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斷垂落的青氣,被轉化成神力,只見李乾輕輕一點,無數神力涌動,化作一件件虛幻的神器落入福地與青陽峰之中。
剎那之間,一道道神圣光輝自青陽峰與福地各處升起,不斷交織形成陣勢,若是天庭神靈在此,便會發現,這陣勢分明就是天庭的轉靈陣與五行四象大陣。
伴隨著轉靈陣與五行四象大陣徹底形成,陰世冥土中的福地與陽間的青陽峰同時一震,兩者之間徹底勾連在一起。
福地之中,一座高峰拔地而起,地形也隨之大變,若是熟悉青陽峰地形的人在此,便會發現整座福地的地形就是青陽峰的倒映,只是被放大了十倍。
與此同時,福地之中的神殿也是徹底落成,無數被轉化的神力,落入福地靈池之中。
這里的變化,使得附近的亡魂盡數聚集于此,鬼哭狼嚎,不斷沖擊著福地。
只是這些亡魂沖入福地的范圍,便有著神光撒落,不斷凈化著他們的魂體,驅逐侵蝕他們魂體的駁雜力量。
讓他們復歸清明,恢復正常。
這時,一縷神光乍現,李乾的身影浮現于上空之中。
李乾沒有特地收斂自身氣息的,倏忽之間,化作百丈的神靈法相,恐怖的氣息綻放開來,充斥著偉岸,神圣光輝的力量不斷涌動,以極其迅猛的速度向外擴展,不一會兒的功夫,便化作千里神光。
神光涌動,又有云霧升騰,彩霞飛舞,氤氳環繞,遙遙望去,那霞光氤氳之中,似乎有五岳高聳,山巒重疊,四海波瀾,日月升降,亭臺樓閣中又有無數神祇虛影來往穿梭,引起無窮祥瑞匯聚。
瑞氣和金光碰撞,化作漫天花瓣飄舞,落在地上生出一朵朵蓮花,然后迅速蒸發化作一股股青煙滑過四方。
空氣中立刻被一種奇特的清雅的蓮花香氣充盈,這香氣聞起來讓人感覺到一股安寧祥和之意。
并且,在千里神光的照耀之下,福地周圍的冥土也是蒸發出絲絲縷縷的渾濁氣息,重新化作一方成正常的陰世冥土。
李乾陡然間,感知到一道充斥著惡意的目光,轉身望去,頓時,與之四目相對,雙方的目光在空中,不斷碰撞,火花閃現。
“哼!”
只見著對方悶哼一聲,顯然此番暗中交手,對方吃了一點小虧。
下一刻,便是消失不見,與此同時,因為福地降臨陰世冥土引起的變化而來的諸多窺視的目光,見得李乾占據上風,緊跟著也是消失不見。
雖然占據了上風,但李乾卻沒有太過高興,他認出了那一道目光是誰。
是隔壁金華府的府城隍,自號金華道人,其本體就是一條大蜈蚣,曾經吞吃了數十萬生靈,橫行一方,后來竊居了金華府府城隍的神位,聚斂香火,索要童男童女供奉。
便是大周道錄司在其身上也是吃了不小的虧!
雖然集大周道錄司全部的力量,鎮壓這金華府城隍不難,畢竟這府城隍神位不全,并沒有太大的威力。
但大周廣闊,妖魔無數,道錄司不可能因為一個金華府,大量抽調其他地方的力量,讓其他地方陷入混亂之中。
而且這金華道人也似是清楚道錄司的情況,竊居府城隍之位后,所作所為,雖然過分,但是還在道錄司的容忍范圍之內。
對于道錄司而言,維穩才是最重要的,一些小犧牲是在允許范圍之內的。
盡管這是對妖魔的妥協,但如今道錄司遠不如當初,已有衰落之勢。
對于普通人來說,可能有些殘忍,但他們要考慮的是大周全局,力量不足的情況下,只能放棄一些。
不過,金華道人的貪婪也是出了名的,據他所知,最近幾年金華道人瘋狂掠奪神位,意圖補全府城隍神位。
若是可以,李乾現在并不想與之對上,但是以金華道人的貪婪程度,不可能會放過他身上的神位,猶其是他的神位比那些神位,更為完整。
而且窺視的諸多目光之中,雖然沒有像金華道人這么惡意滿滿,但不乏好意的也不在少數。
只是顧慮及他之前顯化神靈法相展現的恐怖威勢,當然,也有可能先讓金華道人試探一二,一旦他有些虛弱之勢,恐怕就要被群起而攻了。
好在他們不知道他登臨的是天地正神諸位,不然,恐怕都瘋擁而上了。
畢竟一尊天地正神神位的好處太多了,哪怕得不到,也不會放任一尊天地正神繼續存在下去。
若是有著南天門在此,李乾到是不會被發現,但如今沒有南天門,李乾登臨天地正神之位,猶如在一池黑色墨水之中,滴下了一滴白色墨水。
如同黑夜之中的螢火蟲一般閃亮。
此時,陽世之中已經是徹底天亮,太陽高懸,濃郁的太陽真火之火撒落。
李乾身影微動,腳下玄妙涌動,一步踏出,便已是出現陽世青陽峰之中。
這是游方步,是游方神殿的神術,大成之輩,一步跨越世界不在話下。
李乾掃視了一番整座青陽峰,相比較于昨天,經過神力的洗禮之后,青陽峰要顯得靈動了不少,宛若活了過來一般。
不像過去一般,看上去郁郁蔥蔥,卻感覺死氣沉沉的。
這也是正常之理,原來的青陽峰死氣,陰氣,怨煞之氣彌漫,妖魔鬼怪盤踞,猶如一個重病的老人,自然顯得死氣沉沉的。
看著倒塌的山神廟,大手一揮,無數石拔地而起,落入其中,眨眼之間,一座雕樓畫棟,占地十里的山神廟,拔地而起。
只是相比較于江南樓閣的細膩,這座山神廟卻是稍顯粗狂與莊嚴肅穆。
做完這一切,李乾腳下神位之力涌,朝著地面微微一跺,一股無形之力自李乾腳下向著四周散去。
轟隆隆!
山神廟前原本堅硬的土石正猶如松軟的泥潭一般不斷凹凸起伏。
而在這凹凸起伏間,正不斷有新的青色石梯形成。
這些新成的青色石梯每一個階都長約十米,寬四十公分,高二十公分,一路從山神廟前直鋪向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