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方這次回京師,主要是因為父親的祭日臨近,而袁著自從那年詐死去從軍,也是第一次回來。
畢竟如今邊境的形勢比較穩定,所以一些軍官可以輪流休假。
兩人在軍中是好友,結伴同行,回來也有幾天了,今日便想著聚一聚。
沒成想在路上被人被攔住了。
“二位,我家郎君有請。”
四年過去了,當年血氣方剛的杜方,早已是穩健沉著的將軍,自然不會像從前那般輕率了。
隨著張讓的指引抬首望了望,劉志倚在窗前,含笑向他舉了舉酒杯。
杜方頓覺五雷轟頂,他這輩子最囧的糗事,恐怕就是當街調戲一名男子的往事了。
當然,事后他也隱約知道了劉志的身份,徹底斷了念想。
此后父親被害,他也受到了大將軍梁冀的追殺,幸而同袍們袒護,將他藏了起來。
直到陛下親政,才恢復了亡父的名譽,他也官復原職。
對于陛下,他是感恩不盡,也下定決心要報效君恩,為國盡忠。
再次相遇,依然覺得囧得無地自容。
袁著卻沒認出他來,畢竟那次劉志去見他時,是化了妝的,后來恩師袁盱給他寫信,言明了陛下救他的整個過程。
也是從那一刻,他才幡然醒悟,自己私自上疏彈劾梁冀的行為,到底有多愚蠢。
不但愚蠢,更是自私任性之極,害了父母家人不說,更連累了從小待他親厚如長輩的左一道。
更是讓恩師為了他鋌而走險,幸好最終安然無恙,否則他萬死難辭其咎。
這一切,若沒有陛下的深明大義,睿智仁慈,如今他只怕骨頭都能拿來敲鼓了。
杜方雖然臉色大變,仍然強自鎮定地拱手回道。
“勞煩前頭引路。”
袁著不由得十分好奇,不就是個容貌出眾的年輕郎君么?
要知道,杜方可是個面對千軍萬馬都泰然自若的鐵血男兒,何至于此?
不一會兒,二人就出現在雅間中,劉志打量了一番,兩人的氣質都有明顯的變化,硬朗了許多。
“見過…郎君。”
杜方拱手,一時之間卻不知該如何稱呼,明知陛下是微服出行,肯定不愿意暴露行蹤,只得含糊其辭。
幾人分賓主坐下,袁著暗中觀察,對面兩人都是容貌出色,氣質不凡,但明顯以劉志為主。
最奇怪的是,主家竟然沒做介紹,而杜方也絲毫沒有為他解惑的意思,實在是不合常理。
不過,今時今日的袁著,早已今非昔比,不可能貿然出口詢問,只是將這一切看在眼里。
“這位是南頓侯,你應該不認識吧。”
鄧演是杜方離開京城之后才嶄露頭角的,二人如果不是舊識,便沒可能見過面。
又回頭對鄧演笑道,“衍成,這位是故太尉杜公的次子,如今在段紀明麾下任左軍將軍。”
杜方的糗事,鄧演早聽說過,劉志自己并不當回事,反而覺得好笑。
不過此事只有少數人知道,畢竟傳出去于陛下形象不利,而且杜方也容易被人攻擊。
“杜將軍,在下對杜公欽佩不已,杜氏更是一門忠烈,幸會!”
南頓侯雖然在朝廷沒有實職,但誰不知道他妹子鄧猛深得陛下寵愛,本人也很得賞識。
何況鄧演自身行事低調,在外名聲不錯,任是朝廷一品大員,見了他也得給三分顏面。
“南頓侯客氣了。”
袁著也跟著見禮,鄧演卻似乎對他并不陌生,“袁校尉別來無恙?”
弄得他一愣,“怒袁某眼拙,實在想不起來,何時與君侯會過面?”
鄧演笑道:“那年袁校尉被梁賊暴尸七日,鄧某也曾去看過熱鬧,所以認得。”
他說得自然,可袁著察言觀色,感覺沒那么簡單,特別是劉志,總感覺有些莫名的熟悉感。
偏偏他就是想不起來,到底在哪里見過。
“二位自遼西來,對北境形勢,可有何感想?”
劉志臨時起意召他們過來,可不是為了敘舊,他只是想知道,這些戍守邊疆的青年將領,是如何看待那邊局勢的。
杜方略一沉吟,小心地措辭,“如今北匈奴攝于陛下之威,比前些年老實多了,并不敢輕易南下騷擾。
只是…”
見他猶豫,劉志端起手中的酒杯,鼓勵地一笑,“有什么話,但說無妨,不過是幾個朋友把酒閑聊罷了。”
杜方本性豪爽耿直,只是這些年的經歷讓他變得謹慎了起來,骨子里還是那個耿介忠直之人。
“這些年北匈奴內斗不斷,爭權奪利一盤散沙,可自從收復鮮卑和烏桓之后,擔心大漢繼續北伐,如今竟然已經達成共識。
現在,其單于將王庭軍隊擴充了一半,整日訓練士卒,還與烏孫等國求和,聯手抗漢。”
劉志點點頭,北匈奴的情況他都知道,杜方的擔憂不無道理,也代表了一部分邊境將領的看法。
如果不能一鼓作氣拿下北匈奴,等他有了防范,再想攻打,代價可就太大了。
畢竟北匈奴人一直彪悍善戰,又全民皆兵,這一耽誤,搞不好永遠失去了收復匈奴之地的機會。
劉志也沒打算給他解釋,畢竟誰也猜不到,大漢將來的發展會到達何種地步。
等到真正的國富民強,大漢鐵騎將堅不可摧,到那時候一個北匈奴算什么?
早晚都是他碗里的菜,沒必要現在花那么大代價去攻打。
如果為了提前打通絲綢之路,近一兩年,他可能會先對烏孫等國動手,因為這條道路在他的計劃中太重要了。
關系到將來大漢經濟的發展方向。
發展陸運比發展海運要容易多了,大漢的底子太薄,要想發展海上貿易,困難實在是太大了。
即使他有這個想法,近十年內也絕不可能實現。
“爾等只要守好北疆,先把遼東遼西之地給站穩了,就是大功一件。”
在古代歷史上,歷朝歷代開疆擴土的不在少數,但劉志認為打下來不難,難的是如何守住。
決定攻打遼東遼西之地,主要的目的并不是為了開拓邊疆,而是為了緩解土地兼并,順便解決邊境上的威脅。
而匈奴自從分裂之后,偏居苦寒之地,名義上統一,實際上由幾個大部落聯合執掌。
這樣的北匈奴,只要大漢自身強盛起來,根本不足為慮,在劉志的心中,早不把他們當作真正的對手看待了。
所以他現在最重要的任務,就是發展經濟,國富則民強,民強則兵壯。
何況他發動戰爭,還有另外一層意思,借著這個機會扶持武將集團,用以平衡士大夫集團對他的壓力。
到目前為止,土地兼并實際上并沒有得到真正的解決,世家階層也仍然是這個國家的中流砥柱。
若不是他軍權在握,又沒有動搖世家的根本利益,哪里會有這短暫的平和期。
但這些政治上的考量,與杜方等這些武將無關。
他們是軍人,軍人的天職是守護國土,無條件服從國家的安排。
幸而武將世家大多衰落了,所以他們才會抱團取暖,與文官集團相抗衡。
而且由于近百年來,難以再出功勛世家,所以大漢世家對從軍的熱情,可以說是降到了冰點。
像杜方和袁著這樣,明明出身文官集團,卻偏偏跑去從軍的基本都是異數。
如今的邊軍之中,有大量寒門出身,甚至是平民出身的軍人。
他們更珍惜來之不易的機會,也更能接受劉志的新政策。
袁著見劉志口氣很大,心中越發懷疑,能夠讓南頓侯如此畢恭畢敬陪伴之人,這天下恐怕非一人莫屬了。
聯想到自己的經歷,當初陛下若不是微服出訪,也不可能碰巧救了自己。
當下心中十分激動,皇帝對他而言,不僅僅是至高無上的君主,更是他的救命恩人。
劉志今日本就喝了不少的酒,此時已經有些興致闌珊。
“杜公祭日的時候,也代我祭一杯酒。”
杜喬與李固不同,他登基后,兩人曾經相處了半年,杜喬的剛正不阿,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多謝郎君記掛,方感激不盡。”
杜方肅然起立,長揖到地。
父親蒙冤九泉,若不是陛下為他正名,恐怕到如今都會背著污名,死不瞑目。
直到他二人已下樓走遠了,袁著才悄悄問道。
“這是宮中那位?”
杜方瞪了他一眼,“知道就好,他出游之事,可要守口如瓶。”
雖然早已猜到劉志的身份,但得到證實,袁著還是百感交集。
“我知道,打死也不會亂說的。”
兩人相視一笑,他二人惺惺相惜,肝膽相照,自然都明白對方的心意。
至于當初袁著那個好朋友,所謂的名士郝絮,如今早沒人再記得了。
當初他與袁著同去投軍,走到半路上,因為挨不住辛苦,心里又著實不愿意去當兵。
所以便與袁著分道揚鑣了,當時他一個通緝犯,也不敢聲張,便改名換姓混跡于底層。
如今,早已泯然眾人矣,不復當年那副矯揉造作的名士派頭。
劉志回到宮里,屁股還沒坐穩,便有人匆匆來報,皇后梁女瑩病危,想見他最后一面。
說實話,這兩年劉志差不多已經把她給忘了,若不是此時有人提起,還真完全想不起來。
梁女瑩被迫為太后守陵,心中自然不甘不愿,百般郁結于心,憂憤成疾。
除了不給她自由,不讓她走出皇陵之外,其他吃穿用度方面,劉志道也沒有刻意刁難她。
平日里也是好吃好喝的供養著,她原先侍候的宮女也都跟了過去,生病了也還是派了御醫專門為她診治。
奈何心病難醫,梁女瑩纏綿病榻,拖了一兩年,最終還是油盡燈枯,走到了生命的盡頭。
聽說她快要死了,劉志微微愣怔,忽然間便想起當年在永樂宮初見的情形。
梁女瑩一身紅裳,青春鮮活,彼時她還只是個嬌縱任性的少女,并沒有如后來那般刻薄寡恩。
他們兩人之間,也許從一開始便注定了,不可能長相廝守。
微微一嘆,劉志擺了擺手,“你去跟她說,朕會以皇后之禮下葬,不提她往日罪孽。”
至于見面,就沒那個必要了。
他們之間走到這一步,早已經恩斷義絕,再見面不過是徒增煩惱罷了。
“還有,她若是想見梁家人,可以滿足。”
等梁女瑩走后,整個梁氏家族便只剩下梁不疑一家人了,這也算是他對梁太后的一點報答。
當天晚上,皇陵那邊就傳來了消息,皇后梁女瑩薨了。
她的死無聲無息,并沒有在大漢朝廷掀起波瀾,曾經不可一世,權傾天下的梁氏家族,就此正式落下了帷幕。
雖然劉志仍然以皇后的規格下葬,但卻一切從簡,也沒有在宮中停靈舉哀。
只是下了道詔書,正式宣布了皇后的死訊。
對于朝廷來說,唯一的震動便是,梁女瑩一死,后位便空了出來。
本來大家一致認同,肯定是貴妃鄧猛,不僅有陛下唯一的女兒劉華,也是宮中唯一資歷和威望都匹配的女人。
可偏偏就在這個時候,傳出了昭儀田覓懷孕的消息。
田覓自從入宮之后,便十分受寵,短短半年的時間,一路從才人升成了昭儀。
其父兄家人也都受到了賞賜,可見圣眷正隆,而且劉志登基五年來,一直沒有兒子。
這也是整個朝廷的心病,最近幾代帝王都是子嗣稀少,而且還大多短命,接連幾任都是藩王繼位,直接導致了太后臨朝,外戚專權。
每到朝政更迭之時,都能掀起一陣腥風血雨。
所以無數人的眼光,都集中到了后宮之中。
原本幾乎所有人都支持鄧猛為皇后,但此時形勢逆轉,許多人的態度又變得模棱兩可起來。
都想等田覓生下這個孩子再說,若是能生下個皇子,那朝臣們到底支持誰,還不好說。
郾太后自然也十分關心,特地將劉志召來詢問。
“天子準備立誰為后?”
劉志笑道,“自然是阿猛,她執掌后宮多年,才德兼備,最合適不過了。”
郾太后一聽也放了心,“我還以為你會選田昭儀呢,那孩子…也不是說不好,但身子嬌弱,心思又重,恐不是長壽之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