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富,先修路。
這簡單的六個字是經過華夏數千年歷史實踐所證明的真理。
一年之前上任的李邑鄉宰子車明自然也懂得這么一個真理,在查勘了李邑各處的情況之后子車明也決定在李邑修造一條道路。
于是在鄉宰子車明的帶領之下,李邑以及周邊的農人們趁著農閑之時修成這條從李邑前往狄道城所在的道路。
原本子車明修建這條道路是為了方便李邑和周邊各鄉的農人,令他沒有想到這條道路卻是在今天幫了他們大忙。
行走在這條前往李邑道路之上,經常騎著戰馬在戰場馳奔的縣尉司馬序漸漸體會到了這條路的妙處。
“子車兄,這條路好平坦那,奔馳在這上面身下的戰馬都能快上幾分。”
“以往司馬序經歷的那些道路與這條道路相比實在是顯得太過顛簸了。”
“讓司馬序看來恐怕是只有國都涇陽的道路,才能與之一較長短了。日后有機會一定要認識認識這個筑路之人。”
快速的奔馳在這條大道之上,縣尉司馬序向著縣令子車明感嘆道。
對此縣令子車明則是擺出一臉謙虛的說道:“這條之路乃是子車明帶領李邑百姓一同修造,實在是不值得司馬兄如此夸贊。”
“什么此路竟然是子車兄所筑?”
聽到子車明說出這番話之后司馬序臉上出現了幾分震驚的表情,隨后又是一股敬佩之意涌上了司馬序的心頭。
“原本我以為子車兄只在謀劃政務方面有過人之資,不想竟然也精通修橋筑路。”
“請子車兄受司馬序一拜。”到了最后實在是對子車明佩服得緊的司馬序騎在馬上對著秦子車明一拜之后說道。
面對司馬序的稱贊子車明閃身一避繼續說道:“實在是不敢當司馬兄稱贊,這條道能夠修好,全賴李邑百姓不辭辛勞而已。”
聽說子車明不愿接受行禮,司馬序索性也放棄了,他開始將注意力放在了即將所要處理的那個關于李氏的案件之上。
“剛剛聽子車兄所說,擔任鄉宰這一年時間之中子車兄已經將李邑的情況摸了個遍。”
“不知子車兄對于今日李邑所報情況有何看法?”騎在馬上的司馬序對著一旁的縣令子車明大聲問道。
聽到司馬序的問題之后,子車明思考了許久之后輕聲問道:“不知道司馬兄可是聽說過狄道李氏的大名?”
“司馬序久在軍中不曾聽說過這個狄道李氏。”司馬序輕聲回道。
得到了縣尉司馬序的答案之后子車明繼續問道:“那么司馬序可曾聽說過當今涇陽令李友的大名?”
聽到子車明提到涇陽令李友,曾經跟隨在吳起麾下抗擊義渠的司馬序帶著幾分驕傲的回道:“當然聽說過,李將軍曾經可是我秦國北伐義渠的副將。”
“我司馬序還有幸和李將軍一起強襲義渠營地,引得義渠王出兵追擊呢!”
說完了自己的豐功偉績之后,縣尉司馬序忽然意識到了什么。
在倒吸了一口氣之后縣尉司馬序帶著幾分不可思議的語氣輕輕問道:“難道涇陽令李友將軍是這狄道李氏族人?”
“不錯。”子車明緩緩點頭,給了縣尉司馬序一個肯定的答案。
看到縣尉司馬序因為自己的答案而有些吃驚之時,狄道縣令子車明繼續說道:“現在司馬兄知道我為何提到狄道李氏了吧。”
“作為自秦國建立之時就已經存在的老牌世族,狄道李氏數百年積累下來的底蘊不可小覷。”
說到這里子車明對著司馬序沉聲問道:“司馬兄,知道李邑這個名字的由來嗎?”
“不會因為狄道李氏被封在這里,所以這個城邑就被稱為李邑吧?”
聽到子車明敘述關于狄道李氏的實力之后,司馬序已經不敢小看這個狄道李氏了。
“不錯,這正是李邑名字的由來。”
狄道縣令子車明的眼中忽然生出了一絲冷意。
之后他對著身旁的司馬序說道:“經過數百年扎根,狄道李氏的勢力已經深刻影響到了李邑的方方面面。”
“可以說在李邑之中,狄道李氏的一條命令或許比涇陽秦公的一道命令更加地有效。”
說到這里子車明忽然想到了一年之前的那個白天。
如果不是自己搬出了孟西白三族甚至整個秦國老世族來作為自己的后盾。
那么狄道李氏一定會頂著秦公嬴連的《止從死法》,將那個可憐的少女阿彩作為李氏二公子李昂的殉葬品。
在李邑擁有如此權威的狄道李氏讓子車明這個狄道第一任縣令都感覺到了一陣的無力。
聽到了身旁的子車明對于狄道李氏的描述的縣尉司馬序,同樣也對狄道李氏有了幾分清晰的認識。
“子車兄,這個李氏恐怕會成為我狄道推行新法道路之上一個不得不跨過的坎啊。”對著子車明,司馬序有感而發道。
“沒錯,司馬兄說的不錯。”聽到司馬序的話語之后,子車明點頭表示同意。
隨后子車明話鋒一轉之后堅定地說道:“李氏是勢力龐大、難以下手,那又如何?”
“司馬兄別忘了我們也不是孤軍奮戰。”
“我們的身后站著大良造,站著秦公,站著整個秦國,我子車明倒想看看這個李氏有沒有勇氣對抗整個秦國?”
縣令子車明的一番豪言壯語,立刻將剛剛因為狄道李氏的龐大勢力而有些忌憚的縣尉司馬序說的是熱血澎湃。
“子車兄說的不錯,我們不是一個人在戰斗。我們的身后站著的是整個秦國,我們又有何懼?”
說完了這些司馬序心中的忐忑已經徹底消失不見了。
身下快馬輕跑幾步,司馬序來到子車明的身旁,對他行了一個軍禮之后大聲說道:“狄道縣尉司馬序帶領狄道一千士卒靜候縣令命令。”
“彩。”
縣尉司馬序這話讓本來就覺得身后有靠山的縣令子車明更加心安了,一聲喝彩不由自主地吶喊了出來。
“手中有司馬序以及一千秦卒,自己又有何懼?”
“強大如斯的李氏?”
“哼!不過土雞瓦狗爾。”
心中有了底縣令子車明的臉上也多了幾分自信,身下的戰馬也不由自主地快了那么幾分。
就在縣令子車明一行人正向著李邑飛奔而來之時,李邑中心李家堡的門前卻是有些熱鬧。
“李元出來。有膽子打人怎么沒膽子面對啊?”
“出來,是漢子你就出來見面,如同縮頭龜一般躲在家中算什么本事?”
“李氏必須給我們一個交代,否則我們今天就呆在這不走了。”
數百位手中拿著鍤、鋤等農具的秦國農人此時正一臉義憤填膺地站在李氏家堡的大門前。
這些農人的嘴里不時地發出一些夾雜著憤怒的咒罵聲。
他們希望可以借此逼出此次事件的始作俑者李氏族長李元,可惜事情的發展沒有向他們預期一樣發展。
任憑這些憤怒的秦國農人如何咒罵,甚至有些人已經使上了砸門的方式,李氏中人依舊遲遲不肯出現。
這些農人自始至終面對的就是一道堅固而又冰冷的大門。
“刁民,一群刁民,他們竟敢欺負到咱們李氏的頭上來了。”
在李氏家堡之中,聽著外面不斷咒罵的農人們,李氏家主李元有些氣急敗壞地朝著外面的大聲斥責道。
“來人啊做好準備,我李元倒是要看看那些刁民能夠拿我怎么樣?”
似乎是已經怒到了極點李元的眼中突然露出了一道寒光,下令之后李元抄起劍架之上的長劍就準備向著屋外走去。
正在這時李元的身后忽然傳來了一聲年輕人的聲音。
“父親且慢。”
順著這個聲音李元回頭望去,他發現自己的長子李易正帶著人向著自己快步走來。
“拜見父親。”來到李元身邊李易躬身一拜道。
“免了。”
“不知父親這是要往何處而去?”
起身之后的李易看著手拿寶劍怒氣沖沖的父親李元擔心地問道。
“哼。”
聽到自己長子的問話李元輕哼一聲之后說道:“讓那些門外的刁民們知道知道我李氏的厲害,看他們以后還敢不敢放肆了。”
“不可啊,父親。”李易立刻上前阻攔道。
聽到自己兒子的阻攔李元抽出了劍鞘之中的寶劍,隨著一聲劍鳴,一柄閃著寒光的寶劍就出現在了兩父子的面前。
看著自己手中的這柄寶劍李元帶著幾分冷笑問道:“不可?有何不可?難道是我李元手中寶劍不鋒利,殺不了那些刁民嗎?”
“父親…”
“好了,我心意已決,你不必再勸了。人都跟我走”
將自己的決定說完之后的李元再也不聽李易的任何勸阻,徑直向著李家堡的大門處大踏步地走去。
看著李元漸漸走遠的背影,李易的心中忽然生出了一絲悲苦。
一盞茶的時間之后隨著李氏家堡的木門被緩緩打開,當代的李氏家族族長李元終于出現在了憤怒的農人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