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各國公使的午餐會還是非常和睦的,幕府到底有求于人,連井伊直弼和松平齊宣都能夠很好的壓抑住自己的情緒,同額爾金還有哈里斯等人談笑風生。
忠右衛門本來還想著和額爾金聊聊關于鐵甲艦的事情,因為前年爆發的俄土錫普諾海戰(Sinopnaval,1853年11月30(俄歷18)日),英法等國已經把鐵甲艦的發展建造提上議程,甚至法國人已經開始設計建造鐵甲艦了。
幕府既然趕上了這一趟,那么派人去觀摩學習英國人的鐵甲艦建造設計,也得提上議程。忠右衛門想著直接買英國人的鐵甲艦肯定要挨宰的,不如趁著英國人自己也沒有造過鐵甲艦,純粹是試驗階段的時候,一道瞧瞧。
就和歷史上滿清買鐵甲艦一樣的,鎮遠號就是因為德國人以前不是海權國家,沒有建造大型鐵甲艦的經驗,最后便宜了到處購船的北洋水師。
試驗品嘛,大家在乎的程度就不是那么高了。
眼下英國人雖然開始投資鐵甲艦了,可是那個熱情,還比不上法國人呢。別看帶英帝國海軍世界第一,可既然他是世界第一,那種傲氣,看不起全世界海軍所帶來的影響也很現實。船大難掉頭,他們自己內部還要就海軍的發展方向吵一架呢。
就是井伊直弼旁敲側擊的,沒完沒了的試探額爾金伯爵,能不能再借點?再借點吧,反正我們這海關不是還的上嘛,再借點我讓忠右衛門買你們的大炮船啊。
嗐,要不說人家是大老呢,就這沒皮沒臉問人家借錢的架勢,忠右衛門就比不了。
還別說,額爾金伯爵剛收到了來自倫敦和香港的信件。信件的內容其實說的不是什么新鮮事兒,老調重彈,希望擴大對清的經濟侵略,謀求更大的利益。
這事說來話長,但是還是需要介紹一下的。1844年《中美望廈條約》簽訂,其中第34條規定“所有貿易及海面各款恐不無稍有變通之處,應候十二年后,兩國派員公平酌辦”。
而帶英在清國是有片面最惠國待遇的!
咸豐四年(1854年)《南京條約》屆滿十二年。英國曲解中美《望廈條約》關于十二年后貿易及海面各款稍可變更的規定,援引最惠國待遇,向清政府提出全面修改《南京條約》的要求。主要內容為:中國全境開放通商,鴉(屏蔽)片貿易合法化,進出口貨物免交子口稅,外國公使常駐京城等。
在去年,帶英駐華公使文咸向清朝廷提出的這些無理要求,遭到了咸豐皇帝的全部拒絕,清朝廷對此概不理會,交涉毫無結果。
帶英駐廣州的總領事巴夏禮同滿清的兩廣總督葉名琛完全交涉不來,于是給駐橫濱的額爾金來信,詢問一個很簡單的問題。
能不能再從幕府借兵!
因為克里米亞戰爭的緣故,英國的主要軍事實力,都投放在了黑海地區。上次集合遠東的主要力量,帶上法國人,也就湊了五千出頭。
幕府這邊不是有帶英已經訓練了一年多的一萬四千多傳習隊新軍嗎?有沒有可能把這些好炮灰給拉過來,作為英軍的雇傭軍參戰,進而脅迫清朝廷修改條約,擴大英國在清的侵略利益?
也不需要多,能夠借來五千人就行,香港和上海方面,英國人就能湊出來五千人,再雇傭五千幕府軍,一萬人足矣。
對了,從倫敦的來信也很直白,巴麥尊允了額爾金一個郵政大臣。額爾金覺得有點小,看巴麥尊的意思就是你要不再立點功勞。像是什么外交大臣、財政大臣、海軍大臣之類的,那都是不知道多少人搶破腦袋呢,沒點子硬功勞不好安排。
篤定自己已經一個大臣寶座很圓滿的額爾金,現在又收到了巴夏禮的來信,兩封來信結合在一起,那就是通過雇傭幕府軍,集合一支足夠有威脅的力量,威逼滿清朝廷,修改條約,擴大侵略利益。
只要能夠修改條約,使帶英在遠東獲得更多的利益,那么憑借此功勞,他額爾金伯爵怎么著也能干上一任外交大臣或者財政大臣了吧。
想想就美的額爾金吹泡泡…
所以不論井伊直弼有多么赤果果的暗示額爾金借錢,額爾金也愿意聽著。因為他清楚井伊直弼在德川幕府中的地位,日本國王德川家定的身體不好,又懈怠于政務,整個國家基本上就是井伊直弼說了算。
只要井伊直弼能夠點頭,那么額爾金走上外交大臣的坦途,就算是鋪就了一半。于是額爾金耐著性子請井伊直弼到花園里面逛一逛,聊一聊這事。
得知這回英國須得五千大兵,才能夠往下談借款的事情,井伊直弼意識到茲事體大,不能夠他自己一個人說了算了,只說還得回去稟報德川家定知曉。額爾金看井伊直弼的樣子,就知道井伊直弼動心了,但是日本畢竟是德川家定為王的,報知德川家定也很正常。
反正最后額爾金給出的價碼是再借三百萬,同樣是低息貸款,而且可以分期更久。且這筆錢就不存在橫濱海關了,直接解交幕府,幕府愛怎么花怎么花,英國也不加干涉和監管了。
條件確實令井伊直弼動心,后面他看橫濱造船廠,以及橫濱海軍操練所的時候,都有些分神,一直在考慮這個事。
沒奈何左右的閑雜人等太多,他也不可能直接當面和幾位老中還有忠右衛門商議。一直等到各種的參觀全都完畢,回到火車上面,周圍只剩下緊要人之后,井伊直弼終于尋著了機會。
先讓侍從去車廂兩側的門外守著,保證沒有任何人過來打擾。然后就請幾位老中排排坐,還吩咐聽完以后,不要到處聲張。
“英國那個公使,就是叫額爾金的,今日同我講了幾句。”井伊直弼清了清嗓子,開始了他的發言。
“他的意思是借調傳習隊五千眾,為英軍助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