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參加游行,是否能去現場作為一名觀眾?
很不幸,到了9月30日那天,學校通知,天安門廣場附近已經全部封鎖,閑雜人員不得進入。為了保證師生們都觀看國慶閱兵,特意開放學校的電教室,大家可以去那里觀看實況轉播。
就電教室那兩臺破電視?
小的一筆還是黑白!
但盡管如此,才早上九點過點,電教室已經人滿為患,夏紅軍他們只好站在門口。
十點鐘,閱兵正式開始。
“同志們好!”
“首長好!”
“同志們辛苦了!”
“為人民服務!”
聲音鏗鏘有力。
…..
離得遠根本看不清電視畫面,只能聽播音員的聲音,還有忍受教室里那些軍事迷興奮談論各種武器裝備。什么79式坦克、東風-3導彈….
夏紅軍不是軍事迷也搞不懂這些新型武器,當然已經聽過殲20和“東風快遞”那個年代最先進的武器,對現在這些自然不太感興趣,但旁邊的沈金柱卻聽的如醉如癡。
“臥槽!厲害啊,有了這些,那幫猴子們還敢欺負咱?”沈金柱很興奮。
夏紅軍自然知道這“猴子”就是南邊那個號稱世界第三強軍事國的養不熟的白眼狼…..
“祝福我們偉大的祖國繁榮昌盛!”電視里傳來播音員高亢激昂的聲音。
“祝福我們偉大的祖國繁榮昌盛!”旁邊的沈金柱突然揮舞的拳頭跟著大喊了一聲。把已經聽過各式各樣口號無動于衷的夏紅軍嚇了一大跳,緊接著整個電教室里都回響這句口號,同學們一個個神情激動,發自內心。
也許,只有在這個年代才會出現吧?
看著一張張狂熱而又年輕的面孔,夏紅軍不由自主的也跟著喊起來。
這個年代還有所謂的長假,國慶節加上周日只放兩天,第二天就各自活動。
崔東風周末早就回家了,顏雨冰和平常一樣的神出鬼沒,不知道今天又跑到哪里去讀詩。沈金柱本來約好和老鄉們一起去逛天安門結果被臨時通知周日不休息要訓練,只好罵罵咧咧換上運動服早早去了運動場。
吳小兵最近也忙的很,聽說和自己高年級的老鄉一塊合伙搞什么勤工儉學。楊濤早上吃完飯背上書包就去了圖書館,他是405宿舍最勤奮的學生。
夏紅軍準備去故宮找郭前進。
本來想拉上陳招娣順便一塊逛逛故宮天安門,但是想想算了,那丫頭肯定在教室或者圖使館學習,爭取拿獎學金咱就別打擾她了。再說干啥就把她拉上,真當成自己的女朋友了?
等下次吧。
夏紅軍出了學校坐公交趕到天安門廣場,又買票進了故宮才發現當初停在午門廣場那輛大紅旗竟然消失不見。
這家伙不在這里干了?
夏紅軍有些驚訝,后來又找到故宮管理處的工作人員打聽才知道今天郭前進請假沒來上班。
真不巧啊…
夏紅軍有些不死心,想到自己還有郭前進給的電話,于是就借管理處的電話撥了過去。
固定電話,也不知道打過去接的是不是他本人?
電話兩了幾聲,有人接聽是一個中年婦女的聲音。
夏紅軍自報家門問郭前進在不在。
“前進,你朋友一個叫夏紅軍的找你…..”
很快,話筒里傳來郭前進的聲音:“夏老弟,來燕京了?是不是考上大學?”
夏紅軍趕緊把自己現在的情況簡單說了一遍,說專門來找你,不巧你有不在。
“我今天從外地來了兩個戰友,我準備請他們…..干脆你也來。”
“你們戰友聚會我不太合適吧?”夏紅軍婉拒。
“有啥不合適的?都是知青戰友,在你們那里插隊,剛好讓你也講講桃花源公社的變化,你等著,我來接你!”
夏紅軍在午門廣場上足足等了一個小時,才看見郭前進的那輛大紅旗晃晃悠悠開進了午門。
“老弟,上車!”郭前進從車窗里探出了腦袋,還帶著墨鏡。
夏紅軍跳上車坐在副駕位置上,大紅旗跳轉頭出了午門,消失在車水馬龍之中。
在車里,郭前進告訴崔東風,那兩個戰友都是一個連隊的,平時和死去的楊剛,他們幾個關系都很好。77年知青返城之后,那兩人回到了老家東北,這一晃六七年沒見面,這次來國慶專門找他聚一聚。
“郭大哥,我暑假時候去過一次桃花源鄉,找到你那個朋友的墳墓,我和同學還去祭奠過呢。”夏紅軍就把去李彥成家的過程簡單說了一遍。
“謝謝你,真是太好了!”郭前進神情激動:“因為上山偷獵違反連隊紀律,在加上當時條件也差,所以我們只好將他草草下下葬,現在想起來實在愧疚。”
“郭大哥你別這么說,你每年千里迢迢專門去祭奠,已經很了不起了。”夏紅軍安慰道。
“唉,這算啥…..想想那些年過的艱苦日子,現在條件好多了,該好好享受,他卻不在了。”說道這里郭前進深深嘆口氣。
夏紅軍不知道怎么安慰才好。
“好了,大過節的,談這些傷心事干啥?掃興!喂,夏老弟,昨天的國慶大閱兵你看了沒有?真得勁!我老爺子昨天看了,激動了開了一瓶茅臺!他說好多年沒這么威風過了!”郭前進說的眉飛色舞,
夏紅軍呵呵笑了笑。
84年的閱兵的確振奮人心。
郭前進開著紅旗到了一個家酒店,見了他的兩名戰友,一個姓孫,一個姓高,夏紅軍就叫他們孫哥和高哥,兩人聽郭前進說夏紅軍是西坪縣人,還幫忙收拾了楊剛的墳墓,頓時也很激動。
東北人豪爽,說一會吃飯要多敬你幾杯表示謝意。
“哥們,今天咱們去“老莫”吃飯。”郭前進笑著說道。
“呵…那可真占你這個燕京大院子弟的光了。”
“老莫”?
是不是燕京的莫斯科餐廳?
那可是鼎鼎有名啊。
60年代出生的燕京人,幾乎沒有不知道莫斯科餐廳的,他們對那里懷有一種莫名特殊的感情,那些精致的雕飾上,流露著布爾喬亞式的品位,是知識分子和“大院子弟”們充滿激情所在。
電影陽光燦爛的日子與青春有關的日子都改編自王朔的小說,都與這個餐廳有關。曾經,這幫在蘇聯文化熏陶中成長的大院子弟,將莫斯科餐廳親切地稱呼為“老莫”,言語中帶幾分炫耀。
夏紅軍在網上看過這段故事,今天總算可以見識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