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166章 家慧的反響

  在老丈人家待了一晚上,第二天一早小柱兒得上學,毛春華今天也正式上班了,何平去公社新家看了看。

  半年的時間,小院的變化已經越來越大了。何平上次帶毛春華來的時候,院里還堆滿了材料,可現在已經被郁郁蔥蔥的植物覆蓋,這些都是開春以后新種或者移植的花草樹木。

  劉四叔的小徒弟正在院里打磨椅子,見何平來了跟他打了個招呼。

  進了屋子,劉四叔正在跟一位手藝人討論。

  “呦,回來啦何平?”

  “回來了,過來看看。”

  “我給你介紹一下,這位是咱們縣里有名的鄒師傅,一手山水畫遠近聞名,今天過來看看屋子的情況,準備一下明后天就動手。”劉四叔給何平介紹道。

  何平的小院是中式小院,所以肯定少不了寫寫畫畫的裝飾,所以劉四叔才把鄒師傅找來。

  小院新建,掛幾幅書畫應應景,以后有機會了再淘點名家名作。

  鄒師傅了解完何平的需求之后就離開了,劉四叔跟何平說了一下小院現在的施工進展。

  “所有的裝飾裝修部分基本已經完成了,后面我會帶著徒弟再給你細細的找一遍。剩下的就是屋子里的家具、飾品、書畫這些東西,按照你的要求,這些量可不小,還得找靠譜的老師傅,所以時間上肯定要慢點。”

  “沒事,四叔。這事不著急,慢慢干就行。”

  “今年這房子你是住不上了,東西都置辦齊,冬天晾一冬,開春烘一下,住進來剛好。”

  何平笑道:“聽你的安排。”

  看完自家中式小院的進展,何平騎著自行車回到了韓屯,昨天沒倒開功夫,今天他得把家里好好收拾收拾,出去好幾個月了。

  經過大半年時間的努力,振開兄終于完成阿美利加文學名著叢書的翻譯和編組工作,他背著書稿從京城趕到營城交給了梁躍進,剩下的就是梁躍進的工作了,振開兄送完書稿就回到平縣。

  “振開兄辛苦了,這一忙就是大半年。”何平在給振開兄接風的酒席上說道。

  “哪里的話,都是份內的事。”

  振開兄回到京城待了大半年的時間,除了忙著圖書的事,也在跟進京大三劍客寫的武俠小說。

  “幾個年輕人碰到一起想法太多,你要不攔著他們點,他們都敢上天。”振開兄笑著說道。

  《英雄志》的創作還算順利,三劍客搞集體創作速度其實很快,但是想法太多的時候誰也不服誰,這個時候就需要振開兄去調和。

  “有想法是好事,搞創作就是要天馬行空,千萬不能拘泥。”

  聊完了工作的事,兩人又說起家庭,振開兄告訴何平,邵飛懷孕了。

  何平滿面笑容道:“恭喜振開兄了!”

  振開兄說起這個話題臉上的笑容也止不住,“何平,多謝你了。你嫂子跟著我受了不少苦,這回我在東大橋那買了間四合院。我跟你嫂子也算安定了下來,她懷著孕也少遭些罪。”

  別看振開兄前幾年寫詩、辦雜志折騰的歡,但很多都是貼錢干的事,每天還要擔驚受怕。現在跟何平在一起合作,首先物質上已經超過了這個年代絕大多數工薪階層的收入,生活自然逐漸趨于穩定,并且生活質量也有了保障。

  “懷孕了是好事,振開兄你太客氣了。我們雖然做的是文化產業,但到底也是生意,大家都付出了辛苦,這都是你應得的。”

  何平對振開兄說的“四合院”很感興趣,后世網絡小說重生、穿越,京城的四合院那可是必買的東西。

  “你說你買了個四合院?”

  “嗨,說是四合院,其實就是大雜院。跟王公貴族家的四合院比不了,就是個普通的一進院子。”

  “哦!”

  何平對四合院只是有個簡單的了解,但也知道不是所有四合院都值錢的,以后如果有機會了倒是可以到京城去入手幾套四合院。

  振開兄在韓屯待了沒兩天,他過來主要就是給何平匯報匯報工作、敘敘舊,家里妻子懷孕了,他歸心似箭,第三天便離開了。

  秋收過后,王撫大姐給何平來了一封信,何平看完有些懵逼。

  王撫大姐在信中安慰他不要在意外界的評論,《家慧》的創作是有著它獨特的意義的,不要因為某些人的曲高和寡就故步自封。

  何平一時沒鬧明白,給王撫大姐打了個電話才知道,原來是《家慧》出版了一個多月,銷量爆炸。

  出版社第一版印刷了二十萬冊,半個多月便銷售一空。他們緊接著又加印了五十萬冊,最近各地書店又開始催貨。

  但是,伴隨著《家慧》銷量的急速增長,《家慧》在文藝界和評論界的口碑卻是在急劇下滑。

  究其原因,還是因為作者是何平。

  “你可是寫出過《福貴》、《呂得水》這樣作品的作家,怎么能自甘墮落到這種地步呢?”王撫大姐在電話里給何平復述了有評論員在報紙上對《家慧》和何平的評價。

  其實這個事跟何平取的書名也有關系,他曾經和王撫大姐說過,要寫個“人名三部曲”。編輯部也在兩部作品連載時候的編者按當中提到了,所以導致很多讀者和評論員都是知道這件事的。

  三部曲的頭兩部作品《福貴》和《呂得水》叫好又叫座,評論界甚至有人直言何平已經預定了今后十年的茅盾文學獎。

  大家都在期盼著何平三部曲的最后一部,作為收官之作,所有人的目光自然都集中在它身上,畢竟有前兩部作品的珠玉在前。

  可何平好死不死的,寫了一部通俗作品,書名還是以人名起的,這就導致很多書迷和評論員都把《家慧》當成了三部曲的最后一部。

  “你說怪不怪,現在外面罵的這么兇,可書店卻都跟我們反映,說書賣的特別好,看情況,接下來馬上還得加印。照這個情況發展下去,你這本書估計一年下來三百萬冊都擋不住。”

  何平笑了一聲:“這有什么好奇怪的,這幫人就是口嫌體正直,不用管他們。”

  王撫大姐又從何平的口中學個了新名詞,嘴里念叨了兩遍,對何平的評價佩服不已,真是辛辣又精準!

大熊貓文學    重生鄉村文藝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