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曾設想的道路!
德川家慶尚且在世時,就已經因為“好圣孫”,而安排了拾丸在未來的繼承權。當德川家定以正統世子的身份,繼承大位之后,不管是御家門諸卿,還是譜代外樣大名,也普遍承認了拾丸作為德川家定養子的這一既定現實。
包括德川氏譜代之首的井伊氏,以及外樣雄藩的島津氏等,對于拾丸成為世子,都無異議。幕末原本歷史上激烈的繼承人斗爭,在眼下只能說是有些暗涌,尚不足以掀起什么風浪。
可若是將忠右衛門加入繼承人的行列之中,那么整個格局就會快速的轉變。國賴長君,值此兩千年未有之大變局,正當其時。
干系太大!
“我為臣子,不可胡言1忠右衛門連忙擺手,不是說什么別的,主要是身份在這兒,不適合談這種事情。
“難道殿下坐視國事敗壞,以至于社稷斷絕嗎?”吉田松陰也不多勸,直接戳中忠右衛門的屁股。
如果忠右衛門只是一個幕臣,那么道德底線就可以很靈活的來回擺動,今天屁股在幕府,明天屁股在新政府,都是可以理解的。甚至干第一任東京市長,也不是什么不可以的事情。
只是這屁股,現在已經坐到了德川氏的上面,那么不論是出于什么目的,維護德川氏的統治,就成了忠右衛門必須做的事情。屁股最能夠決定腦袋,僅此而已。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歷史上的松平慶永以及松平容保,同為幕府親藩重鎮,在幕末發揮影響。或許會有人覺得,在日本人眼中,松平容保這種封建舊勢力的代表,逆歷史潮流而動的角色,應該是被批判的對象。
真實情況則不然,松平容保“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竭力維護幕府的行為,不僅廣受世代傳誦,人們甚至還將其與其麾下臣民以卵擊石般的抵抗演繹成“會津魂”。司馬遼太郎曾經說過:“想起會津,就感到日本這個民族還不是太無可救藥。”
吃著德川家的飯,砸德川家的鍋,那是要遺臭萬年的!
所以不論是出于本心,還是出于外因,忠右衛門保扶幕府,穩固德川氏的江山,都是一種必然。遑論這江山,已經預定要自己兒子去坐呢。
“唔”忠右衛門遲疑了。
歷史上的德川家定是在明年,也就是1858年,因為腳氣病去世的。眼下忠右衛門觀瞧自己這位便宜大哥的氣色,雖然談不上極好,卻也勉強湊合。本來他就是病懨懨的一個人,沒指望他能長命百歲的。
如今的樣子,再活上兩三年,三五年什么的,應該不成問題。只要他還在,幕府的局面就不至于快速惡化。畢竟一個三十多歲,有處理政務能力的君主,只要愿意,還是能夠抓權,并且保證政權正常運轉的。
可假設他五年后去世,拾丸也不過虛歲十一歲。到時候便是主少國疑,天下分崩離析的局面。
“此乃天下二難,殿下宜早決斷1
出于個人的樸素感情,也即吉田松陰本人對忠右衛門的了解。在如今的幕府上層中,唯有忠右衛門會全力支持國家改革,開國西化。其他的人要么是顢頇無能,要么是庸碌之輩,當然也有自命清高,以為那些近代科技都是奇淫巧技的人。
這些廢物趁早死了算求,要想整個國家不變成洋人的殖民地,只能通過強大自身才行。在這件事上,已經沒有比忠右衛門還要好的領袖了。
“殿下豈不聞宋太屏蔽祖故事?陳橋之變?”吉田松陰那是熟讀經史,同時留洋的大知識分子了,肯定有說法的。
現在忠右衛門著手解決天下六十萬在籍武士的專業安置問題,從表面上來看,是緩解了統治階級,也就是士農工商中的士,對當前政權的不滿。
通過將他們充實進入新設立的壟斷國有企業,保證其收入和生活待遇,使這些人繼續站在幕府的一邊,維護幕府的封建統治。
可忠右衛門有沒有想過另外一件事!
你把他們都安排的明明白白,一個個世襲罔替的正式工干著,兩倍于以前俸祿的工資拿著,這意味著什么呢?
意味著你在事實上已經收買到了他們的人心!
武士說得高貴,四民之中最高等,可是窮武士哪有什么高人一等的地方,被江戶老百姓嘲笑成臭要飯的外地武士,那多了去了。別看幕府法度規定平民藐視武士,武士可以直接殺人,可在江戶武士根本不敢如此。
幕府巴不得你拔刀殺人,然后生起事端,好讓幕府有由頭來找你們藩的茬。輕則叱責,重則削藩改易。
所以說,如今的中下級武士,其實已經都是普通人了,沒有什么自視甚高的心氣在咯。對于他們而言,一份有穩定收入的工作,而且還是世襲罔替的工作,然后老婆一個,孩子一幫。夏天有涼面,冬天有熱湯,便足夠了。
能夠為他們提供這一切的忠右衛門,不需要多說什么,也會得到他們的擁護。至于中下級武士里面天生有反骨的,那只占其中的一小部分,也不在這個談論范圍之內。
不管忠右衛門樂意不樂意,等到了萬眾擁戴的時候,這下面六十萬人,會拱著你往上面走。他們期待你更進一步,然后為他們帶來更好的生活,更好的待遇。
到那時候,很多事情其實就不是你自己一個人說了算咯。
而且收服了這六十萬在籍武士,忠右衛門也無可避免的走到諸侯大名群體的對立面。因為忠右衛門在事實上剝奪了他們賴以存在和維持權勢的根基之一,到時候他們會設法破壞掉忠右衛門所做的一切,使萬事萬物復歸原樣。
武士們貧寒無有依靠,他們才能管束住武士,讓武士為他們賣命埃武士都富裕了,怎么可能還對他們唯命是從呢。
或許,只能說是或許,忠右衛門不愿意更進一步,就會被他們給活活害了。是死是活,均在你一念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