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身邊皆乃名滿天下之士,太子殿下宜謀求有名之人在身邊才是,蕭舍人出自鄉邑,再者有無什么奇思妙想。太子殿下留著這樣的人在身邊,只會是自束手腳。”
“臣受命皇帝陛下侍奉太子,此事自問問心無愧。太子殿下既然決意要罰臣,那么臣也無二話。”
池武一臉凝重。
扶蘇看著這池武,池武這到底是好心辦壞事,還是壞心促成好事,這就有些說不清了。
如果不是,他也得給自己留后手,扶蘇才不會就此放蕭何人。
他和蕭何說了那么多,無非是告訴他,眼下我不能用他,他日再用他。
說什么尋有識之士,不過都是借口罷了,他是想讓蕭何帶著使命感離開。
蕭何是穩住了,眼下就看池武了。
池武是嬴政的人,他可以反利用之。
“此事,就此作罷。”
池武聞言,自然眼前一亮。
“那臣不必去馬廄了?”
“你說呢。”
立春之日,大堆的奏簡呈到了嬴政跟前。
其中有兩份奏簡,來自會稽郡。
會稽郡守殷通于簡曰:陛下在上,荊楚大族之后,儀仗兵力未散,多次意圖生事。若無武成侯坐鎮,荊楚之地早有反聲。太子剛入楚,便遭楚人毒殺,至今未結案,此事于江東一帶,可謂轟動一時。
嬴政看到這里,自然而然又是皺眉。轟動一時?若不加以懲戒,荊楚之人勢必又要囂張起來。
扶蘇是嬴姓宗室的繼承人,他頻頻遭刺殺,本就是對皇權的藐視和反抗。
對于那些不自量力,意圖反抗帝國的人,嬴政向來是不屑一切代價反抗。
嬴政本欲下筆批復,但是后面還有內容。
通曰:楚人毒殺太子未竟,原楚之大族貴戚之后,又擅闖行宮。因律,當充入宮中,以作雜役,發往咸陽途中,又為荊楚之流民劫囚。蒙太子指點,臣等提前埋伏,一舉全部拿下。由是,依律當問連坐之責,原楚之大將項燕之族,皆誅;相關氏族,也當滅其族。
以嬴政對政事的敏銳程度,他自然不會將這兩件事當做毫無關系的。
顯然,這是他們設下的一個圈套。
看的出,扶蘇到了荊楚之地,確實是做了一些實事。
這更加堅定了嬴政對分封一事的信心。
因為,郡守確實處理這些事,積極性不是很高。
嬴政對著詔書,只批復道:
但處理完這份奏簡,嬴政的內心卻很不平靜。
“朕記得,早在臨淄,扶蘇就遭過一場精心布局的刺殺。”
左右對曰:
“回陛下,確有此事。只是直到如今,尚未結案。”
嬴政聞言,自然無法繼續平靜下去。
造反,刺殺,所有的事情,都在向他嬴政傳遞著同一個聲音。
天下雖定,但是六國遺族,還是不肯死心,意圖復辟。
“看來,朕的帝國內部,還存有著諸多隱患。”
趙高上前。
“那陛下,東巡之行可否要再推遲?”
嬴政聽了,自然不悅。
“因為朝中有事,朕的東巡之行一再推遲。”
高曰:
“可是陛下,那幫奸佞之人,連太子殿下都敢行刺,何況陛下呢?”
趙高這番推理,并非不無道理。
嬴政想了想,卻道:
“那些意圖與朕對抗的人,以為行刺、造反這些事,會讓朕害怕嗎?當然不,六國遺族越是反抗,朕越是要東巡之行。”
“朕之足跡,定要踏遍天下的每一寸土地,如此方能向這片土地上的百姓昭示,朕才是他們唯一的主人。”
皇帝——
趙高自然是從心里佩服皇帝的。
眼下這番話,為嬴政說出來,趙高卻覺得,皇帝陛下如今是越來越自負了。
讓每一個人都臣服在你的腳下,這般野心…
趙高最近覺得皇帝陛下的追求不切實際。
而且近日皇帝總是將自己與神明相比。
究其原因,旁人說的多了,皇帝陛下也跟著相信了。
趙高不敢違逆嬴政的心思,也符合道:
“以陛下神明之軀,足跡所至,必定能懾服四方。”
嬴政聽了,心里更是暢快。
東巡,那是嬴政最想做的事情。
嬴政靜下心來,又看向漆案。
“朕最擔心的,就是荊地。果不其然,頻頻事發。”
趙高何嘗不知道嬴政的心思。
派太子去荊地,就是為了借太子之手,鎮壓荊楚。
但是太子,他趙高現在可不敢為太子開口說什么。
尤其是,當初太子離宮不久后,陛下兩次問卜。
說起來,幸虧太子殿下跑得快,否則這禍火必定燒到太子身上。
接下來,嬴政又埋頭處理公務。
這第二份奏簡,是武成候之議。
這份奏議,和當初王賁建議扶蘇的,正是同一件事。
驅荊楚大族前往嶺南之地。
嶺南,蠻夷之眾也。
楚人,原先亦為蠻夷之眾。
在嬴政看來,他寧可讓那些荊楚大族,困死于原地,也不要流放他們,給他們造反的生機。
倒是嶺南之地…
諸將本就蠢蠢欲動,前些日子,屠唯、趙佗言及,這嶺南之地,也當開拓一番。
嬴政自然沒有忘記他對天下人的承諾。
丈夫言必行,行必果。
焉能如此背棄于天下人的承諾,更何況,如今嬴政已經聽說邊地有人在夸贊他的功績。
嬴政覺得當繼續為這收復天下人心之計。
罷黜百家,以法治理天下。
這道政令,很快就會下達到全國。
要讓法,深入人心。
暮春二月,鶯鶯燕燕,早已啼叫起來。
楚地千里,且地勢平坦,綠原一望無際。
在沼澤相連,水網密布的地帶,一座巨大的城池盤亙的大地上。
這座巨大的城池,名為壽春。
是昔日楚人的第二個都城,為先楚王更名為郢都,只是秦人始終將其視做壽春。
楚國的都城郢都,早就在秦人控制之下,都城聲名不復。
再加上,當初楚國亡國之戰,正是楚王負芻在壽春被秦國大將李信生擒開始。
楚國大將軍項燕兵敗自殺。
而楚國也直接投降。
這座城,是楚人的恥辱之地。
今日,壽春城中,今日一片森嚴,城內的人不許出去,城外的人也不許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