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151.所謂蝴蝶效應

  邁入四月,徹底進入春暖花開的暖和季節,可以脫掉厚實的保暖換上單衣。

  李揚感嘆時間流逝之快,轉眼間自己重生就要過去一年光景。盡管他還沒有大富大貴,但已經潛移默化中讓家庭發生了變化,甚至影響著周圍的親朋好友。

  有一個殘酷事實,上世自己的侄兒外甥之類的下一代幾乎可以肯定,因為自己重生引發的蝴蝶效應不會出生。

  也就是說他將有一批新的陌生的外甥侄兒,不會再是上世的那幾個孩子。

  當重生那刻起意味著第一張多米諾骨牌被推倒,后面引發的一系列反應都將是全新的。也就是說雖然名義上是重生,但他現在每時每刻都在面臨一個全新的世界,全新的生活。

  一年一度的“鲅魚節”將在4月11日開始,前后一個周差不多是鲅魚最貴的時候,每斤要比平時貴上十塊到二十塊,價格上漲在大鲅魚身上尤為明顯。

  物以希為貴,大鲅魚畢竟少,而且鲅魚被賦予的特殊含義導致女婿們肯愿意花大錢買大的送給老丈人。

  那幾天李揚家是最忙的時候,在這之前每天的訂貨量差不多穩定在三百七八十條左右,臨近鲅魚節猛增至六百條,好的時候甚至供不應求。

  受全球變暖影響,今年鲅魚的產量并不多。船主劉老板告訴李揚,今年要比往年減產近三成。

  需求是不變,甚至比去年還要強烈。加上“田鎮鲅魚節”成功當選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區政府打算好好辦一屆鲅魚盛宴,也好當作琴山區的一張文化招牌。

  琴山區高官新官上任三把火,第一把就打算放在田鎮鲅魚節上,響應中央弘揚鄉村文化的口號,發展田鎮經濟的同時也注重老百姓的文化生活。

  早在三月中旬,田鎮政府就發布告示,所有具有營業執照的海產商戶都可以報名鲅魚節的免費攤位,到時候統一管理統一服務,由鎮政府牽頭打造鲅魚買賣平臺,幫助漁民增加收入。

  李揚知道這條消息是在家吃晚飯的時候,琴山新聞頻道。

  李建民喜出望外,說第二天自己就請假去報名,爭取能要到個好位置。

  這次鲅魚節非同小可,不但關乎鲅魚生意,還上升到了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格調,注定會是一場轟動全市的大盛會。

  “咱家還真是入對了路子,小揚你是怎么想著當魚販子的。”李建民不禁問道。

  這也是羅彩云的疑惑,兒子自從去年十月鼓動家里開超市以來,每次投資雖說規模不大但都精準把握住了發展動向,很有前瞻性。

  琴山啤酒廠被琴酒集團兼并已經進入最后的階段,大概再有兩三個月時間琴山廠外的大招牌就將換成“琴城啤酒第五分廠”,正式成為琴城啤酒集團的子廠。

  春節期間廠子里的員工們過的并不舒坦,因為要精簡人員,說白了就是下崗。大概同車間三個里面留倆,另一個自奔前程。

  老爸李建民“高風亮節”,主動提出要求下崗,他已經鐵了心要回家自主做生意,廠子里每月給的兩三千還真就看不上了!

  為此廠里還獎勵了他一千塊錢,主動下崗的都有,但寥寥無幾,因為都不想丟了這個“鐵飯碗”。

  “那破活不干也罷,起早貪黑地掙不著啥錢,還天天凈事。”這是李建民對自己在酒廠工作的評價。

  掙了“大錢”,李建民就看不上廠子里每月給的那仨瓜倆棗,在熟人面前也開始愛吹牛了。李揚理解老爸的情愫,畢竟當年高中畢業后就開始下車間,一直干了二十多年也沒混個一官半職,早就不爽。

  飯桌上李揚幫腔道,“爸,支持你。你就回來給俺媽幫忙,兩口子開夫妻店,以后準能成咱村首富!”

  晚上吃飯喝一盅白酒,這已經成了李建民的習慣。李揚說以后有機會買點人參鹿茸啥的回來自己泡酒,用茅臺泡,飛天的那種。

  李建民高興的哈哈大笑,上世很少見老爸這么高興,現在已經成了常態。

  老媽也高興地合不攏嘴,現在飯桌上經常出現雞鴨魚肉排骨啥的,總之他們家的晚飯水準已經超越了全村,甚至比韓露家還好。

  見老爸老媽這么高興,李揚心里一暖,算是沒白費這次寶貴的重生機會。

  鲅魚節前后是李家最忙碌的幾天,即使開超市也沒這么忙過。一方面還要繼續給賣家送貨,另一方面準備節日那天的一些事。

  區委劉書記聽說了他們家的事跡,尤其是李揚曾經因為跳河救人被選為琴城年度三好學生,二話不說直接拍板給他們家一個最好位置的攤位!

  用劉書記的話就是,如果好人不能有好報,那這個社會誰還愿意當好人?

  這句話是在新聞采訪時說的,一時間又讓李揚家火了一把,“玲安超市”的名字也是家喻戶曉,在三四十歲人群中口碑很高。

  拿到鲅魚節的現場規劃圖,李揚對自家攤位位置感到滿意,幾乎是全場最扎眼的,而且全額免費不用花一分錢,要知道往年一個攤位至少大幾千,好的上萬。

  他打算那天繼續走“高端路線”,拿出二十條特價大鲅魚吸引注意力。當天還有文藝匯演,來的人肯定不少,電視臺啥的該有的一個也不會缺,或許是近幾年來田鎮除了“琴山登山節”外最盛大的節日。

  當然田鎮近幾年真的是文化活動匱乏,幾乎沒什么老百姓的娛樂項目。住在市區偶爾還能看看電影畫展之類的,田鎮居民晚上八點一過基本就沒什么人出門了。

  李揚粗略估計了下,到4月8號這天近乎一個月的時間總共賣掉了一萬兩千斤鲅魚,毛利潤三十幾萬,拋開各種成本,李揚家拿走十萬還是問題不大。

  當然各家都能分到幾萬塊,這讓大伯他們越來越有干勁。

  事在人為,當初如果因為黃君那起事件終止,也就沒有后來的豐厚利潤。

  黃君那邊也沒再為難他們,畢竟李揚家現在傍上了“鲅魚節”這塊金字招牌,還有琴山區高官在里面背書,社會小哥們也不想因為幾條破魚惹麻煩。

  社會人士雖然張狂,但還沒到直接跟政府對著干的地步,畢竟這里是華夏,不是墨西哥。

  燃燒吧2006

大熊貓文學    燃燒吧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