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日,電影局機關大樓。
容納十幾人的方桌外圍,加設了一圈桌椅,物業服務人員一一擺上茶杯。
寧昊就在其中,揭開茶蓋,沖熱茶吹了吹,目光時不時地瞄向門口,終于把期待的人影給盼來。
“秦子,秦子。”
葉秦側目一瞧,嚇了一跳。
寧昊滿頭白發,枯黃憔悴,像極了前幾個月某頭牛奶被擠光的老奶牛。
“嘶,去好萊塢之前你可不這樣,生大病啦?”
“還不是《瘋狂的外星人》。”
寧昊點點自己發際線不算高的額頭:“拍這部戲之前沒有白頭發,從拍完到上映,每天我都在崩潰。”
葉秦安慰道:“20億不少了。”
“票房是夠了,口碑,口碑啊,說《流浪地球》好不容易踹開的國產科幻大門,讓這部戲關回去了一點。”
寧昊飆了句晉西方言:“撇B(胡說八道)!”
葉秦白了白眼,說的有錯嗎?
《外星人》哪門子跟《鄉村教師》沾邊,有一點科幻色彩嗎?把外星人當猴耍,教他握手、作揖、騎單車、走鋼索,甚至泡酒,把外星人換成僵尸、鬼怪,照樣是一出無厘頭。
“咳咳,科幻味兒是不夠濃,我承認,但我們做到好萊塢拍不了,只有華夏才能發生這樣的事。”
寧昊身體慢慢前傾,干脆直接趴在桌面上,眼睛里浮上笑意。
“這倒沒錯。”
好萊塢設計的外星人侵略地球,輪到華夏,就不能馴化外星人?華夏又不是沒被異族入侵,不照樣文化同化嘛!
最后外星人給黃博、沈藤帶陰溝,變成貪杯的市井酒鬼,荒誕離譜沒錯,只是錯在不夠搞笑,主打的可是喜劇。
葉秦勾勾嘴唇,“還想不想拍科幻片碰特效?”
“不想碰了,不拍電影了都,累死我了,干嘛還要拍戲啊。”
寧昊果斷否定三連,表情像極了沈滕,“毀滅吧!趕緊的!累了。”
“這樣啊,本來還想找你拍部時空科幻題材的《海市蜃樓》,我找韓延他們吧。”
“慢著,你主演嗎?”
“我跟曼春姐。”
“全球發行對吧?我們合計一下啊!”
寧昊一個激靈,雙手攥住葉秦的手不松開,“我從小就有科幻夢,想拍科幻片。”
葉秦:( ̄_, ̄)
倆人聊了會兒劇本,隨后參會的陸陸續續地到齊,電影局長跟著三位大領導最后出場,大佬們正襟危坐,不怒自威。
咕嚕,寧昊吞了吞口水,心里發慌。其他人也好不到哪里去,眼睛直愣愣,全場鴉雀無聲。
“那么,現在開始吧。”
電影局長清清嗓子,整個研討會由來主持,一開始自然上數據,小破球的票房、觀影人次、話題熱度…
毫無疑問,引爆全民科幻小高潮。
“《流浪地球》開啟華夏科幻電影創作新征程,填補了華夏‘硬科幻’電影類型片的空白,推動了華夏電影工業化水平的進步。”
一堆學院派專家、影評人從各個角度花式地吹捧,五花八門,往天上往海里吹。
他們吹也就罷了,阿貍大文娛摻合一手。
“我覺得18年足以稱為華夏電影的科幻元年,雖然阿貍出品的《滬市堡壘》不如《流浪地球》、《外星人》,拍爛了,犧牲了,但是一年三部科幻電影,這在以前是不敢想象的。”
就當眾人深以為然時,葉秦跟寧昊、郭凡幾個清醒的對視了一眼,搖頭說:“現在說元年太早了。”
電影局長詢問理由,因為包括央媽,密密麻麻的通稿新聞都是“流浪地球開啟科幻元年”。
實際上,稱得上高質量的也就小破球,只有華夏可以持續量產一定質量的科幻電影,那才叫做元年。
衛明撇撇嘴,“葉總對國產科幻太嚴格了,我覺得華語特效跟好萊塢已經差距不遠,只要錢給到位,根據阿貍做的市場分析,華夏特效公司水準弱于國外頂尖,但也在二流。”
“衛總的意思,阿貍在《滬市堡壘》砸的錢不到位,不會吧?”
葉秦陰陽怪氣地譏諷,楊曼、黃博等忍不住偷笑,細細的笑聲讓衛明臉上掛不住。
tnnd,此處禁止辱《滬市大炮》!
“其實不是阿貍砸的不夠,是阿貍不懂科幻工業化。”
葉秦這話,更加諷刺,直說你丫的阿貍不懂行,豎起耳朵聽好了,我只說一次。
“光有特效公司還不夠,整個產業鏈上下游,也要達到好萊塢級別,就像高能的生產車間,也要有精妙的工業設計圖紙。”
他點出國產科幻最薄弱的一環——
劇本的視覺化!
也就是缺科幻藝術指導和概念設計師,他們在科幻電影的地位,相當于武俠片功夫片的武術指導。
“降龍十八掌”、“九陰白骨爪”、“獨孤九劍”這些一招一式從文字轉成影像,又流暢又瀟灑,又有逼格,科幻電影不也一樣?
太空艦隊、外星人造型、戰艦武器、水滴、二向箔、歌者文明…
武俠玄幻可以不講科學,蓋住牛頓的棺材板,科幻電影就算不講科學,也得講量子力學。
“但更困難的,是國內這方面的人才很少,滿打滿算不到30多人。”
“三十,這么少嗎!”
電影局長,以及大領導們不禁動容,如果把概念設計比作芯片設計,芯片設計師未免太稀少。
“是這么個情況。”
郭凡、路陽先后肯定,像《流浪地球》,之所以質量有好萊塢A級水準,那是聘請專業的概念設計團隊,視效總監、藝術指導都有十多年的經驗,設計出4000多張概念圖。
《滬市堡壘》,八成沒有!
“為什么會這么少?”北電專家問道。
不用葉秦回答,寧昊搶著說,拍《外星人》,難就難在特效。
八九十年代左右的電影廠,沒這個設備這個土壤,就連香江夢工廠也被好萊塢特效摧毀,千禧年又是古裝大片,勉強算科幻的《機器俠》,還高仿《終結者》。
好萊塢幾乎左右了一兩代人的科幻審美!
“《流浪地球》、《外星人》最難能可貴的,就是打破美利堅科幻的套路。”
葉秦瞧著眾人陷入沉思,打氣道:“國內的科幻藝術指導、概念設計師,葉光紀已經在加快培養,first電影映展會定期開設人才交流,推薦到跟卡梅隆、斯皮爾伯格、雷德利·斯科特等合作的團隊歷練。”
“能行嗎?”衛明嘟囔著,聲音細若蚊蠅。
葉秦卻敏銳地聽見,怒視著他,“都是兩個肩膀一個腦袋,他們行,我們也行,在奇幻概念設計上,華夏已經不比好萊塢的水平低,比如負責《鬼吹燈》系列的徐天華。”
ps:《封神》三部曲的概念設計師 “還有什么困難,都說來。”
不光是電影局長,三位領導格外重視。
“還有服化道,連一個道具,一個場景的預制件都要花很長時間去研究,華夏太久沒有科幻電影,所以拍的時候沒有任何經驗可以借鑒。”
寧昊倒完苦水,路陽附和道:“《流浪地球》的外骨骼裝甲,要到國外定做,36萬美刀一套。”
深怕領導們、專家們聽不明白,郭凡用傳統電影美術的道具設計翻譯了一下。
古裝劇本中里寫寶劍、家具、建筑,美術組需要請教專家,有跡可循,根據歷史設計畫出圖,再讓道具加工。
奇葩的是就這,也能把唐朝建筑蓋成日式風格,《風起洛陽》?
《風起扶桑》!
何況是奇幻和科幻,要把不存在于現實的東西設計生產出來,從無到有,就國內服化道的手工作坊,沒錢沒人沒設備,怎么做?
靠愛發電嗎?
“科幻電影是對未來的想象,服化道的審美進化更迭周期是很快的,一步慢,步步慢。”
葉秦輕嘆口氣,電影局長等人才意識到,華語科幻電影工業的底子,到底有多么的薄弱!
難怪葉影帝愁得睡不著!
電影局長臉色凝重,“葉秦,你跟我們說實話,跟好萊塢之間到底落后了多少年呢?”
“科幻概念設計大概在10年左右,道具的部分環節有50到70年差距。”
“五十七十年!?”
“為什么這么說,1954年的《海底兩萬里》就有微縮模型拍攝,模擬復雜機械結構,華夏別說做了,設計圖都沒有。”
葉秦一番話,瞬間讓會議上因《流浪地球》大捷而歡悅喜慶的氛圍,蕩然無存。
然后,提及產業鏈里的聲效、音樂、布景,一時間,沉默不語。
“當然,我們有后發優勢!”
葉秦振臂鼓舞道:“《流浪地球》就證明我們的電影工業的潛力很大。”
話音落下,電影局長收到領導們暗示,暫停會議,休息一會兒。在此期間,他們找上葉秦,把他拉到小角落里密談。
“《三體》還很遙遠吶,看來要等華夏電影工業化再成熟一點才行,你有什么想法?”
葉秦眼前一亮,當然是想要政策。
葉光紀會把榆林特效基地繼續擴張,把服裝、道具工廠也集中在那兒,至于科幻藝術人才,統統安排到閔建,全在金雞某花舉辦地周邊的城市。
諸如此類的建議,領導們用心地記下,接著跟他一一握手勉勵。
這一幕,陳凱哥看在眼里,酸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