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曦調配的染料粉,一斤能染五百匹的布料,而染料粉的成本也不過是兩塊錢一斤而已。
白曦對染料粉沒太重視,畢竟光有染料粉,沒有經過她埋在染料池底下的靈石促進吸收的話,布匹想染上顏色還不掉色,至少需要近二十道的工藝。
而沒有靈石配合,染料粉還得改良了煮漂上幾天才能勉強上色。
不過白曦不重視,不代表牛羅村的人不重視啊。
姑奶奶辛辛苦苦才弄出來的,也是為了大家,他們要是看守不利,那就不用活了。
特別是陳大柳,對村里人那是再三重申,看好姑奶奶的樹屋,誰要是敢沒有經過通傳就去樹屋,一律抓起來打斷腿。
只是,誰都不知道,讓牛羅村服裝廠牛氣起來的染料粉,就放在牛羅村的祠堂里。
祠堂附近住著十來個年老的族老,他們現在也不可能下地干活,可耳不聾背不駝的,天天就在門口說話聊天曬太陽,抬眼就能看到祠堂,誰想摸進去都不可能。
比起戒備森嚴,有人二十四小時看守的庫房,誰會想到染料粉會放在供奉牌位和族譜的村祠堂里。
再說了,牛羅村有小黑在呢,誰會不要命的來偷染料粉,那些人也不知道染料粉的重要性啊。
第一天,紅橙黃綠青藍紫,七個顏色的布匹,服裝廠就各染出了一百匹。
這還是第一天試生產,等熟悉起來,速度還能再快個十倍八倍的。
牛羅村占了靠近牛羅村白記服裝廠的便利,第五天的時候,集市的國際商超店就已經開始上了白記的布匹售賣了。
而這個時候,牛羅村的大卡車才陸陸續續的往各處鋪貨。
素布采購的價格是一匹二十七塊錢,這還是大量采購才有的價錢。
一匹布是三十米,一米是三尺,不過經過服裝廠的染制后,賣到六十塊錢一匹,比市面上的其他花色布匹都貴上二十塊錢,可一上架,還是引起了哄搶。
居民買布,誰也不會買一匹啊,三五尺的買,算下來,價錢也不是不能接受,何況,這么鮮艷好看的布料,做成衣裳那得多好看啊,誰能忍得住。
第一批的布料,白曦發話,給村里人發了,一家分個三匹。
剩下的,下新村要買,只需要給售價的一半就行,下新村的人一聽,樂的只蹦跶。
有錢的買上三匹,因為最多一家就給買三匹,沒錢的也會買上一匹,拿了藍色又想要粉色?那也沒關系,買回來,再找村里有粉色的鄉親換一換,一米換一米,皆大歡喜。
所以,沒幾天后,當來集市的人看到牛羅村的人穿的衣裳各式各樣后,立馬打聽。
一聽說商超店里有賣,自然是一窩蜂的跑去買。
陳大柳穿著媳婦新趕制出來的衣裳,藍色褲子,鮮綠色的上衣,在集市里轉幾圈,看看熱鬧的人,再美滋滋的往工地去。
工地干活的人兜里可有錢呢,就算自己不舍得買,也會舍得給家里媳婦孩子買,再有些孝心的,也要買上幾尺送爹娘。
姑奶奶說了,讓大家沒事就穿著服裝廠的衣料子到處走動,走親戚啊,去縣城里轉一轉啊,路過鄉社的時候停一停啊,讓人多看看咱們村服裝廠的衣料子。
這叫宣傳,能促進消費呢。
當然,做了新衣裳,誰也愿意出門,讓人多看看,被人夸著,心里也高興不是。
這一宣傳,本來就對牛羅村服裝廠好奇的人,一看頓時就坐不住了,和城里人靠死工資養家糊口不同,農村現在日子過的可不差,做身新衣服那是一點都不成問題的。
正好天氣也還熱著,那就買點料子做兩身衣服。
也有人想著,眼看冬天也不遠了,那就干脆買料子做兩身冬裝唄,也不浪費。
一時間,不止大山公社下面十來個村子,就是附近幾個公社的村民都聞風跑來這邊買時興好看的布料起來。
陳大柳這會已經淡定啦,他熟練的讓人給財務室加班的人做了吃食,然后自己到財務室等消息。
第一天,服裝廠的布匹就賺了五萬八千多。
第二天是六萬多,第三天又多了幾千…
陳大柳笑的合不攏嘴,和白曦匯報的時候,眼睛都要笑沒了。
李簸箕不知道服裝廠的布匹賺了多少,可他有眼睛,能看到排隊購買的人的火爆程度。
他也明白,國內服裝不管是顏色上還是樣式上都過于簡單,說好聽一點是簡樸,說難聽一些就是技術不行,生產跟不上。
他回來是打算投資面包廠和棉花廠的,但是現在一看,姑奶奶弄的這個什么服裝廠,收入是真的很厲害啊。
李簸箕都有些蠢蠢欲動了,機器不難弄,染料的話,國內這邊沒什么好的,可以從加坡新采購啊,再不行,也能從西國那邊弄。
但是,他想了想,還是作罷了。
村里好不容易才弄了個服裝廠,他要是也摻一腳,估計祖墳真要被刨了,還是村里人綁著他去拋的,何況,國內如今的環境,所需的布料其實是有限的。
最后一個,就是技術方面了,村里這個廠的扎染技術似乎是改良過的,他再開一個,哪怕不是在這里,是到別的省,除非放低售價,要不然,競爭不過白記的布匹。
他好歹也是牛羅村的人,還沒有開始建設家鄉呢,可不能搶家鄉的飯碗,要不然會被戳脊梁骨的。
黃鄉長來集市,看到國際商超店大家買布料的火熱程度,再看看十個人里有七個穿著新料子做的衣裳,這七個人里,就算不是一身都是新料子做的衣裳,那身上也會有一件是新做的,不是上衣就是褲子。
他不禁愣住,似乎有些明白了白曦的意思,服裝廠和紡織廠還是不一樣的。
至少,黃鄉長就沒太見過大家買布料還能買的比五一勞動節百貨大樓搞節慶的時候還火熱的。
但是,服裝廠就光賣布料啊?
不是說,還有成衣嗎,也沒見呀。
黃鄉長這里走走,那里看看,好幾次,剛要擠進柜臺,又被人扒拉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