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四合院啊,進了街門直接就是院子,兩邊對稱,房屋都是單層,由倒座房、正房、廂房圍成院落,北房為正房,東西兩個方向的房屋為廂房,南房門向北開,故稱為‘倒座房’,四合院中植花果樹木,以供觀賞。”這位大爺當年應該讀過書,說話就能感覺到文氣。
“哎呀,可惜了,現在咱這院子里的花園已經沒了。”大爺看著院子中間的自建房嘆了口氣。
然后很快就被其他鄰居懟了回去,“誰還不知道種些花草果木好啊,可咱得首先有地方住不是?別的不說,要還留著這些,您家吃飯都沒地兒做去!”
大爺倒也沒生氣,轉身帶著他們去看大門,“這四合院的大門也是有講究的,早年間根據主人身份的不同分為王府大門、廣亮大門、金柱大門、蠻子門、如意門、墻垣式門,后來圓明園修起來了,好多人都照著圓明園的樣子修了中西合璧的門樓,稱之為‘圓明園門’。”
“王府大門只有王爺才能用,廣亮大門得當大官的才能用,金柱大門是小一些的官用的,蠻子門和如意門是普通人家用的,墻垣式門又叫小門樓,直接在墻上用磚砌筑一個入口門洞。”
“咱們這院子的大門是蠻子門,門更為靠前,設于檐柱位置,相傳是由于當時南方的商人多居住于此而得名,老北京人愛把南邊的人叫南蠻子么,當然,這可不是啥好習慣,你們千萬別學!”
“門樓的屋頂用仰合瓦鋪的,清水脊的造型,兩邊內兩塊向上的瓦,稱為蝎子尾,鴟尾,朝天笏,在蝎子尾下面有花磚,房檐位于墀頭的位置通常裝有博風起到保護墀頭墻的作用,博風也可以有磚雕…”
老大爺洋洋灑灑說了一大堆,蘇仲明等人不停地做著筆記,這可比中國建筑史書上寫得詳細多了,林樓則飛快地勾勒出仰合瓦、清水脊、蝎子尾等部件的草圖來,這些他都知道,但親眼看到實物就又是另外一回事兒了。
一直到炸醬面做好了,他們才依依不舍的回去,炸好了醬,配上黃瓜絲等蔬菜,吃起來是鮮咸可口,幾個大小伙子每人都哧溜哧溜吃了兩大碗。
吃過飯就該走了,再待下去晚飯都得在這兒吃,眼下大家伙兒都不太寬裕,糧食蔬菜都得憑票購買,叨擾人家一頓就夠了,再吃就不好意思了,于是林樓等謝絕了文軒思父母的一再挽留,下午就逛別的地方去了。
晚上回到宿舍,林樓開始總結今天的收獲,大雜院最大的問題是建筑面積不夠,或許他們剛搬進來的時候還夠住,可是時間的流逝,結婚生子,院子里的人口不斷增加,原有的房子已經住不下了,就只能自己搭建。
這樣以來就破壞了四合院的完整性,讓居住舒適性極大降低,所以要進行改造,首要就是解決居住面積的問題,這樣的話,單層建筑肯定是不行了,得改成兩層或者三層的建筑。
再高也不合適,四合院的圍合式院落布局,蓋的太高周圍的樓棟會擋住光線,讓院子中間還有底層的居室無法享受到充足的日照;而且這些胡同里的大雜院布局密密麻麻,蓋高了日照的影響更為嚴重,會減少室內受光面積和時間,也會導致空氣不流通。
這樣的院子住起來毫無舒適感可研,陰冷逼仄,空氣混濁,誰家要是炒個菜,滿院子都能聞到,林樓套用幾個日照計算公式測算了一番,覺得最高也只能蓋三層,再高就沒辦法滿足基本的日照需求了。
而且在屋頂的設計上還要錯落有致,為周圍的院子留出日照的空隙來,不能弄成統一的樣式,所以只能部分三層、部分二層。
這樣做還有一個好處,可以將那部分二層建成露臺樣式,給人們留下一個休閑活動或者晾曬衣物的空間。
在細節上則要保持四合院的原有特色,灰瓦白墻、大屋頂、十字地面、基座處理和細部處理等手法取得和老北京四合院和諧、統一的風格。
總體風格就這么定了下來,然后林樓就開始忙活,每天研究文軒思他們家那棟大雜院的布局、細節,然后去圖書館翻閱各種關于古建筑的資料,尤其是梁思成的營造法式注釋、清式營造則例等著作成了研究的重點。
這些著作里同樣有林徽因的心血,林徽因可不只是會寫“你是人間的四月天”而已,實際上她在建筑學上的貢獻比她在文學領域的貢獻可是大多了;尤其是在古建筑領域,林徽因同梁思成一道,輾轉全國各地,考察收集關于古建筑的資料。
1987年,清華大學申報的中國古代建筑理論及文物建筑保護的研究榮獲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梁思成和林徽因位于“主要研究者“的第一名和第二名(其余還有莫宗江、徐伯安、樓慶西、郭黛婭等)。
這可是國家最高科技獎項的認可,比起某位花錢樹人設的明星來,那絕對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只是后世人們似乎更熱衷于林徽因的八卦,這不得不說是一種遺憾。
時間就這樣過去,很快就到了林橋出國的時候了,這時候CAD的編寫工作也已經接近尾聲,到了美國之后就能拿出去給人試用了,臨行前,林樓再次叮囑了林橋一番,要他保護好版權,林橋一一記下。
送走林橋之后,林樓就正式開始了設計工作,花費了幾天時間,拿出了第一版的概念草圖,然后在手繪課上交給了胡忠平。
“我看看,這回又畫了什么?”胡忠平接過之后馬上打開。
“咱們走廊的展示欄又要多一幅圖了,現在都快被林樓的圖占滿了吧?哎,我啥時候也能掛一幅上去啊!”講臺下面,響起了一陣兒嘆息聲。
“嗯?你這不是臨摹圖,而是設計圖吧?”胡忠平驚訝道,這才大一剛開學,你就打算自己設計項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