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方面,自孝明天皇以降,沒有人覺得年屆六十的德川家慶讓位有什么不對的,年老的將軍讓位給世子,還是很有助于德川家的江山穩固的。
所以京都在收到了幕府的贊助之后,很是爽利的派出了敕使,最后幕府議定是在上巳節后的第三日,也就是三月初六日舉行典禮,將軍宣下。
為了慶祝德川家定的繼位,按照慣例,幕府向全江戶的百姓撒幣,每人都可以得到兩升米以及一百錢。連遠在京都的數十萬百姓,也都得到了幕府黃金七萬兩的賞賜,一并發放。
對了,因為德川家定的兩任正室夫人鷹司任子,以及一條秀子都已去世,所以御臺所之位空懸,朝廷方面還詢問是否需要另擇一位御臺所。
幕府同朝廷公卿結親,那是自德川家光以來的慣例了。每結一次親,幕府就要支付數萬乃至十數萬兩黃金的禮金。確實在某種程度上,大大的改善了幕府和公卿們的關系,這么大一筆錢送到京都,雨露均沾,可不就都高興了嘛。
不過這個事情德川家慶都不著急,因為他知道自己的兒子體弱,已經不可能誕下后嗣。現在就算再找一位出身高貴的妻子,也沒辦法行人事。
找了白找!
敕使熱臉貼了冷屁股,也不著惱,幕府才給了四百兩的勞務費,心里正美著呢。天皇和公卿嫁不了女兒,關他一個敕使什么事,又不是他自己嫁女兒。
坐在一旁的忠右衛門突然想到一個人,歷史上同德川家茂結親的和宮內親王。不過這位和宮現在應該還是個小女孩,頂多只有幾歲而已,想來是不可能用來結婚的。
“宮家還有可以結親的皇女嘛?”忠右衛門偏過頭來,詢問井伊直弼。
因為現在咱們享受的是十萬石國主大名的家格,所以自然可以坐到井伊直弼的身邊,等之后官宣了蝦夷十萬石,地位就和御三卿平齊了,能往更前面坐。
“容我想想。”前兒才從京都所司代任上回來的井伊直弼還是很了解宮家的情況的。
“攝關家的也算上。”
現在德川家定的身份不同了,他已經將軍宣下,乃是武家棟梁,源氏族長,就不能夠再簡單的迎娶公卿之女。只有攝關家的女兒和皇女才有資格做他的正室夫人,歷史上篤姬夫人,也就是天璋院,便是以近衛家的養女身份嫁入大奧的。
“若說皇女,到還真有一位合適的!”井伊直弼一拍手。
“哪位?”
“當今之妹,敏宮·淑子內親王(1829年2月22日-1881年10月2日,仁孝天皇第三女)!”
原來是這位啊,忠右衛門有所耳聞,這位其實算是人生經歷很凄慘的一位。她原本和閑院宮愛仁親王訂下婚約,但是愛仁親王在她受封內親王的第二天,居然就突然暴病死了。所以可以算是望門寡,大概就是這么一個意思。
后來這位沒了夫君的淑子內親王繼承了桂宮家,成為第十二代桂宮當家。敘任準三后、一品之地位,并被稱作桂準后宮。
論年紀的話,這位淑子內親王今年二十四歲,實際上真的很配今年二十九歲的德川家定。如果在后世,這樣的年紀結婚正常的很。就是放到現在的話,淑子內親王的年紀稍微大了一點。
“京中有這個意思?”忠右衛門到是沒有興趣給自己這位才尋著的便宜老哥娶媳婦。
畢竟這娶回來也是守活寡,而且一旦嫁給了德川家定,這輩子就不存在什么改嫁的可能了。德川家定體弱,未必還能活幾年。歷史上的篤姬更慘,沒幾天德川家定就撒手人寰,幾乎半輩子都被關在大奧的金絲籠里面。
“這我不清楚。”井伊直弼只是京都所司代,又不是孝明天皇肚子里的蛔蟲,他也不好猜。
兩人有一搭沒一搭的聊著,反正敕使已經讀完了簡簡單單的圣旨,現在臺上一幫人正在進行親切友好的交流和問候。不出意外還有賜宴和送禮的環節,流程還得繼續走。
唯一令忠右衛門有點子不舒服的是明明三代將軍以前都是將軍坐在上面,敕使坐在下面,由身份地位更低的敕使恭敬的向將軍讀圣旨,現在卻是敕使坐在原本屬于德川家定的位置上,德川家定反而坐在臣子的位置上,接受圣旨。
這天底下,德川將軍明明就是最大的,也就只比天皇一個人低那么半級罷了。甚至在國際上的對外交往之中,日本國王就是德川將軍,他一個狗屁天皇算個球。
真是看不順眼!
嗐,只可惜咱們現在人微言輕,也不可能有什么改變,臺上的德川家慶和德川家定心中只有歡喜,根本管不到這些東西。
總之典禮在比較歡快的氣氛下宣告成功舉辦,以后這個天下就是德川家定治世。德川家定入主本城中奧,而德川家慶則帶著他的一大幫,起碼有五六百人之多的后宮團,改住到了西丸。
一番整頓安置,成了大御所的德川家慶表示了自己讓權的心思,不僅不再干預幕府的各項事務,還讓諸老中們有事都同德川家定商議即可,不必再經過他的同意。
實在有什么大事,也只需要告訴他知曉便可,保證權力能夠正常的、完全的、有序的交接到德川家定的手中。
諸譜代大臣當然歡喜,德川家定雖然不蠢,可是有腦損傷,很多事情要想很久才能得出自己的看法。大臣們只需要自己擬定一個處理意見上報給德川家定,懶得去想的德川家定往往就直接同意了。
甚至歷史上的阿部正弘連裝這個樣子都不裝,直接就把處理結果通知德川家定拉倒。連幕府的許多人事,都是先斬后奏。
幸虧當時還有個井伊直弼能夠大大的鉗制阿部正弘,不然和德川齊昭勾結在一起的阿部正弘,保不齊真的就從了公議,讓德川家定收養德川慶喜為嗣子,直接讓位給德川慶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