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州刺史王道,緊趕慢趕終于來到了武陽縣三岔口,看著面前被阻斷的山道,反而稍微松了口氣。
只要能找到癥結所在,一切就還有救,等不及喘口氣,立刻就開始召集人手開挖。
但因為大雪開始消融,每天夜里融化的土地都會凍結,樹枝上的冰塊全都結成了長條,美則美矣,卻讓人無法欣賞。
低溫嚴寒和凍土,給道路疏通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困擾,加上三岔口本就是天險,所以進展緩慢。
王道心急如焚,不敢輕易離開,干脆直接住進了附近的村莊,又安排人手調派物資準備,擔心長公主那邊已經糧食短缺。
而坐鎮成都的特使李茲,見王道不聽勸告,執意出城去了,只得擔當起后續的救災大任。
幸好荊州和湘州的援軍也陸續抵達,他們都是有備而來,帶足了救災所需的工具,因此比蜀州本地官兵更專業一些。
李茲安排他們分別下鄉救助被圍困的村民,鄉間災情嚴峻,因為大雪倒塌的房屋眾多,被凍傷餓死的人,不計其數。
這讓他心情十分沉重,一邊給朝廷上奏表,詳細敘說了災情,一邊盡量想辦法開展有效救助。
三天后,龍麟衛大批進入成都,李茲才知道長公主的特殊情況,對于陛下的心情他自然也能體諒。
聽說刺史王道已經先行趕往出事地段,領頭的龍麟衛都尉黃普,愈發覺得事情不妙。
不敢多做停留,立刻馬不停蹄地往武陽縣而去。
安陽長公主劉華,此時的情況確實不太好,這兩天她一直隱隱約約覺得下腹疼痛,偷偷讓太醫看了,只說有些動了胎氣。
喝了幾服藥,也不見有什么效果,但也沒有加重,劉華覺得應該沒什么大礙,雖然也加倍小心,但奈何條件有限。
本來他們已經疏通了幾處塌方地段,但隨著積雪融化,不斷地有新的險情出現,導致進展十分緩慢。
幸好武陽縣令已經親自帶人趕了過來,劉華關心本地的災情,與他交談之后,才知道,由于有高山阻隔,當地的雪要比成都小得多。
再說了,犍為郡有經驗豐富的來艷坐鎮指揮,早就提前下發了救災指南,因此到目前為止,已經沒什么大問題了。
縣令孫從組織了一批勞工,加入了疏通道路的大軍之中,有了他們的幫助,進度明顯加快了。
劉華心焦成都災情,也不知那邊的情況到底如何了,如今消息不通,確實有些急人。
遠在都城洛陽的劉志,表面上很鎮定,與平日里沒什么區別,照常處理政務,召見大臣,可每日都不停關注著成都方面的消息。
原本過年之后,皇太子劉瑾的婚事將被提上日程,他今年已經十六歲,挑選和議定還需要一段時間。
何況皇太子大婚是關系到國家的大事,十分隆重,光是準備工作就需要一年多。
這么算起來,等到劉瑾正式成婚,怎么著也要一兩年的時間,這在漢朝歷代皇太子之中,已經算是很遲了。
不過自從劉志上臺之后,通過醫學健康的名義,鼓勵全民適當地延長婚期,不要過于早婚。
如今一二十年過去了,早已卓見成效,東漢男子如今大多都在十八到二十歲結婚,更遲的也有,但不是主流。
女子大多數是十六歲到十歲結婚,比起之前,情況已經好多了。
隨著醫學的發展,大漢人民的平均壽命將越來越長,到時候早婚現象用不著他再宣傳,也會自然而然的消亡。
到現在長公主生死未卜,本該負責操持此事的皇后鄧猛,也沒了心思,因此便擱置下來。
劉瑾和劉瑜兄弟兩個,從小就是被長姐帶大的,與她的感情頗深,聽得她下落不明,都是憂心不已。
作為皇太子,劉瑾有著自己的使命,只能把這份憂慮深藏心中,強迫自己照常處理政務。
但劉瑾性格跳脫,又不在朝中任職,于是決定親自南下去尋找。
見到小兒子風風火火地跑到中德殿求見,劉志沉默了一會兒之后,便破天荒點頭同意了。
劉瑜原本就是一時沖動,還打算和父親據理力爭一番,沒想到他竟然答應得如此容易,當下反而呆住了。
“父親…”
眼前十六歲的劉瑜,早已身長玉立,容貌綜合了父母的優點,既有劉志的美貌,又有母親的英氣勃勃,真是好一個翩翩美少年。
由于性格和教養方面的原因,與劉瑾相比,他的表情更加生動活潑,能夠從臉上看到豐富的情緒變化。
這才是正常的十六歲啊,會因為長姐遇險而焦急,明知不可為而為之…
身為皇太子的劉瑾,卻只能選擇了壓抑和隱忍,他與劉瑜兄弟倆,就像一體兩面。
“去吧,你也長大了,有什么想法,就該去身體力行,找到了華兒,也不必急著回來,等蜀州事了,陪她一起回京吧。”
此時劉瑜終于反應過來,不由得大喜過望,“多謝父親,孩兒這就去向母親辭行。”
說罷便急匆匆朝長秋宮而去,鄧猛聞得劉志已經批準,也沒有阻攔,只是又切切叮囑了一番。
畢竟這孩子還是第一次出遠門,又是天寒地凍之時,做母親的總是有些不放心的。
奈何劉瑜去意已決,鄧猛又特地從宮中安排了幾名出行經驗豐富的侍衛同往。
前后不到半個時辰,劉瑜便已經揚鞭躍馬而去,劉瑾特地趕到宮門口相送,看著寒風中烈烈飛揚的背影,眼神中卻充滿了羨慕。
等到劉瑜的背影徹底消失在視線中,這才幽幽嘆了口氣,回過身來,他還是那個沉穩高貴的皇太子,眼中波瀾不驚。
自從去年底災情上報失誤之后,劉瑾做事愈發謹慎了,每一道奏章都會仔細思考過后,才會進行批復。
而且他的智囊團也擴充了,從秘書省和各部都抽調了一些,不像以前偏重于翰林院的顧問,如今他更重視那些有實際經驗的謀臣。
這是個巨大的進步,表明他已經脫離了理論階段,進入實踐階段了。
如此下去,再歷練個幾年,等劉志把朝廷架構進一步完善之后,他差不多就可以脫手了。
初步計劃,定在了劉瑾二十歲及冠之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