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蔣干的一番“論戰”證明了自身的才干,袁耀亦是頗為滿意,將其暫時拜為參軍,留于身旁隨時聽用。
而就在諸使者各自差人回報袁耀出兵討逆的條件時,各家主面對著這苛刻的條件也并未一口應諾,而是猶豫思忖了下來。
十萬石糧草,百萬錢財…
這的確是獅子大開口。
縱然各家都能拿出來,但誰又甘愿平白無故的被割肉呢?
只是,時間一拖再拖,轉眼又是兩三日相過。
鑒于這段時日的收獲,黃巾更是有了一道大膽的決定,分兵攻略各家莊園,以更大限度的掠奪戰略物資。
雖然兵力分散令攻擊力度稍有受挫。
但由于有諸民眾的一力相助,各豪強間的武裝勢力卻也依然無法抵擋。
隨著此事尚且還在談判的時間內,又有數家遭受到抄家的待遇。
這一刻,各家主終究是坐不住了。
他們只得迅速差人聯絡各使者,縱然付出多大的代價,都一定要令袁軍快速開赴大軍前來。
這也就等于各家主對于袁耀的“敲詐勒索”變相承認了。
但這么辦法,他們無法聯合抵御黃巾,那也只能寄托于袁軍了。
而資助袁軍錢糧,也不過是9牛一毛罷了。
如果讓黃巾攻破,那就是百年積蓄毀于一旦了。
孰輕孰重,各家主自然心下門清。
這日。
諸來使依舊齊聚一堂,再度與袁耀商議著關于出兵一事。
“啟稟公子,我等各家已經在積極籌措錢糧,只待貴軍大軍一到,便一同前來犒軍。”
一位使者當先拱手說著,其余諸來使亦是紛紛予以附和,回應。
聞言,袁耀面上浮現笑意,遂道:“諸位,莫急,針對于這幾日來敵情似乎又有新的變化,耀有了新的策略。”
“只是或許此事還是需要諸位的鼎力相助呢。”
一語而落。
諸來使鄭重聽聞,遂一人不由相問著:“公子有何策略?”
“耀起初所需諸位各家資助百萬余錢財、十余萬石糧草…”
諸人剛聽到此話,瞬息間都面露緊繃之色,還以為袁耀又要忽然抬價呢,直到聽見后面的話語方才松了口氣。
“但現在耀為了大局考慮,只愿各家資助一半,剩下的一半錢糧則散于民,以收攏人心。”
一記話落,諸使者皆有些面露疑色,這袁公子在想什么。
他好不容易得到各家的資助,現在卻要將一半錢糧散于屁民,怎么回事?
他不會傻了吧!
屁民有何作用?
就在諸人疑惑滿滿時,袁耀從容不迫地予以解釋著:
“諸位,想必汝等應該也清楚目前汝東方面的局勢吧?”
“若不是諸位眼中所認為的屁民,黃巾焉能如此勢大,又何至于令各家主聯合一致卻也無法對抗?”
“而就是長時間以外皆飽受各家壓迫的屁民,反而造就了如今汝南方面嚴峻的局面。”
“民為貴,君為輕,社稷次之。”
最后一句話,是袁耀在心頭默默念叨的。
他很清楚,華夏自古以來,往往能夠顛覆一個王朝的,恰恰就是這些最不起眼,生活最底層而食不果腹,飽受壓迫的農民。
一席語落,諸使者陷入了沉思當中,這…好像確實說得有道理啊,的確是由于屁民導向黃巾,才令局面失控。
這也不是諸使者想不到,實在是他們不愿意去相信,底層屁民能左右戰局。
不過現在袁耀提出了一則策略,諸人卻是一致覺得可行。
拿出五萬石糧草以及五十余萬財帛賑濟百姓,這誠意的分量可是極其厚重啊!
關鍵是,袁耀此次還沒有特意令各家額外資助,只是從自己的那部分里扣除。
這對于諸使者來說,也是一件好事。
反正付出的數目都一樣多,他們也不用在重新稟告,便可以自行做主。
另一面。
袁耀自然也有考量,他也不會在壓榨諸豪強。
百萬錢財,十萬糧草或許已經是豪強能出的極限,再多的話反而不美,容易導致雙方呈敵對關系。
“好!”
“既然公子如此心憂戰局,愿出讓錢糧安撫百姓,在下佩服,這便快馬加鞭回返向家主如實稟告此事,令早做安排。”
說罷,隨著出兵一行事務達成共識以后,諸來使也各自向袁耀告辭。
待諸使者離去,袁耀也嚴肅起來,召集諸將商議出兵一事。
他自然心知“兵貴神速”的道理,現既然各家豪族向他妥協了,那自然沒有理由在繼續拖下去遲遲不出兵。
此次,縱然是駐軍于上蔡的張勛接令以后也連日奔赴到汝陽聽令。
“張將軍,此次耀當親率本部主力徑直沿大道一路收復被黃巾所攻略的城鎮,然后大肆吸引敵軍引主力前來對峙。”
“將軍則時刻派遣細作探查,只要一旦發現黃巾后方空虛,則立即引本部三千軍力攻之!”
“盡數將連接各大山頭的下山要道附近的城池全部占領。”
“如此,黃巾將再無退路,只能在平原上任由我軍宰割。”
號令傳下。
張勛頓時面露嚴肅之色,拱手接令。
他麾下本就只有5000兵力,除卻還有留守上蔡以外,能夠可用的機動軍團也就3000余眾,的確是不適合作為主力出擊。
故而,他對于袁耀的排兵布陣也并未感覺到不妥。
相反,對于他如此年輕就能將戰術任命安排得井然有序,反而令張勛心生敬佩之色。
隱隱讓人覺得,跟隨這樣的主上日后必定有大好前途。
隨后,袁耀側首道:“紀將軍,你則繼續引領本部兵眾與周倉所部假意對壘,待時機已至時,則忽然匯合已經倒戈的周倉部,一同襲擊黃巾側后,斷其歸路。”
“喏。”
號罷,紀靈亦是抱拳道。
一記記號令傳下,袁耀于汝陽點齊主力,徑直奔大道開赴汝南已東。
一路之上,袁軍陣勢間旌旗蔽空,軍陣嚴整,一位位健兒面露飽滿的氣息,充斥著精銳的氣勢。
短短數日間。
袁軍已至汝南東部前線,諸豪強則一致組織前來迎接王師,以做犒師之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