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二十六章 斗口

  我點點頭,已經是預料之中的事情,甭管是大頭還是隴右道董俊他們,骨子里都是梟雄的主兒,既然已經將對方劃為敵人,就絕對沒有心慈手軟一說,雖然還不知道結果,但趙金斗這個人,恐怕從此以后就要在京圈兒銷聲匿跡了。

  一夜間翻天覆地,多少鋪子老板要重新站隊了,我心下嘆息一聲。

  趙牧之盯挺著黑眼圈走了過來,坐在我旁邊啃饅頭,我見他神色虛弱,就讓他先回去休息。

  他搖搖頭,這事兒不小,需要打點的太多,從安排早餐開始,換班的伙計,小傷的兄弟,伙計離京,瓢把子親隨衣食住行,等等他都在參與,老何年紀大了,趙牧之正在努力接手龍山閣的工作。

  我拍拍他的肩,笑道:“辛苦趙相了,朕甚感欣慰啊。”

  他鄙夷的看了我一眼,撇撇嘴沒說話。

  人陸陸續續醒來,所幸趙牧之安排好了早餐,所有人都在食堂吃了頓包飯,我以為接下來本該風平浪靜,可事實并沒有我想的那么簡單。

  隴右道他們的攻還擊還有第二波!

  內堂里的人比昨天少了許多,一部分人在昨夜的行動中受傷回去修養,另一部人被老何他們派了出去,我大概能猜到那些人的去向,行動過后,此時是向他們要一個態度最好的時機。

  幾個古香古色的錦盒被人端了上來,董俊一一打開,里面盛放的是一些老物件,瓷器和銅器居多。

  大頭眼睛一亮,這世間只有兩樣東西能吸引到他,一是娘們,二就是古玩。

  他從座位上站起來,邊走邊嘖嘖道:“你看看,龍山閣就是財大氣粗,這是要論功行賞了嗎?”

  董俊笑笑沒說話,我皺著眉看向對面幾位老瓢把子,心里一動,猜得道:“你們要斗口?”

  斗口本來是旗人玩鳥的術語,大概意思是斗口不斗手,不玩真的。后來才到了古玩行,就成了賣主兒到鋪子,并非是真的要賣東西,而是考教收貨人的眼力。

  再到后來,這種明目張膽的行為,幾乎變成了一種挑釁。一般鋪子收東西,如果被打了眼,那就肯定是自己認栽,所以收貨前必須要仔細核對。

  之所以說龍山閣的貨最是保證,就是因為龍山閣的一條鐵律,任何人從這里帶走的貨,保真。

  到了現在,斗口幾乎成為了一種不成文的規定,砸店不敢,砸人招牌才這么干。

  斗口也是有彩頭的,如果你拿著假貨,被硬茬子說出了缺口,那么吃虧的就是自己,所謂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所以一般沒有深仇大恨,沒人這么干。

  不過一旦收貨人指不出贗品的問題,那么招牌和彩頭就都要讓人摘了。

  隴右道笑著點點頭,伸手示意我們去看看。

  大頭頓時意興索然,擺擺手,他對假貨不感興趣,可隨意看了幾眼后,嘴里“喲呵”了一聲,又低頭看過去,半天抬眼看了在座的各位瓢把子,猶豫道:“你們不會壞了規矩吧。”

  斗口就是要考教對方眼力,所以東西必須是贗品,不管彩頭多大,都不可拿真品,一旦拿真品壞了規矩,會遭到所有人的唾棄。

  陳滿弓不知咋的,這兩天和大頭特別對胃口,笑著罵道:“滾幾把蛋,你看不出來就邊站著去。”

  大頭撓撓頭,回頭看我,沖我努努嘴。

  我也被勾起了興趣,走上前去,想看看幾位老瓢把子帶了什么貨來斗口,雖然不如小司馬那樣精專,但一般的眼我還真打不了。

  “見過沒?”大頭在一旁問。

  這幾尊器物一一列開,形態各異,粗略看年代都不遠,可中國的古代藝術品制作,歷史悠久,樣式眾多,產量龐大,除了歷代流傳下來大量的傳世品,地下出土物亦是層出不窮,不可能都見過。

  我搖搖頭,“沒見過。”說著拿起第一件瓷碗。

  古玩鑒定馬眼子(手法)很多,秦漢堂里就有很多大家名師,他們手法獨特,有的人甚至憑借敲擊回聲,就能分辨出器物的真偽。

  常規鑒定就要簡單許多,有一些基本套路。

  第一手就是觀察包漿。

  包漿又稱黑漆古,各種老物件在歲月沉淀中,因為汗水,手澤,或者土埋水浸,經久摩挲,甚至空氣的氧化等等原因,會在器物外層形成一層表面皮殼。

  這層包漿就代表著年紀,恰恰與剛出爐的新貨身上那種刺目的“賊光”形成了鮮明對比。

  我摸著眼下的瓷碗,入手光潤,光照下幽光沉靜,溫存的舊氣很明顯。

  包漿也能偽造,我也見過一些,不過人造的終究趕不上歲月沉淀,色調上會顯得略微浮躁,肌理也有頗為干燥。

  手下這瓷碗的包漿絕對沒有問題。

  辨別的第二手,看年代。

  有的器物根本沒有在那個年代,完全就可以斷定是仿造。

  這種例子就多了,也顯得格外外行。

  下面鋪子曾經有人送去過一個永樂青花的“熱水瓶”,青花熱水瓶底有文字:“明成祖內閣司禮太監御寶、大明永樂六年戊子秋”,這假貨就完全沒水平,因為年代的特點擺在那里,那個年代還沒那東西。

  不過如果符合年代,又是后代仿造的,那甄別難度就要提升很多。

  古玩鑒別,除了鑒別是真品,還要區分出是贗品還是后代仿作。

  比如一件寫有“大清康熙年制”年款的瓷器,除了是否是古物外,還要確定它是否真的是康熙時期制作的瓷器。

  如果并非是像熱水瓶那樣“不合時宜”的偽造,而是如龍泉窯瓷器,在宋、元、明都有生產,那么判斷瓷器具體是哪一個年代的,就及其考眼力了。

  畢竟同一個瓶兒,在宋、元、明三期,現代價格相差甚遠,你要沒點眼力,明朝的瓶子當做宋朝收了,虧的只能是自己。

  而且就算斷代成功,還要斷窯口。

  古董的產地,也就是某一窯口,同時期的一件器物,幾個窯口都在燒制,宋朝的汝官哥定鈞,還有大大小小的窯口,比如一件印花青釉瓷器,可能是耀州窯也可能是臨汝窯,這兩者之間的價格就天差地別了。

  天才一秒:2mcnn

大熊貓文學    敲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