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瞎了?”李鄲道說道:“你看岐暉子道長,額頭隆起,太陽穴不凹反突,頭發茂密烏黑,明顯已經練成了胸中五氣,在煉頂上三花了。”
木椿子道:“我知道啊,但是你看他那身行頭,一點仙風道骨都沒有…”
李鄲道沒有理會木椿子,偷偷摸摸找了個適合觀戰的地方看熱鬧。
李鄲道看著那騎著藏獒的大和尚,高大威武,相比之下歧暉子倒是有些瘦小了。
“南無阿彌陀佛!”卻見從四面八方,來了許多中原本土僧人:“早聞有自西方極樂世界而來,攜帶真經上法的大德高僧來我中原,我等禪院苦心等待,欲聞佛祖真言,不料今日才見。”
李鄲道心中用腳趾頭想也該知道古印度半島哪里有中原之地好,他們就是瞎幾把吹,不然也不會絞盡腦汁來中土來了。
這群本土和尚也是傻得可愛,被忽悠著就去了,這又不是去旅游。
為首的和尚垂垂老矣,好像就要斷氣了。
“彥宗和尚!”張烈有些忌憚。
這個和尚早年跟著達摩芨多翻譯經文,而達摩芨多就是不遠萬里來到中原的印度和尚之一,兩個人一印度一中土,翻譯經文不知道多少部。
別人一提翻譯經文,只會想到唐三藏,但其實這個和尚才是翻譯經文主事第一人。
這個和尚主持翻譯經文達到萬卷之多,佛法修為已經達到了不可思議的地步,只不過流于小乘,不入大乘,陷入了瓶頸。
聽說印度那邊佛法有了突破,開創了大乘佛教,還有經文傳入,這個和尚就是第一個主張接引的人物。
在道家看來,這個就是帶路的鬼子,在佛門看來,他就是大德高僧了。
一見此人,妙善和尚也低頭表示尊敬:“大德謬贊了,我與大德于虛無藏界神交已久,今日得見,果然功德無量,禮贊!不可思議之大功德,大智慧,大毅力,大法力!”
歧輝子道:“彥宗和尚你來了這里,那么慧遠和尚,智顗和尚應該也在別處吧!”
“阿彌陀佛,若是可得聞真經,為何不是我?你們不是也有朝聞道,夕死可以之說嗎?”彥宗和尚道。
“你們若是單單幾卷真經,交接一下倒也沒什么,可是千不該萬不該,覬覦人道大寶。”
“大乘佛法不是南北朝時期就有流傳嗎?達摩所創禪宗,不就是大乘佛法的一種嗎?”李鄲道聽得云里霧里的。
不過李鄲道對道家還有所了解,對佛門那就知道得少之又少了。
其實大乘佛法有是有,但只是苗子,就像是知道有核武器,知道原理是啥,但要自己造,那就是很艱難的了。
況且和尚們覺得他們翻譯的某些經文不一定準確,不如自己親自翻譯,知道原文,比如英文名著和翻譯本名著,基本就是二次創作了。
“歧暉子道長不一樣資助了當今皇帝嗎,不然你終南山宮觀如何來的?”宗彥和尚眼皮子都不抬起來正眼看歧暉子。
這是他低頭翻譯經文久了,眼皮子耷拉不上來了,倒也不是倨傲。
歧暉子笑了:“拓跋魏滅佛還沒打壓下你們的氣焰,我聽聞武德皇帝下令,讓天下僧人清明之時回去祭拜祖宗,你們都不愿意,磕頭的時候,頭都不碰到地,回去廟里的時候,卻對著佛像磕滿三百個頭,來表示對佛法的敬畏,皈依。”
“那你說,一個祖宗都不敬,皇帝命令都不聽的教派,皇帝會叫你們大肆傳法嗎?”歧暉子道:“不叫你們進京,是為了你們好,別現眼現煩了,再來一場滅佛運動,那就真的是傷筋動骨了。”
彥宗和尚道:“當今陛下文韜武略,平定江山,他的話,我們做臣子的,哪敢不聽,道長莫是錯信了謠言。”
這一邊妙善道:“不是我等來此傳教,而是你中原百姓需要我佛門。”
“你道門,超脫自得的多,解救群生的少,收徒弟要收有錢的士族,修行藏著掖著,不開方便之門,百姓久經離亂之苦,欲求安樂,你道家無,我佛家有。”
“百姓欲求報應,你道家無此因果,我佛家有,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妙善道:“非是我們外來就好念經,而是中原百姓,心中疾苦,需要佛法開釋。”
歧暉子若有所思。
“你道教祖師,不安撫百姓,卻興起風浪,蒼天死,黃天立,自然亦會選擇我等。”
“自漢武白馬寺我佛門立足中土以來,何不比你道教早上數百年?”
妙善明顯也是了解了中原文化的,此時頭頭是道說道:“非我傳教圖謀你中土,而是你中土,需要我等。”
這說法有點美帝主義啊!不是我來入侵你們,挑起戰爭,是你們需要被解放,需要自由!
“三張偽法早已經被革,你提來也不知道是幾百年前的事情了。”一個挎著葫蘆的道士說道:“師兄,和他們打就是了,各們各派祖師收伏的兵馬,咱們都調過來了,還講什么先禮后兵!”
歧輝子道:“蘇玄郎師弟,佛門確實有可取之處,如今我道家重玄派,就是吸收了佛門思想而成,不可一味打壓,我不欲和他們動手,就是尊敬他們佛法,但又遠離他們,和儒家對我們道教所言鬼神之事的態度一樣。”
“佛門要徹底被消滅是不可能的,我們能期待的就是佛門變成我們中土的東西。”
蘇玄朗道:“重玄派的經文也是我們先秦時期的經文,卻硬要配合佛門的思想來解,玄之又玄,不空了空的,實在已經偏離了我道家,我是對它不大喜歡。”
妙善道:“善哉,歧暉子道長大德,那何不大開方便之門?”
歧暉子道:“田邊的野草,農戶知道是拔不干凈的,可是每次見到都會拔掉,我知道你佛門是清理不干凈的,但不代表我會對你們手下留情,我給的是宗彥和尚幾分薄面,希望你們不要蹬鼻子上臉。”
“既然如此,看來今日必定是有一戰了。”妙善一杵禪杖:“白雀寺妙善不才,討教樓觀掌門歧暉子道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