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第三屆鲅魚節開幕,鞭炮齊鳴,鑼鼓喧天.....
田鎮海邊廣場上載歌載舞,老年同樂會的大爺大媽們紛紛起舞,給這個稍有些寒意的上午增添了不少溫暖。
琴城素有“鲅魚跳、丈人笑”的民諺,每年3月、4月份鲅魚最為肥美,送幾條鮮活的鲅魚給岳父岳母,是琴城人富含文化意蘊的傳統習俗,表達的是晚輩對長輩的感恩和孝順。
于是現場來了不少年輕男女,一看就是準備買給老丈人的。
在文化人眼里這是弘揚民俗風情的日子,但在李揚看來這將是鈔票飛舞的一天!
區委劉書記親自剪裁,給今天的鲅魚節增添不少亮點,也吸引了大批聞風而來的看客和買客。
李揚沒去上課,頂著熊貓眼站在自家攤位前聽書記講話,從夜里兩點到現在還沒合過眼,他認為自己已經是一名合格的魚販了。
“去年我們琴山出了名舍己救人的小英雄,今天他們家又出了條鲅魚王,據說還是年級第一,不得不說我們風景秀麗的琴山出人才吶!”
劉書記講話聲情并茂,下面掌聲一片。
“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我們田鎮自古以來就是漁業之鄉,有著久遠的捕魚傳統,甚至可以追溯到明代......”
看得出這位新上任的書記酷愛研究歷史,給現場老百姓們普及了五分鐘的田鎮歷史,李揚也聽的津津有味,就跟看百家講壇差不多。
說完后大家覺得不過癮,紛紛要求再來一段!
劉書記瞬間愛上了樸實無華的田鎮百姓,因為在家他小閨女總嫌爸爸嘮叨,煩。
現在可是有一大批忠實粉絲,而且還有大批記者在現場攝影拍照。于是講話拉長到了二十分鐘,很快老百姓們發現自己的新書記好像挺“上套”,為了避免繼續下去就沒再有人敢說“再來一段”。
劉書記發現無人要求繼續也就只好作罷,下場把舞臺留給老年秧歌隊。
以六七十歲為班底的老年隊伍盛裝出場,個個精神抖擻畫著妝容,老太婆看起來比十八九的姑娘還俊俏!
不管是田鎮當地人還是從市區過來的市里人,大伙樂在其中,各有各的快樂。比如李揚對那條大鲅魚更感興趣,正在琢磨能賣出什么價。
那條“鲅魚王”將是今天的重頭戲,當作“吉祥物”展覽。
民俗鑼鼓隊之后,那家伙被人用“轎子”抬了上來,氣場十足,活脫脫古代君王出場陣勢。
圍觀群眾樂的合不攏嘴,這可是條比人還長的大鲅魚,十幾年難得見一回!
當然大鲅魚下船前已經被李揚一家買下,總價一萬二,直接現金交付。船主老劉見李揚家爽快,以后沒準能長期合作也就沒待價而沽。
很快圍觀群眾前呼后擁湊了上去,將鲅魚王圍了個水泄不通,不知道誰喊了句“是個母的,做人工呼吸還能活”逗的大伙哈哈大笑。
幾個人把它抬到了精心搭建的演出舞臺上,新聞記者朋友們對著一陣猛拍,而后問李建民打算怎么處理。
李建民早就笑的合不攏嘴,“這你得問我兒子,他才是我們家的董事長!”
記者們做足了功課,知道之前跳河救人的城市小英雄就是他兒子,于是話筒齊齊轉向了他。
李揚犯瞌睡,但還是強打精神接受采訪,這可是他人生目前為止的第二個高光時刻,今晚自己這張俊俏的臉必將讓琴城每名適齡婦女記在心里。
“李揚同學,聽說你現在是琴山六中初三的級部第一名,對自己的未來有什么打算嗎?”漂亮的女記者問道,總感覺哪里不對勁但又說不上來。
劉書記背手笑呵呵地也看著李揚,也感覺哪里不太對勁,但又不知道問題出在哪。
“未來當然是好好學習考入一所名牌大學。”李揚話鋒一轉,“我一直認為咱們可愛美麗的田鎮大有可為,依托琴山完全可以打造成特色旅游鎮,投資大片以農村原生態觀光為基調的農家樂等等,而不是突突突地一窩蜂蓋起高樓大廈,破壞自然環境。”
他的話引起群眾一陣哄笑,都覺得他像個“小大人”。
劉書記略帶賞識地笑了笑,發展旅游業一直是琴城的要務之一。
琴山旅游區的總規劃已經申報給中央,批復下來便是轟轟烈烈的大動工,先從修路開始,到時候一條連接棧橋跟琴山風景區的沿海公路將盤踞在琴城海濱,沿途盡是天水一線的美妙景色。
發展旅游業的同時必將帶動整個服務行業,農家樂、旅館甚至是出租車行業都將受益。當然劉書記并不認為高樓大廈會改變田鎮“青山綠水”的自然面貌,在他看來兩者并不沖突,也是相輔相成的。
李揚接受采訪時金句不斷,很快記者反映了過來,今天特喵的又不是禮拜天,你丫的怎么沒去上課?
當漂亮女記者拋出這個問題時,全場一片嘩然,李揚也感到窘迫,這幾天忙著掙錢已經忘了上學這回事。
劉書記也反應過來,用手勢提醒記者先別拍,這要是播出去恐怕要引起軒然大波,初三學生不上課居然活蹦亂跳地出現在“鲅魚節”現場?
影響很不好!
甚至他這個書記都要遭受非議,錯誤引導青少年不念書到處亂竄。
“我今天拉肚子,所以沒去上課。”李揚說的一本正經,顯然不能服眾,他也實在編不出什么更合適的謊言。
現場開始變得騷動,這種時候必須給出一個解釋,否則影響很糟糕。
電視臺那么決定忍痛割愛,刪掉李揚所有的鏡頭,這樣一來至少不會在晚上的新聞欄目中出現一名應該出現在學校的中學生。
劉書記認為李揚是個人才,如果刪掉剛才的畫面會讓整場鲅魚節失色不少,難道就靠自己的單口相聲和濃妝艷抹的大媽們爭場子?
顯然不行。
找到秘書,劉書記讓他給琴山六中校長打個電話,就說今天李揚沒去學校是因為要參加區里舉辦的活動。如此一來“師出有名”,到時候也好給全城老百姓一個交代。
事情只能暫時這樣,其實李揚覺得無所謂,大不了自己在接下來的考試中再給大伙露一眼,用成績單說明一切。
這起風波過后,人們把目光重新聚集到那條三百多斤的鲅魚王身上。不少人已經蠢蠢欲動準備買貨了,畢竟不是每個人都對民俗節目和書記講話感興趣。
按斤賣還是競價轉手,或者還有其他更絕的辦法,全聽李揚家說了算。
燃燒吧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