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除了摩托車還有賈浩云最為期待的自行車,還是兩輛自行車,都是名牌“飛鴿牌”,一男式一女式。
男式為二八自行車,女式為二六自行車,都是八十年代中后期的產物,當然樣子和賈浩云所處的五六十年代的差不多,相比的話還要美觀一些。
這自行車是賈浩云現階段最缺的東西了。
這為他下一階段準備去農村考察市場提供了幫助。
工具間最里面還有一個“熊貓牌”縫紉機,縫紉機上還有一個大個的收音機以及一個老式的錄音機。
沒錯就是當時八十年代,男孩子穿著喇叭褲,騎著自行車同時一只手或提或扛的錄音機。
想到這個畫面就想笑,這事兒聽前世的母親說過,父親就是這樣干的。
留個長頭發還覺得自己很酷的樣子,一說到這事母親就不由的發笑。
縫紉機下面是一個14寸的黑白電視機,這可是七八十年代的神器啊!
這可能就是父親當時娶母親時準備的幾大件吧!
因為父母結婚在八十年代中后期了,當時社會變化很快,這些東西應該是父親結婚時準備的,也沒有用多久就都淘汰了。
可當時準備這些東西很是不易,父母在使用的時候也異常珍惜,雖然被淘汰了也有八成新。
滿滿都是父母的回憶,也就沒有舍得丟掉。
這下反而便宜了現在的賈浩云,這基本把這娶媳婦的“三轉一響”基本給解決了,還多了后來的三大件。
這不縫紉機、自行車、手表、收音機基本準備齊全,還多了這摩托車、電視機和錄音機。
工具間中沒有洗衣機,估計是使用的比較多。壞了,最后丟棄了。
現在這“三轉一響”就缺手表了,不過咱不是有電子情侶表嗎。
不過這電子表現在還不能出世,等想辦法在弄塊手表,這穩穩的四大件。
其實賈浩云光是聽說結婚要準備四大件,但是在這個時期能夠準備四大件的人家屈指可數,大多數人對這四大件只是一個念想。
現在婆家能準備一輛自行車,這新娘回娘家就能抬頭挺胸了。別說其它的幾件了。
況且這有一輛自行車也是先緊著男人用,女人想要擁有一輛自己的自行車那都是夢想。
不過賈浩云可不懂這些,他準備在娶秦淮茹之前就找借口把這四大件都給整出來。
就是這二手的東西也不知道行不行,賈浩云還有些擔心這些二手的能不能拿出手。
這要是被外面的人知道估計都能弄死他。讓他再嘚瑟!
不管了,這些東西本來就不好買,有的用就不錯了,管它是不是二手的,雖然這些東西是父親當時為了娶母親買的。
不過這現在兒子為娶兒媳婦要用一下,這前世的父母也應該不會反對的吧!
“哈哈,就這么愉快的決定了。”賈浩云笑著自言自語道。
看來得想想辦法,慢慢的把這些東西都找借口帶出去。
賈浩云又開始收拾起這間寶庫來,除了這些大件還有許多當年父母用不到的好東西,最為實用的就是當年父母的衣服,鞋子之類的。
打開包袱最下面的就是當年父母的喜服,這一下賈浩云的眼睛有些濕潤了。
似乎是冥冥中有安排一樣,前世的父母為他準備了結婚需要的所有東西,是這個時代能夠得到的最好的東西。
把裝衣服的布包又系了起來,把這幾大包衣服收起來放到樓上自己的房間里,等以后再好好的整理一下。
之后在工具間又找到了好多的工具,甚至有爺爺當年當木工的全套家伙事兒,當時爺爺就靠著這一手木工手藝養活了整個家,還給父親娶了媳婦。
一直到八十年代后期,人們才會去店里買家具,不再找木工制作了。
后世的家具都是組合的,爺爺的這個手藝也就后繼無人了,不過這套工具卻留了下來,但是不知道怎么就到了這個工具間。
從這個工具間里,還找到了好多的書,都是爺爺和父親留下的,大多都是技術類的書籍。
這些書籍在當時可不好弄,當時的習慣都是技術是父傳子,或者是師傅傳弟子。因為有技術就意味著有飯吃。
這也是為什么傻柱能去單位食堂工作的原因。
在后世任何技校都能學到的技術,當然一些特色的還是靠傳承,但普通的技藝都能夠通過學校學習。
但在這個時候可不行,都是一輩傳一輩。
老話說的好“教會徒弟餓死師傅”,講究個“法不能輕傳”。這沒幾年的學徒工,把師傅伺候好了根本就不會傳給你。
再加上師傅還得留一手,這留的一手一般在師傅走的時候最后才會傳給徒弟,有的來不及傳的,那么這一項技藝就算是失傳了。
這之后就得靠徒弟自己領悟學習了。
當時爺爺為了學好木工技術,很是下了一番苦功,光是當學徒就當了五年。
最后不是娶了自己師傅的女兒,也就是我前世的奶奶,這出徒還不知道是猴年馬月呢。
好在爺爺爭氣,很快的學會了技術,也是這門技術讓他們賈家能夠在那個年代過得不錯。
就是因為這樣,爺爺明白技術的重要性,一直在收集著這些技術書籍,并且把這個習慣傳承給了父親。
這一大箱子技術書籍,是兩代人的努力,不過到了后世,這些技術書籍不再重要了,就都放到了這間小工具間。
不過這些書籍對于賈浩云來說可是大大的寶貝了,他現在精神力融合,大概是大腦開發程度加大,不僅身體越來越好,連腦子也越來越好使了。
看書對他來說不能說過目不忘,但幾次下來就能夠記下來,最為關鍵的是能夠清晰的理解,這就厲害了。
等把這些書籍都了解了,在加以實踐,那么很快他就能夠掌握這些技術。提高他在這個時代的生存能力。
這些書籍他大體看了一下,主要就是木工技術和電氣維護知識。
這可能就是當時爺爺和父親根據自身的技術收集的書籍。
雖然父親當時已經有了正式工作,吃喝不愁,但受到爺爺的影響,想著學一些技術,能夠在閑暇的時候多掙一些錢貼補家用。
當時電器開始走進千家萬戶,尤其是結婚的三大件,就是電視機、洗衣機和冰箱。
電器多了,損壞的也不少,這就需要大量的維修人員。
記得當時父親很是下了一番功夫,才學會了這一項技能。
也正是這一項進賬,讓父親在當時在縣城買下好幾處房子。
這才導致賈浩云有了不思進取的資本。
不過隨著學習電器維修的人越來越多,這個行業也越來越不好干,這項技術父親也就擱下了。
還好父親當時賺到的錢選擇多買了幾處房產,這才讓賈家能夠在縣城生活的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