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陽謀嗎?
林如海不敢確定,所以在接下來的行軍途中,不斷的派出更多斥候前出偵查,在大軍周圍十里方圓內密集偵查。
雖然這樣極大的拖慢了大軍的行進速度,但是卻也是不得已而為之。
在面對一個強大卻又神秘未知的對手時,謹慎應對是最正確的選擇。
可是隨著派出去的斥候源源不斷的回報,沒有在任何方向發現敵人的蹤跡,甚至連敵人的斥候都沒有遇到。
這讓林如海越來越傾向于敵人是要在延安城下跟自己決戰。
接下來,洛川和甘泉兩座縣城依然如同之前一樣兵不血刃的被收復,更讓林如海確定了這一點。
在確定了這一點之后,林如海反而是松了一口氣。
他本來最怕的就是敵人躲起來跟自己周旋拉鋸,以騷擾襲擊為主要手段,那樣的話這次的遠征必然會曠日持久。
而且延安府以山地為主,敵軍若是往山里一鉆,想要找到他們會是一件極其困難的事情。
時間拖得越久,對于遠征大軍就越不利。
而且林如海根本就拖不起,若是不能干脆利索的擊敗這支敵軍,那么很多事情都會受到影響,他們林家也會不可避免的加速滑向衰落甚至滅亡的深淵。
所以,他最希望的就是敵人能跟自己進行正面的一場決戰。
本來還在絞盡腦汁的思考如何逼迫敵軍跟自己決戰,卻沒想到對方直接就擺出了決戰的架勢。
既然如此,那就決戰吧!
我林如海一生縱橫沙場,經歷過多少鮮血硝煙,多少次死里逃生,多少次逆轉戰局,又豈會畏首不前?
如果勝了,那一切好說。
如果敗了,唯死而已!
殺人者人恒殺之,這也是一個將軍的宿命。
已經改名為延州城的延安城內,原本的府衙已經掛上了“延州總管府”的門匾。
譚綸正在后衙的石亭之中和石達開對弈。
不是圍棋,是象棋。
雙方鏖戰了很長時間,譚綸這邊只剩下一帥,一士一相一馬,而石達開那邊除了將和兩個士之外,還有一車一馬。
甚至還有一個炮。
譚綸對著棋盤看了片刻,直起身子笑道:“小石頭,你贏了。”
雖然在原本的時空中,兩個人一個明朝中葉的名將,一個是清代中葉的名將,差了兩三百年。
但是如今換了一個時空,兩個人的年齡卻只是差了七八歲而已。
譚綸如今是三十歲,石達開則只有二十二歲。
這段時間,兩個人一個主政,一個統軍,即是搭檔,又因為志趣相投,都是歷史名將,所以彼此之間很是投機。
石達開叫譚綸大哥,譚綸則叫他小石頭。
石達開略有些憨厚的一笑:“僥幸而已,若非譚大哥心思在別處,我不一定能贏你。”
石達開是個實在人,譚綸聞言笑道:“你倒是心細,方才的確是想到了別的事情。”
“可是想著跟官軍決戰的事情?”石達開問道。
“是也不是。”
“林如海雖然是秦國宿將,號稱‘秦國軍神’,但是畢竟還是人,不是真的神仙。有主公提供的消息,我們對林如海的實力不敢說是了如指掌,那也是心中有數。但是林如海對我軍的信息卻基本上一無所知。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現在我們是知己又知彼,但是林如海卻只是知己卻不知彼,從這一點上來說我們已經立于不敗之地了。”
“其次,雖然從兵力上來講,秦軍略勝我軍。但是秦軍卻是由御林軍和地方府兵組成,而且府兵還是來自于不同的州縣。而我軍卻全部都是主公的嫡系精銳,軍心如一,一聲令下,前面即使是刀山火海也會毫不遲疑的沖過去。從人和這一點來說,我軍又穩勝一籌。”
“再次,論兵器裝備,我軍更是首屈一指,當世沒有哪國軍隊能和我軍相媲美。我軍如今四萬人,其中火槍兵和炮兵以及擲彈兵這些加起來大約一萬人馬。就算僅憑這一萬火器兵與林如海的五萬人馬對峙,也足夠形成碾壓之勢。更遑論我們還有其他三萬精銳從旁策應支援。”
“更不用說,從士兵的戰斗意志我們更是占據絕對優勢;論主將的指揮能力,小石頭你也完全不輸林如海這個老匹夫。況且,你可是有指揮過大規模火槍兵軍團的經驗,而林如海對于火器部隊作戰這塊應該還是個門外漢。他就算經驗再豐富,也只是一個過時守舊的老家伙而已。”
“論地利,我們又是以逸待勞,主場作戰,更加無所畏懼。”
“這就是我們敢跟林如海正面決戰的底氣所在。”
待譚綸說完,石達開欽佩道:“譚大哥將敵我雙方的優劣勢分析的清清楚楚,就算換個人來指揮一樣會大勝的。我是剛好撿了個便宜而已。”
譚綸搖頭道:“小石頭你不用這么謙遜的。主公跟我也聊過。如今這個世界雖然在火器的發展上跟我們落后不少,但是決不能小瞧了這些國家在戰爭中學習戰爭的本事。一旦我們的火器立威,那么天下各國很快就會掀起一股改良研制新式火銃的熱潮來。”
“天底下聰明人比我們想象的要多的多,恐怕用不了一兩年,各國都會大規模的列裝新式火器。到那個時候,戰爭的形式就跟以前不一樣了。如何更好的使用火器,最大限度的發揮火槍兵的威力等課題就成為各國將領必須學習和掌握的必備知識和技能。”
“在戰爭的驅動下,各種新戰術也會層出不窮,相信到時候也會涌現出一批擅長使用火器部隊的將領來。小石頭,你原本的那些經驗會讓你保持一個先手的優勢。但是這個優勢不會是永遠的,戰爭會快速的讓咱們的對手和敵人成熟成長起來。”
“所以,我們現在最需要考慮的問題不是如何打敗林如海這一支秦國軍隊,而是如何能讓我們的先手優勢保持的更久一些,以便我們更加從容的發展。”
說到這里,譚綸的眼神轉向了東方。
東出函谷,是關中建立基業的王朝不可避免的宿命。
出則興,不出則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