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過年的元日,劉志決定再次改換年號,建寧這個偷來的年號,已經完成了他的使命,再不需要了。
元日宴會上,劉志慵懶地斜倚在榻上,看著朝臣們正襟危坐,齊齊舉杯向他祝賀。
忽然間心有所感,揮筆寫下了“長康”二字,如今他已別無所求,最大的心愿就是自己身體長久安康。
更愿整個大漢,也一樣的長長久久,安康太平。
眾臣齊聲高呼萬歲,是為長康元年。
長康元年是劉志皇帝生涯的分水嶺,從這一年開始,他逐步減少了自己的政務。
而皇太子劉瑾卻開始暫露頭角,正式踏入風云變幻的大漢朝堂。
隨著春暖花開,劉志的情況終于開始有了好轉的跡象,他的舌頭開始能夠自主運動了。
雖然還是感覺很僵硬,至少已經見到了成效,證明這個治療方案是正確的,只是見效太慢了,等得人心中焦燥。
隨著舌頭開始好轉,平衡能力也得到了提高,不再動不動就摔跤,搞得張讓整天神經緊張,隨時隨地都跟在他身后,準備伸手扶住他。
為了恢復健康,他甚至已經戒了酒,連最愛的辣椒也不敢吃了。
然而,長康的年號并沒有為大漢帶來安康,這一年的天氣十分反常,伏天熱,暑天冷,完全陰陽顛倒。
江東梅雨季降臨的時候,更是一連下了三四十天,這種情況只在他初登基時遇見過。
那一年江淮大水,荊州洪澇,可以說是死傷無數,也是從那時候開始,大漢舉國之力興修水利。
這十幾年來,盡管天氣依然不正常,但卻再也沒出現過如此重大的洪災。
有時候劉志總在想,這也許就是他強行改變歷史的懲罰吧。
盡管大漢的水利設施十分全面,但濤濤長江依然沒能挺住如此巨大而充沛的雨量。
眼看著從楚州開始,湘州、江州、揚州,一路告急,所影響的區域十分廣泛,都是江東富庶之地。
今年這一帶的糧食欠收,已經是無需質疑的事情了,但問題是,雨繼續下下去,會不會出現決堤的危險,還很難預料。
以現代的先進水利技術,對于超大洪峰依然抵抗不住,何況是一千多年以前的東漢。
此時劉志已經顧不得自己的病情了,立刻吩咐全國各地緊急支援。
一般情況下重大決策都需要經過朝廷的公議才能夠做決定,可皇帝依然有緊急命令權。
在特殊情況下,可以越過所有的朝廷部門,直接下達詔令,這也是絕對皇權的體現。
為了節省時間,劉志一接到江淮告急,便立刻向相關部門下達了緊急命令。
二十來年的富裕生活,大漢的人們早已忘了昔日的艱難險阻,盡管長江水位一再出現超越警戒線的情況,但部分地方政府仍然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
劉志直接讓相鄰的中原各州,火速馳援,在這種時候最好的救援力量就是地方軍隊了。
他們訓練有素,又全部都是青壯年,接到命令,都是毫不猶豫的出發。
吏部和工部也都緊急行動起來,調派技術支援,以及救援物資等等。
幸好現在的大漢與二十年前相比,早已不可同日而語,至少在各種物資上,不會再出現短缺的現象。
一片忙亂之中,太子劉瑾卻跑到劉志面前主動請纓,要求去江淮坐鎮指揮洪災救援。
原本劉瑾以為自己的父親肯定會答應,因為他一向鼓勵自己親力親為,多學習和熟悉各種意外情況的處理方法。
如今這么大的事情,正好是個鍛煉的絕佳機會。
劉志無奈揮筆寫道:“你是太子,是未來的國家統治者,要記住,任何時候都不能將自己置于危險之中。
因為你的生命不僅僅是自己的,也關系著整個國家的穩定。”
劉瑾若有所思,良久才沉聲回答:“多謝父親教誨,兒子明白了。”
“你…先去戶部…看看物資…情況。”
劉志揮揮手,孩子還是太年輕了,有熱血有志向,也有動力。但這一切都還不夠,他需要更多的經驗,更成熟的思維方式。
才能擔負得起這么一個龐大的國家體量,否則稍有差池,便會引起動蕩不安。
劉瑾領命正準備離開,忽然之間像是發現了什么了不得的大事,驚喜的回過頭來。
“父親,您會說話了!”
聞言劉志一愣,隨即才回過味來,剛才自己確實說了一句話,雖然有些斷斷續續,并不流暢。
但最起碼是他失語近兩年以來,清晰而完整的第一句話。
“是啊,朕會說話了,哈哈哈…”
劉志爆發出一陣爽朗的笑聲,聽得殿外的侍衛們都面面相覷,目露驚異之色。
陛下可是有幾年的時間,沒這么暢快淋漓的大笑過了,今日到底發生了什么好事情。
劉瑾也激動的差點手舞足蹈,興奮的一把抱住了劉志的胳膊。
“父親,這太好了,太好了!”
平日里穩重自持的太子,此時卻完全失態了,忍不住喜極而泣。
此時此刻他哪里還是一個端莊老成的皇太子,他只是個為父親高興的兒子罷了。
“我馬上去告訴母親這個好消息,讓她也開心一下。”
興奮的劉瑾起身就跑,看得外面的宮人們,全部目瞪口呆,要不是他身上的太子服飾,還以為他是活潑開朗的劉瑜呢。
很快皇后鄧猛就接到了消息,一邊派人通知長公主劉華和襄陽王劉瑜,一面以最快的速度跑了過來。
“陛下,太子說你的聲音已經恢復了,是嗎?”
看著跑得滿面通紅的皇后,劉志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在他的心里,也許鄧猛不是唯一的女人,但永遠都是最特別的那一個。
“阿猛,擦把汗吧。”
盡管劉志的舌頭剛恢復,還不是很靈活,無法說特別長的句子,只能惜字如金,盡量儉省。
一句久違的阿猛,讓鄧猛淚盈于睫,哽咽著說不出話來,“陛下…”
劉志伸手摟住她,安慰的拍了拍她的肩膀,“好了,別哭了。”
“嗯,這是件高興的事情,應該立刻昭告天下,讓萬民同慶。”
劉志自然明白她的意思,此時江淮暴雨人心惶惶,這個消息可以有效的緩解緊張情緒。
“就聽你的。”
這些天鄧猛潛心輔導兒子的功課,對于朝政的決斷能力也提高了很多。
不過劉志并沒有任何不高興的情緒,他對鄧猛比較了解,將來絕不是一個專權不放的太后。
很快陛下恢復說話能力的好消息,就像長了翅膀一般,迅速的飛遍了整個皇城,緊接著文武大臣們也都紛紛接到了消息。
各位大臣們都以最快的速度奔向了中德殿,這么久了,他們之中許多人早已對陛下康復不抱希望。
現在忽然之間陛下就神奇的康復了,實在是出乎所有人的預料。
很快朝廷重臣員齊集中德殿書房,劉志剛剛恢復語言能力,說得還不怎么利索,只能簡短地說了兩句。
這兩句不過是象征意義更大罷了,大部分臣子都歡欣鼓舞,也有少數心中五味雜陳。
至今朝中都有一些老派臣子,他們始終對于皇帝的改革持反對態度,這些人都接受過傳統的儒家思想熏陶,又出身于世家豪族。
對于劉志推崇百家的行為十分不滿,認為亂了天地禮法,但由于朝中大部分人都是劉志的親信,無奈之下只得韜光養晦隨波逐流。
但這并不代表他們就死心了,尤其是這次劉志生病之后,部分人就開始打起了歪心思。
希望將來在太子身上,能夠重新改換天地,在這部分人的心目中,光武初年的情況,就是心目中的理想狀態。
皇帝與世家共治天下,相互之間互相依靠缺一不可,如今在劉志的手中世家階層眼看著迅速沒落。
許多寒門階層卻一點點的爬了上來,甚至還有比如陳寔這般出身貧寒之人,也成了封疆大吏。
與這樣的人平起平坐,對于那些老牌世家來說,簡直就是奇恥大辱。
之前在劉志的絕對權威之下,他們敢怒而不敢言,如今好不容易看到希望,卻又被無情掐滅了。
宮中下詔,陛下身體痊愈,京城之中歡慶三天,全國再減一年農業賦稅。
因為今年的氣候不正常,自然災害增多,劉志本就有心減免農民賦稅,只是借著這個由頭罷了。
此消息一出,天下民心大定,皇帝吉人天相,如此重癥都能康復,實在是個奇跡。
天師教趁機宣揚陛下乃上蒼之子,氣運加身,可保佑大漢天下太平長安。
大災之年必有大疫,這已經是顛撲不破的真理,雖然各地救災正在緊急進行中,但作為朝廷中樞,卻必須提前開始預防疫情。
十幾年前的大洪災之后,就曾經爆發過鋪天蓋地的霍亂,當時竇云親赴災區,與各地名醫一起,花了大半年的時間,最終撲滅了瘟疫。
不僅如此,還從此將大漢對瘟疫的治療和預防,帶入了一個新境界。
這一二十年來,大漢雖然沒能徹底消滅瘟疫,但在預防方面,卻漸漸形成了制度化。
對于瘟疫來臨之際的隔離政策,也深入民心,一旦發現苗頭,當地醫師第一時間就會將病人隔離起來,以免擴散。
再加上大漢的衛生理念也得到了不少的提高,動物尸體都不允許胡亂扔擲,必須挖坑深埋。
而且對于水源地的保護工作,也貫徹始終,一般水資源比較豐富的地方,都會將飲用水與洗用水分開來。
但在水資源本身就匱乏的地區,卻無法做到,所以還是不能從根本上阻斷病菌的傳播。
這些年來,傷寒、霍亂、瘧疾、麻風病、狂犬病等等,一直都有小范圍的爆發,只有沒有出現大面積的疫情罷了。
針對南方如今情況不妙,劉志立刻組織各部門召開朝議,這次與以往不同,還加入了太醫院和醫學院。
水災之后,由于飲用水受到污染,最容易得的就是霍亂,再加上南方的夏天蚊蟲肆虐,瘧疾也比較多見。
因為暴雨傾盆,驟熱驟冷,傷寒中的溫疫,也有爆發的可能。
經過一番商議,一致認為應該迅速啟動應急制度,此次由太醫院和醫學院牽頭,發動學院的諸多學生一起趕赴江淮。
同時在全國各地,緊急征調醫師,共赴國難,并要求各地都貢獻一部分醫療物資和藥材。
這次帶隊的是張芝,老一代的醫師們,年歲已高,不適合這么高強度的工作。
所以派出的都是年富力強的青壯年醫師,他們也是大漢醫界的中堅力量。
臨出發前,劉志特別召見了張芝,與他說起當年其師去江淮救災,二人一席暢談。
劉志與竇云二人之間,是劉志成全了竇云的一生,而竇云卻以一生來報答。
如今張芝繼承了老師的醫術,也繼承了他的醫德和志向。
這世上有一種人,是真的大公無私,讓人不得不感佩至此。
兩年來,張芝跟著他的老師竇云,一直都在為劉志治病,也與陛下之間結下了深厚的友情。
劉志能夠順利痊愈,與他的努力分不開關系,為此他特地設宴款待,與他踐行。
“此去不管有什么問題,都可以通過龍麟衛直接呈報給我,只要大漢能夠做得到的,盡管提出來。”
漢朝末年直到魏晉時期,三百年的大瘟疫,讓他印象深刻,數千萬的人死于疫情,許多地方都變得荒無人煙。
那是何等的人間地獄,劉志覺得根本不敢想象,小冰河期氣候反常,本來就生計艱難。
如果不能阻斷瘟疫的流行,將會十室九空,一切的繁榮都會成為虛妄。
所以這么多年來,他才對醫學如此重視,就是擔心一場世紀大瘟疫,會毀掉他一切的努力。
張芝沒料到劉志會重視到如此程度,頓時就激動起來,鄭重整衣下拜。
“陛下,臣此去定不辱使命。”
事實證明,朝廷的未雨綢繆非常正確,揚州因為靠近入海口,受到的洪水壓力最大。
已有多處支流破堤,數個水庫和湖泊崩潰,造成了大面積的洪澇災害。
盡管地方官員救助及時,可隨之而來的霍亂和瘧疾,還是以肆虐之勢橫掃境內…
請:m.lvsetxt.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