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1712章爭取更大的價值

  說起來,這事也不難。

  因為,在東亞這塊地面想要和平發展,大搞經濟建設,就繞不開天朝的經濟循環體系。

  在古代農業社會,天朝占據了整個東亞乃至全球最好的耕地,連天朝都不肯舔,你拿什么搞經濟?

  經濟這東西說透了,就是生產,流通,分配,消費的循環。在古代的東亞板塊,經濟就是跟著天朝轉。

  天朝太平,有陸上絲綢之路,海上絲綢之路,大家跟著分一杯羹。天朝動蕩,周遭也跟著受窮。

  田地作為農業最重要的生產資料,天朝已經把自己可以染指的優質耕地,全部捏在了手里。

  四季分明的中原大地在幾千年的農學發展中,通過精耕細作,建立了農業時代最強大的耕種經濟體系。

  同時期的歐洲種糧比大概是一比五,而天朝可以達到一比十,甚至一比二十。

  也就是說,天朝一顆種子可以收獲二十顆糧食,從土地中得到更多的收益,養活更多的人口,解放更多的人力脫產去從事其他工作。

  在工業革命之前,天朝的這一套農耕經濟是無可比敵的,占據最好的生產資料,成為東亞乃至全球的經濟發動機。

  所以,不管你西人葡人從美洲搞到多少白銀,最后都得乖乖送到天朝這里來,換取那個時代的高科技產品,例如瓷器,絲綢,茶葉。

  義銀在銅錢上刻順明通寶,就類似于織田信長刻天下布武印,這是在宣告自己的戰略發展路線圖。

  義銀說道。

  “伊奈姬,依你之見,足尾銅山的優質銅錢,島內市場能吃下多少來?”

  伊奈忠次想了想,說道。

  “島內是金銀銅三幣流通,還有稻米布匹作為貨幣使用。

  銅錢僅在港口,商町等場景使用得多,具體流通數量不好說,但幾百萬貫的規模總是有的。”

  義銀點頭道。

  “幾百萬貫呀,如今市面上除了各家私造的精錢劣錢,優質銅錢以永樂通寶為準。

  甚至在北條家等大名境內,為了維持貨幣穩定,只允許流通永樂通寶。

  在這個已經分配有序的貨幣市場,你覺得我們新投入的銅錢能獲取多少市場份額?”

  伊奈忠次一愣,老實回答。

  “臣下惶恐,尚未想到這一點,懇請圣人給我一些時間,調查計算清楚之后,再上呈報。”

  義銀擺擺手,說道。

  “今日你我只是空口清談,先不論具體數據。

  但你心里應該有數,照你的計算,足尾銅山的銅錢制造一旦進入成熟階段,一年至少會有二十萬貫優質銅涌入市場。

  且不說這么多銅錢進入流通,會不會導致銅錢貶值,改變島內金賤銅貴的現狀。

  只談島內幾百萬貫的銅錢貨幣市場,也吃不下我們新造的銅錢。

  所以,我們需要未雨綢繆,為未來大量生產的銅錢找個去處。”

  伊奈忠次伏地叩首,說道。

  “圣人高瞻遠矚,一解臣下愚昧,茅塞頓開,讓您為銅錢如此費心,實在是讓臣慚愧萬分。”

  義銀笑道。

  “不說那些虛話,你一邊管著水利,一邊還要開拓銅山,已經是盡心了,稍許疏漏不算過失。

  我想,你應該聽說過渡來錢貿易吧?”

  伊奈忠次一鞠躬。

  “是聽說過,堺港那邊好像有不少商人以此牟利。”

  義銀點頭道。

  “高田陽乃手下的今井宗久以前就從事這項貿易,靠著渡來錢賺了不少。

  島內金銀賤,銅錢貴,再加上銅礦冶煉技術不過關,既然自制太過浪費,不如通通送去天朝換取銅錢,賺得更多。

  我想嘛,與其把我們新制造的銅錢留在國內,打壓了銅錢價格,不如分出一部分送去天朝。

  這樣一來,不但可以多賺一點差價,還能穩定國內銅錢幣值,一舉兩得。

  再者,渡來錢貿易本就已經成熟,我們借這一渠道出貨,只要價格合理,多少銅錢都能送出去。”

  伊奈忠次贊道。

  “圣人英明,天朝缺銅,制造的銅錢自己都不夠用,最煩惱的就是銅錢外流。

  渡來錢貿易其實就是走私,屢屢受到天朝官方打壓,規模一直上不去。

  但如果我們不是抽走天朝的銅錢,而是向天朝輸送優質銅錢,想來天朝會樂見其成,不予阻撓。”

  義銀微微一笑。

  “所以這銅錢就得叫做順明,唯有順明而為,才能財源滾滾。”

  伊奈忠次點點頭,心悅誠服。

  有銅錢貿易的巨大利益在,面子上的些許潦草就無關緊要了。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當政者最在意的政務之一就是財政收入,絞盡腦汁橫征暴斂,就是為了用那些阿堵物充實庫房。

  別說是刻順明兩字,如果能換來每年幾十萬貫銅錢輸出的好處,伊奈忠次第一個帶頭喊天朝爸爸。

  面子再大,也抵不過里子要緊,誰還能和錢過不去?

  義銀決意要向天朝輸送銅錢,一方面的確是為了緩和自己的財政壓力,另一方面也是為了建立明日貿易之間的經濟互利,增強粘性。

  自從細川家與大內家在寧波朝貢之時大打出手,天朝就禁止島國再行勘合貿易之事。

  兩國官方貿易中斷,島國少了一條發財的好路子,天朝也無法獲取金銀島的貴金屬,最后的結果就是平白便宜了南蠻人。

  這時代的南蠻還不是日后的工業強國,其實也拿不出什么過硬的交易品。

  島國所謂的南蠻貿易,除了少數南蠻特產品,主要集中在兩項。

  其一,是火藥武器技術,以及火槍所需硝石,鉛的進口。

  其二,就是當二道販子,從事天朝與島國之間的轉運貿易。

  島國對天朝貨的需求是全方位的,除了生活必需品的鋼鐵,布匹,蠟燭,漁網等等,甚至連佛教的經文,檀香都是從天朝進口。

  而島國擁有天朝經濟需要的貴金屬,金銀這玩意兒從古至今誰不愛?更何況島國還有銅礦。

  天朝為了制錢,痛苦得到處挖礦找銅。

  可就算國內最好的云南銅礦,與島國的普通銅礦也沒法比,更何況是足尾銅山,里子銅山這樣的優質富礦。

  在這一點上,明日貿易其實是存在經濟互補的,而義銀就是要先試水銅錢輸送,為之后重開勘合貿易打打前站。

  恭順天朝的道路不好走,因為對于天朝而言,島國這個孤懸在外的島國其實并沒有太大的價值。

  就算義銀處心積慮搞貴金屬貿易,也很難吸引天朝的目光。

  因為農業時代的天朝,的確稱得上地大物博,一點銅礦的困難,還不至于讓天朝正眼看一下島國。

  反倒是從洪武帝起始,至今幾次平息幾次復發的東南倭亂,更讓天朝頭疼。明日之間幾次政治交涉,倭亂一直是天朝的關注重點。

  義銀需要一個契機,讓天朝看到島國的統戰價值,才有可能建立起心中期望的明日血盟,讓島國世世代代成為天朝的忠實走狗。

  那么這個契機,又從何而來?

  此刻的義銀,還不知道該如何做,但總有一天,有人會把機會送上門來。

  當好戰者的目光盯上大陸,當戰火燃燒到半島,愛好和平的島國領袖就有了值得天朝統戰的價值。

  而義銀也將借此良機,讓島國世世代代成為天朝的海上屏障。

  一則撫慰自己的天朝心,二則借助天朝厚實的經濟實力,穩固斯波神權對島國的統治。

  一舉兩得。

  (本章完)

大熊貓文學    不一樣的日本戰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