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音剛落剎那間,馬皇后的臉上就鋪上了一層紅燒云,不禁橫了皇帝一眼,倒是沒在拿話擠兌了。
她家里雖不是大富大貴之家,但也不算是小門小戶了,來宮之前就很明白在這宮里萬事萬物都沒有皇帝的寵愛重要。
當初把身邊的女官推給他,也是下了很大的決心的,就算是這樣也還是她身邊陪駕的“軍師”丫鬟提醒她的。
做皇后不同于大戶人家的太太,既要考慮皇帝的想法,又要有男孩子傍身,還要有的是外廷的支持,不管是輿論還是實際權利。
皇帝沒有納一個妃子這可是要被外廷參奏的,皇帝寵愛,她也不能由著自己的性子來不是,好在皇帝也顧念她的想法,就算是吃掉了她,也沒用冊封妃子的想法。
想到這里皇后有些感動,水汪汪的眼睛看著皇帝。
朱允炆笑了笑了,你要這么想我也沒辦法,他不就是忘記了而已,搞出這么多花樣來。
“事情搞完了,我們也該做我們該做的事了,來,皇后你趴下!”
馬恩慧:“…”
朱允炆笑的很賤,瞇起眼睛上下打量著自己,說實話馬恩慧真有些不適應,沒有一個皇帝樣。
馬恩慧嬌嗔的橫了一眼他,不過還是乖乖的照著做了,此刻房間了沒有別人,又到了晚上,正是辦事的時候。
一夜無眠,這些天朱允炆一直都是這樣的狀態,一個嬌憨如小白兔、一個雍容的皇后娘娘,倆個大美人就擺在眼前坤寧宮里,讓他不吃,這怎么可能?
一直到元宵節這天,經過了這么長時間的磨合,朝臣基本上都接受了這個政策,當然也有老古板接受不了的,這些朱允炆全都不管都由此刻想要進閣的人對付…
馬上就是籓王進京了,到時候像楚王朱楨這種想法的應該是不在少數的,再加上他們很有可能都是出于好意。
鬧騰起來,朱允文可不想一個一個的去解釋清楚,還不如現在就趁著事情他們沒到來,把事情的話全部辦完,做成既定事實。
反正他是鐵了心要辦內閣的,每天面對著這些奏折實在是,承受不住!大好時光都浪費在這了,他也想輕松一些,不過,這些反對的大臣和籓王,也不是沒有成果,朱允文還是再次設下了一層防范…
這天朝會,朱允炆正式頒布了詔書,規定此刻起,奏折全部經過內閣處理,順便也給他們建了個文秘司,秘書職務就全由他們擔任。
平時擔負起一定的監視作用,沒有大事兒,只是單純的管控一下奏疏,防止有人私自卡了下來不上報,文秘司的主事全部由武英殿的學士擔任,同樣算是閣臣,但是不負責具體政務。
這是第一層防范。第二層確定人選的時候,朱允文就把禮部尚書朱高熾也納入了隔層的名單,以后就確立規矩,這兩個閣老都由職務來任選,一個皇族閣老,一個武英殿閣老,確保局勢能在掌控。
其他的就確定了三位,一個吏部尚書張紞,一個戶部尚書王鈍,工部尚書鄭賜也如愿以償出任閣老,不過管轄范圍朱允炆是給他們定死了。
張紞已經在吏部很久了,在讓他繼續負責下去,那朝堂上估計就沒有不是他的人了,這可要不得,不管他做的有多好,朱允炆都不會允許。
六部中的戶部由張紞負責,而吏部就交給了王鈍,他年紀大了,估計連一屆都當不完的,交給他朱允炆也放心。
而且最后一段時間里還能利用職權照顧下郁新,郁新在處理土地這個大難題,也需要內閣有人能大力支持。
鄭賜是分管工部和兵部,兵部此時的權責不重,大部分都是移交五軍都督府來處理的,兩個小的部門交給他正好,朱高熾就是分管禮和法兩個部門了,這兩個部門在朱允炆這個顯得格外重要,也只有交給他才能放心。
大的方向定下了,小的就由他們自己看著決定了,比如九卿,不對,除開大理寺現在是八卿了,這些都是由他們內部分配,從此還留在六部的人以后見到他們就要叫閣老了,官大一級!
大明各地方衙門的上奏正常都是由通政司來進給皇帝,現在也交給內閣來處理了,地方上的事情都是涉及基層的,問題大而廣。
按照朱允炆的吩咐,凡各地官員奏折、事務,全是由他們五個閣臣開會商議結果,決定不了的就投票決定,單數閣臣就是為了應付這種局面來的。
當朱允炆正式宣布詔書的時候,留在六部的眾臣都不禁有些失落,目光復雜的望著此刻站在大殿中央的四人,這些人一步登天,以往還能開開玩笑的同僚。
現在如果街上再見面轎子都要讓半頭,等他們先經過了,這是大明官場上的規矩,下官偶遇上官都是需要讓步的。
不光是坐轎子、馬車,就連走路碰到了,下官都是要止步注視,等人走后才能重新邁步。
好在以后他們也有機會,有人這么安慰自己,不是沒有機會,兩屆之后這些人就必須要退位了,說實話,這個政策才是他們最支持的,不然單單是一個內閣,和中層、下層官員有什么關系。
他們也不會這么積極,陛下這個規定完全就是為他們謀福利啊,大小官員都有些眼熱的看著那少數四人。
鄭賜此刻是春風得意,身上特制的閣老袍服還隱隱有些灼熱,與下面人一眼就能看出些不一樣。
現在一朝站在群臣之巔,位列正二品,現在正是他們享受榮光的時候,就連平常頗為淡然的張紞也不例外。
王鈍就更是如此了,他馬上就要到致士的年紀了,臨了還能體會一把閣老的尊貴,他已經很瞞足了,身后眾人熾熱的目光他不是沒感受到!
相比之下朱高熾就要好多了,他本身就是燕王世子,籓王的爵位都是位列超一品的,這點榮譽還不足以讓他得意忘形,甚至一直都保持著恭謹的臉上還多了些誠惶誠恐 大明的官員是過剩,到了朱允炆登基的時候,他就發現六部尚書這一級別普遍都是有兩個的,所以宣布完閣老的任命自然也不用再選一遍尚書,后面那個順位接任就好。
這也是朱允炆為郁新主動挑擔,送的大禮,至于禮部尚書暫時找不到合適人選,就還是由朱高熾兼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