實,這是最好的結果了。
為了這些事情,兩個國家都讓步很多。
畢竟,那些發展中國家在教育體制上,確實有各種各樣的奇葩操作。
“您說一下,他們能甘心嗎?”
“就連人口稀少,有鄉巴佬之稱的澳洲大學,也把他們壓了下去,您說這不是侮辱人嗎?”
“兩個彈丸之地的大學,沒出過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科學家,居然包攬了前四名,把大家當傻子嗎?”
QS榜單中雇主評價和同行評價占的比重很大,在收集聲譽評價時主要集中在歐洲。
評價范圍不夠大,這就不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因為是英格蘭發起的榜單,所以會過分夸大英格蘭(包括殖民地)和加拿大、澳洲學校的聲譽。
姜余最后總結道。
“其他幾個排行榜在評價指標上各有側重,但是他們的偏向也比較嚴重,您知道為什么嗎?”
不等楊校長回答,姜余就繼續說道。
“您可以看看,這些排名靠前的學校分布圖就明白這些人的險惡之心啊!”
“港島的十多所學校,其中有七家排名超過清北,知道為啥嗎?”
“這其中就有幾個最重要的原因,首先,就是讓內地的最頂尖的學子們報考港島那邊的學校。”
“這樣的排名很容易造成虹吸效應,造成了內地人才的流失,用心極其險惡。”
“其次,港島的大學基本上都偏向于文科,比如金融、律師、會計等,研究性的學科非常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