鲅魚古稱罷魚,是根據某個傳說故事而來。
據說很久以前,一位老人收養了孤兒小伍,并將女兒許配給他。
后來老人病危,突然想吃鮮魚,當天風大浪急,小伍冒著生命危險出海。
老人彌留之際念叨著:“難為小伍了,罷了,罷了…”
當小伍拿著一條大鮮魚跑回來時,老人已經去世了。
從那以后,小伍夫妻每年都在老人的墳前供上這種初春剛捕上來的大魚,并按老人死前口中念叨“罷了,罷了”為這種魚起名為“罷魚”,即現在的鲅魚。
春天送鲅魚孝敬岳父岳母就這樣積久成俗,流傳至今。
勤勞勇敢的田鎮人民把這項光榮傳統保留了下來,因為需求量在這,加上賦予了特殊文化背景,也就使得鲅魚價格水漲船高。
每年4月11日,田鎮政府都會開展以“鲅魚之禮、傳承孝道”為主題的鲅魚節,起初還能起到豐富居民生活的作用,后來就變了味,成了鲅魚現場直銷節。
但這并不妨礙后來該節日被列入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當然07年的鲅魚節還是很熱鬧的,會有政府組織的歌舞節目,領導講話,正兒八經地當節過。
當然田鎮的當地鲅魚還是味美肉嫩的,很有吃頭,無論燉著吃還是包餃子,都很見鮮。
而且田鎮南部是個天然碼頭,禁漁期之后經常吸引城里人開車甚至坐公交車大老遠跑過來買海鮮。
李揚看中了鲅魚的潛力,這個時代的田鎮海鮮市場沒有后世那么飽和,還是有機可趁的。
他決定到時候靠倒賣鲅魚賺一筆快錢,當然這玩意在田鎮當地賣不上價,最好能折騰進市區,給那些不差錢的老頭老太太擺到家門口,絕對有市場。
到時候可以提前一個月預定,再配備冷鏈物流車全市區配送。當天送達的話也不需要太專業的冷藏設備,長條泡沫盒里放上冰塊足夠。
單靠他們家肯定不行,李揚打算把有這方面經驗的親戚拉進來,有錢大家賺嘛!
尤其是二伯,他在城北區有關系,搞不好能給部分酒店供貨,到時候銷量肯定不愁。
至于貨源就更好辦,大伯小姑父還有大姑家表哥都出海,有自己的船,到時候靠他們去聯絡,把配送車開進碼頭,從船上不經陸地直接裝配上車,送到買家手里。
粗略一想,李揚心臟還有點砰砰跳。
現在是二月份,距離第一批鲅魚上市也就只有一個半月的時間,如果真想趟這池子渾水,李揚必須現在就開始準備。
首先要注冊咨詢,這年頭注冊公司沒有后世那么便捷,審批下來時間也很長。
當初開超市注冊的個體戶,最簡單的辦法就是直接擴大營業范圍,增加海產經營類別,這不存在法律范疇的問題,因為超市商鋪賣海鮮很常見,不會存在太多麻煩。
事不宜遲,李揚決定連夜寫一份策劃書,到時候往老爸老媽面前一擺,要殺要剮隨他們便!
這件事不能太著急,盡管李揚把握很大,但畢竟他從來沒有經過商,也僅僅是腦海里有個框架范疇,還沒往里面填充東西。
再說了,商業上就沒有十拿九穩的事。不能說沒有競爭,只是競爭壓力比較小而已。
由于靠山傍海,水產從來都是田鎮居民從業考慮的最大選擇之一,畢竟出海是個純體力活,任何一個四肢健全的人只要備齊船和工具,第二天就能跟著老漁民下海。
寧安村三分之二家庭的主要收入來源就是靠出海打魚,一個多月后必然家家戶戶都會逮著鲅魚打,因為那玩意值錢。
李揚明白,自己一個行外人要插手的話不能斷人財路,所以他把目光聚集在高端鲅魚身上。
也就是那些大鲅魚,重量在六斤以上的。
這種魚越重的越貴,普通家庭自己吃一般都買四斤以下的,甚至那種一兩斤的小鲅魚解解饞。
也不貴,按照現在的市場價小鲅魚大概在十五到二十左右。
越大越貴,越早越貴。
老丈人們都以能吃到第一批鲅魚為傲,因為說明女婿肯給自己花錢,說出來倍有面子。
也正是這種心理促成了鲅魚價格連年走高,以至于后世的開春鲅魚基本維持在五十左右。
當然后面會回落,差不多到二三十,甚至十八九這樣的價格。
五斤往上的就要賣到三十甚至四十,上了十斤的大塊頭基本單賣了,一條一個價。
李揚知道的,幾乎每年都會有“鲅魚王”被捕撈上來,那些都是上百斤的怪物,在海里橫行霸道無魚敢惹,但就是干不過人類的柴油發動機。
某年曾經在田鎮碼頭打上一條280斤的龐然大物,兩米長。
當時在碼頭當即被大老板收購,隨即用卡車拉往市區某海鮮市場,在那切割后按斤出售,兩小時就被搶購一空。
也有酒店直接包圓“鲅魚王”的,財大氣粗的老板不單賣,在酒店大廳開設鲅魚宴,按人收費,跟吃自助差不多。
無論哪種形式,最后收購鲅魚王的老板肯定不少掙,李揚如果想從中分杯羹,到時候除了運氣起碼還要有關系。
如果這是在2015年哪怕是2012年,李揚就可以通過全國網絡遍布的物流配送至全國,但現在畢竟條件不允許。
生鮮運送講究實效,太慢的話在途中會變質,而且保存成本很高。
目前順豐速運還沒成立航空公司,沒有隔日達業務,也就沒辦法助李揚一臂之力。
當然依靠田鎮“鲅魚節”這塊大蛋糕,作為當地人的李揚是有優勢的,他可以耐心等待科技發展,讓那些企業巨頭們完善服務,自己則從中跟隨獲利。
走精品路線意味著要有名號,就像古代打仗必須師出有名,那么李揚認為“鲅魚之禮、傳承孝道”這句官方口號可以借用并且當作自己的口號。
再配上些忽悠人的東西,比如“玲安超市為您精挑細選好鲅魚,打造全市冷鏈運輸第一家”等等,聽起來還挺高大上。
或許可以效仿永輝超市在生鮮方面的成功,打響琴城鲅魚第一炮。
晚上回到家,李揚一門心思趴在桌子上把自己腦袋里的玩意寫到紙上。
當老姐以為他在給小姑娘寫情書準備過來調侃時,赫然看到信紙第一行寫著“商業計劃書”五個大字。
燃燒吧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