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軍遭受伏擊,因此而大敗。
呂布縱然神勇莫測,亦無法憑借一人之勇而改變戰局。
最終他亦只得領殘部敗歸。
隨著呂布軍主力潰散,曹操亦是開始分兵平定兗州諸郡。
待聽聞呂布遭受伏擊,主力軍已經遭受重創而不足為懼后,各郡間亦是迅速被平定。
諸地也紛紛傳檄而定!
而下一刻,曹操亦是開始展開了血腥的報復。
凡是在之前暗通呂布者,無不是紛紛處以極刑。
似一向與曹操關系相交莫逆的張邈由于跟隨呂布逃亡,但其家族亦是遭受到了重點打擊。
其弟張超固守雍丘,亦是在此刻陷入了重重的圍攻之中。
而就在兗州戰事激烈膠著,如火如荼之際。
此時的壽春城中,則是無比的熱鬧非凡。
無數的達官顯貴,各士族無不派遣代表前來袁府道賀,并一同出席見證著袁耀的加冠禮。
在冠禮上,按一條條的禮儀以及規矩,由專人為袁耀梳洗束發,并為其戴上正冠,以示告知諸人已經成人。
日后,他將不是再已少年的身份出現在人前。
而此刻周邊四方亦是人群無比的密集,可謂是賓客齊至。
袁氏祖上曾出四世三公,其家族勢力以及對于天下間的影響力太過龐大。
縱然諸士族對于支持袁紹者甚多,但諸多江南士族以及江淮一帶的士族在瞧見袁術勢力竟然在短短的一年功夫不至,便雄踞了整個揚州全境,兵威正甚,實力異常強盛。
而造成這一切的主角卻恰巧是袁耀時。
如今,正逢利用出席加冠禮的契機,各家之間都紛紛派遣代表前來,以與袁氏產生交集。
儀式進行到最后,便迎來了最為重要的一項。
由長輩或者是德高望重之人取表字。
礙于袁氏的身份,左將軍袁氏亦是以了江淮名士張昭負責為袁耀取表。
似乎是表字早有所想好,待到這一步時,張昭亦是徐徐步入而出,隨即流露著老態龍鐘的響聲,面對著四方賓客高聲道:
“諸位,今日昭有幸為袁公子取表字。”
“此乃昭三生有幸也!”
先是一番簡短的開場白,隨后張昭才緩緩進入了正題。
“公子之名,諱耀,耀有光輝奪目,摧殘絢爛的榮耀之意,若為取表,必已名要有充分的聯系。”
“昭縱觀這半載以來,公子深入軍旅,統籌大軍征戰,無不是戰必勝,攻必克,創造出了屬于軍旅間的榮耀以及傳奇!”
“昭想,按公子之才能,未來的光輝事跡、榮耀之光必然還會越發閃耀無比。”
“故而,昭為公子表字焜瑜。”
“焜者,寓意光明,瑜者,亦有達者之意。”
“昭希望公子日后能夠飛黃騰達,展露出無比璀璨且充滿榮耀的人生,能夠為造福天下士民,并為諸民眾帶來光明的歲月。”
一番番言語,張昭亦是向諸人闡述了此字的寓意。
此言過后!
袁術亦是當先起身附和道:
“子布之分析,深得取字之妙義。”
“耀兒之字,依本將看,就定為焜瑜。”
此話落罷。
袁耀表字焜瑜,就此定下。
緊隨著,自然便是袁耀拱手謝恩,以示對名士張昭以示感謝。
“耀感謝先生賜字!”
一席話落,袁耀躬身行禮,面上也是流露出濃濃的恭敬之色。
待加冠禮結束以后。
按道理而言,眾賓客也到了該各自告辭散去的時刻。
可此時,卻是在左將軍袁術的邀請下暫居城中館驛。
因為,接下來,袁術之妻馮氏,也就是袁耀生母已經主張在為袁耀擇婚配,并定婚約。
而她所心儀之女便是廬江喬府喬公之女。
當聽聞自家母親竟然在為自己操心婚事時,袁耀心里極其的不愿意。
已經來到這個時代兩年了,袁耀適應了許多東西。
唯獨古時的包辦婚姻意見很大。
而且,縱然是古代人亦對包辦婚姻并不是那么的贊同。
似司馬相如與卓文君便是自由戀愛的典型。
當然,這倒也不是袁耀不愿母親摻和自己婚事的原因,主要是他最近才對大橋一見鐘情,因而念念不忘。
他不想聽從父母之命,娶一素未謀面的女子,而錯失自己心儀的。
聯想著這些,袁耀亦是迅速回返家中相見其母,他緊緊拉著自己母親的玉手央求道:
“母親,您就別為孩兒操心婚事了。”
“孩兒現在已經及冠了,就讓孩兒自己做主,行嗎?”
聞言,馮氏卻是神情嚴肅道:
“耀兒,正是因為你已經及冠,我才操心你的婚姻這等人生大事呀!”
“似與你同齡的孩子,現在孩子都已經幾歲了。”
“你現在還未娶妻,已經是屬于晚婚了。”
“你說母親能不操心嗎?”
話落,馮氏卻也是流露出堅決的態度,執意要為其擇婚配。
眼瞧著自家母親堅決的態度,袁耀心念急轉,不由道:
“母親,其實非是孩兒不為婚事大事考慮,實則是孩兒心中已有心儀的女子了。”
“還萬望母親不要逼迫我娶素未謀面的女子呀!”
“嗯?心儀的女子?”
“這可不行,我們家族可是無比顯赫,尋常的女子可配不上。”
聽其母一言,袁耀不由喃喃嘆了嘆,看來自家母親也有門第觀念啊。
隨即,袁耀說著:
“還請母親放心,她極為貌美,孩兒十分喜歡。”
“那也不行!”
“你得按照我的安排,與那女子見面。”
眼瞧著不管自己如何懇求,自家母親都堅持己見,他也實在是沒招了,便不由回道:
“母親既然不同意,那孩兒去找父親說情去!”
“耀兒,你別白費功夫了,為你擇婚一事,你父親已經將此任務全權交給我安排了。”
“啊!”
聽聞自家母親的話語,袁耀頓時驚呼了聲。
這下是徹底沒招了,那可咋辦啊?
他此時忽然有些欲哭無淚…
沉默良久,袁耀忽然試探性的問了問:
“那母親,不知您給孩兒選的是哪家女子呀?”
聞言,馮氏方才道:
“你們遲早都要見面,告訴你也無妨。”
“是廬江喬府喬公大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