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墨現在主要是靠自己上輩子活得久,跟師尊學的久。
歷史學得再好,不如親歷歷史。
那些古漢語的變換,談墨也是跟隨著歷史長河,一路親歷下來的。
不過,她作為小雪蓮精,又不能到處跑,所以就算知道一些,也還有一些是不知道的。
有的能從師尊那兒聽來,有的師尊也沒說。
而現在的談墨,能有出色的成績,她知道,其實大部分是靠著自己過目不忘的能力。
但對于她沒看過的書,沒經歷過的歷史,其實她還是不知道的。
所以跟著古教授,談墨著實還有許多要學習的,也學習到了不少。
就這樣在古教授每天的鞭策下。
到了比賽這天。
談墨一早就跟汪悅目等人一起,隨隊出發去華大。
帶隊的是中文系的一位男老師,帶著眼鏡,穿著很樸素的白襯衣。
這次,古教授也跟著一起。
一行人乘坐學校安排的大巴車往華大去。
這里只有談墨還沒見過帶隊老師。
老師拿著話筒,在大巴車的最前面,主要是跟談墨做自我介紹:“我先做個自我介紹。我姓孫,也是京大畢業的,畢業后就留校了。當初讀書的時候,有幸也是古教授的學生。所以說起來,咱們師兄和師弟妹的關系。其他人對我都熟,因為談墨沒在中文系上過課,所以對我應該比較陌生。”
“他們都了解我,平時跟我也是沒啥客氣的,所以談墨你對我也不要拘束,有什么事情盡管跟我說。”
“這次呢,除了悅目和思遠,其他人都是第一次參加比賽。”孫老師拿著話筒說。
學校為了讓她們坐的舒適,給的是30座的大巴車。
大家每個人獨占兩座,坐的距離就拉開的比較遠。
幸虧車里還配著話筒,這樣孫老師也不必扯著嗓子說話,大家都能聽到。
“所以,大家壓力不要太大。”孫老師笑呵呵地說道,“放松心情,發揮出自己的正常水平就好。不要因為給自己太大壓力,反倒造成發揮失常。”
“好了,多的我也不多說了,具體的規則,一會兒到了華大,六校隊伍都到齊之后,會一起告訴大家。大家現在先休息吧。”說完,孫老師將話筒放回去,自己也坐好。
卻不想,過了沒多會兒,古教授又把話筒拿了回來:“也不要太沒壓力了,這次的比賽,都給我贏!”
孫老師:“…”
眾人:“…”
看來古教授這次真被劉教授刺激的不輕啊。
所有人此時都不敢大喘氣,一個個安靜如雞。
終于,他們到了華大。
孫老師先行下車,在車門口護著古教授,準備隨時扶一下。
不過古教授身子骨硬朗,腿腳輕便的跟小年輕似的,還真沒給孫老師這個機會。
而后,應思遠等人也依次下車。
幾人有序的排成一排,談墨人小小的,被是個師姐們護在隊伍中間。
“古教授,您好。”負責接待的一位老師笑著迎上來,“各位好,我姓廖,歡迎各位來到華大。古教授,這次還請多多指教了。”
古教授還沒來得及說什么,就聽到一串大笑:“哈哈哈哈哈哈,老古,我就猜你這次會親自來,所以特地過來看看,沒想到還真叫我猜著了,我沒白來啊。”
古教授就看不得他那囂張的樣子,笑道:“好多年沒來了,這次來參賽的學生大都是第一次來,所以我也跟著來看看。”
“喲,這些學生還勞你親自過來。”劉教授擺明了是不信古教授的話。
都是借口!
古教授肯定是上次被他刺激了,所以這次親自帶著人來了。
“難不成都是你的學生?”劉教授問道。
“瞧你這話問的,一點兒水平都沒有。”古教授撇嘴,“我是中…京大的教授,他們不是我的學生還能是誰的?”
古教授想說中文系的來著。
話到了嘴邊兒,好在想到談墨不是中文系的。
回頭讓人知道了,他多打臉啊。
趕緊及時改了口。
“虧你還是華大的教授。”古教授趁機埋汰一下劉教授,“也就咱們這兒沒外人,不然,得讓人笑話!華大的教授,就這么個水平?華大,就這么個水平?”
廖老師在一旁擦汗。
這二位,每次一見面就掐。
古教授都趁機埋汰起華大來了,他可不能這么干看著啊。
趕緊打圓場:“古教授,劉教授,咱們邊走邊說?”
“走著。”古教授點點頭。
劉教授一邊走,一邊說:“老古,咱們都是說文解字的,你就被跟我玩兒摳字眼兒這一套了。你知道我問的什么意思。這些孩子,是你的弟子吧?”
“怎么?這還有什么不敢承認的?怕輸了比賽,丟你的人?”劉教授挑眉,故意刺激古教授。
“你也不用故意激我。”古教授一眼看穿,“我還能上你的當?這些孩子都是好孩子,是我的得意弟子,介紹他們,我高興還來不及。你少給我說的好像見不得人似的。”
“一大把年紀了,心怎么這么黑!”古教授斜眼道。
劉教授:“…”
誰他么心黑了!
這老古倒打一耙,抹黑他的名聲,才真是黑了心了!
劉教授回頭看了一眼,談墨作為隊伍凹字的最低點,著實有些顯眼。
“喲,怎么還有一個小孩子?”看著也就跟初中生似的。
“什么小孩子,那是我學生!”古教授心說你小瞧談墨?
呵,你走著瞧!
“劉教授好,我叫談墨。”談墨拿出她最標準的綠茶臉,乖巧的說,“我確實是里面年紀最小的。這次特地跟著師哥師姐們來見見世面。”
“你也參加比賽?”劉教授看談墨乖巧,誰不喜歡這樣乖巧軟乎的小朋友呢?
便也軟了心,笑著多問了一句。
“唔,我也不知道能不能輪到我上場。”談墨說,“古教授說,這次來,主要是讓我多學習的。跟師哥師姐們學習,也跟華大的師哥師姐們多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