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肉餡的餃子,吃起來還是那股味道,可是一看老先生在嘴里反復咀嚼不忍咽下的樣子,就像是什么難得的美味一般。
“都知道牛肉好吃,可是敢殺牛吃肉的,也沒幾個。就連皇家,遇到重要祭祀的時候,都要下令給周邊州縣,哪里有病死或者摔死的牛,才能用牛頭當作祭禮。老夫這輩子唯一一次吃的牛肉,還是隋朝國宴的時候。”
不僅老先生把餃子當作了珍饈,就連只分到一個的宦官宮女們,都當寶貝一般,碗里素餡和羊肉餡的餃子一直在減少,就是不見動那個牛肉的。
過年除了海吃海喝外,大概就是守歲了。不過今年有老先生在,讓老人家熬夜守歲就有點不人道了。
所以在晚飯結束、把老人家送去睡覺后,李承乾才造訪后宮。
兩儀殿今日還是那么熱鬧,大著肚子的長孫,自然不會出席立政殿皇帝款待百官的年宴。
不管是楊妃還是陰妃,都自覺的跟皇后拉開了距離。
有身孕在身的皇后,就是最危險的個體,誰也不敢靠的太近。皇后嬪妃懷孕雖然是皇族的大喜事,但是對宮女宦官等,就不那么友好了。伺候好了,自然會獲得很多的賞賜,伺候的不好,甚至導致小產,估計就不是幾個人頭能夠糊弄過去的了。
皇后的圈子,自然不會對李泰奏效。
依偎在長孫身邊,李泰正嘚嘚瑟瑟的用筷子當筆,蘸著茶水在桌子上寫字。
李恪就比較沉悶,只有楊妃開口的時候,他才會回答一下。
都有自己的事情做,場下的舞蹈,反而有點多余了。
看到太子過來,長孫大喜,立刻讓宮女在她另一邊準備一個坐墊。
李泰很自覺的把左邊的位置讓出來,坐到了右側。
只是一個小小的舉動,就能看出來他很尊崇自己的兄長。
“李師可是睡下了?聽說你要留在東宮過年的時候,本宮還以為你一晚上都不會過來了呢。”
坐到長孫左邊后,李承乾微微一笑:“到底是過年,兒臣還是要過來看看母后的。”
抬頭就看到桌案上密密麻麻的肉食,李承乾被肉菜推的遠一點,把清淡的菜移到近處,說:“您有身孕,還是吃一些清淡的東西比較好。”
長孫心安理得的接受著兒子的孝心,還不由得伸手摸了摸肚子。
若是寬兒不曾早夭,此刻的她,應當是左一個右一個,懷里還抱著一個兒子才對。
吃了幾口老娘夾過來的菜,喝了兩口茶,見后宮的嬪妃們都悶悶的做自己的事情,沒有一點過年的氛圍,李承乾就站起來,下了場子,把正在跳舞的舞女都趕走了。
見兒子下場,雖然不知道要干嘛,但是長孫還是興奮的拍了拍手。
走到沉悶的李恪面前,李承乾邀請道:“三弟,今日恰逢除夕,你在這悶著怎么行,來,跟哥哥過兩招,也讓楊妃知曉你這段時間的所得。”
對于太子皇兄的邀請,李恪自然不會拒絕。
倆人干脆脫掉了外套,就穿著里衣,在場間各自站定。
宮女不知道在哪兒弄來了一個小鼓,送到了皇后的桌子上。
好奇的長孫見李恪和李承乾都做好準備后,用力的敲了一下小鼓。
然而....
正在對峙的兩個人,卻還是一動不動。手機端一秒記住→.\B\\\\.\\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兩雙眼睛死死的盯在對手的身上,竭力的尋找著破綻。
沒有人催促,眾嬪妃都能感受到倆人之間彌漫著的一點硝煙味。
好久之后,李恪率先動了,他的速度很快,好多人只是才一眨眼,下一秒就發現兩個人已經近身。
一巴掌拍在李恪的直拳上,不求改變方向,只求借力。
借著這一點力量,李承乾原地旋轉一周,左腿已經伸到了李恪的腿下。
然而,這一次,李恪沒有因為下盤不穩而直接摔倒,而是一個鷂子翻身,站穩后重新撲了上來。
雖然知道自己不是大哥的對手,但是為了在母妃面前表現一下,李恪此時已經用上了全力。
眼見李恪已經對自己的缺點加以改進,李承乾暗贊一聲,改守為攻,迎著李恪沖了上去。
近身后,一陣拳腳相加。
噼啪的拳掌相交聲音過后,李恪露出了一個破綻,李承乾毫不猶豫的雙手揪住李恪的胸襟,把他丟了出去。
這下,李恪沒能再調整自己的身形,屁股狠狠的摔到了地上。
從開始到現在,似乎時間很長,又似乎時間很短。但是不管是哪一個,李恪和李承乾的真才實學是做不了假的。
在長孫的帶領下,眾嬪妃和宮女齊聲喝彩。
走到李恪身邊把他拉起來,李承乾嘿嘿笑道:“下盤還是不穩,直拳的時候,胸前的破綻還是太大了。哥哥這樣的花架子都能看出來的問題,到了牛大將軍面前,恐怕你要被一頓臭罵啊!”
揉了兩下屁股,李恪不以為意道:“知道錯誤,改就是了,總有一天,我會擊敗您的!”
對于弟弟的不服氣,李承乾卻并不在意。雖然他自認天分一般,但是別看牛進達是在同時教導兩人,實際上他還是明顯偏向的。在這樣明顯不公平的教學環境下,李恪想要追上自己,不是單純的努力就能辦到的。
回到座位上,李承乾才發現自己的盤子里又被老娘夾了很多的菜。
夸贊了大兒子的身手后,長孫偏過頭,在李泰的肥肉上輕輕的一擰,佯怒道:“看看你兩個哥哥,再看看看你自己,都胖成什么樣了,也不知道鍛煉一下。”
李泰慘叫一聲,隨后狡詐道:“太子皇兄這樣的妖孽暫且不論,要說學業的話,兒臣就算讓李恪半個腦子,他也不是對手啊。母后,您總不能讓我讀書又要好,練武也要好吧。”
隨手拍拍李泰的屁股,長孫笑而不語。
事實上,對于這個小兒子的成就,她已經很滿意了。
能讓李綱那樣的大儒說出,“衛王之聰慧,遍觀長安,恐只有太子能略勝一籌”這樣的話,可見李泰除了天分很強外,同時也沒有虛耗時光。
這樣就好,如果不出現別的事情,下一任的皇帝注定是承乾的,李泰會是一個太平親王。武藝不怎么樣就不怎么樣吧,只要有文采,一樣不會被外人看輕。
舞蹈沒有恢復,回去休息了一會兒的李恪,這一次主動出來挑戰太子。
如了他的愿,李承乾再一次把他甩了一個大屁墩。如果他不是甩出去而是抱著李恪直接倒插蔥的話,李恪絕對會不死即殘。
殿門不知道什么時候開了,微醺的皇帝結束了立政殿的宴會,返回了后宮。
兩個兒子的比斗,他雖然只看了一半,但還是出聲指點:
“太子,你這放水放的太明顯了,單單朕看的這段時間,你就有幾次機會能一擊制勝,可是你擔心傷到了李恪,一直到最后才出手。雖然這樣是愛護兄弟,可是時間長了也會讓你自己的眼力倒退。”
“李恪,打不過的情況下就防守,伺機反擊就是了,可是你意味的進攻,想要用猛勁兒一直壓制太子是怎么回事。若不是太子讓著你,恐怕這時候你已經躺到床上去了。”
皇帝的聲音響起,眾嬪妃剛要起身行禮,繁雜的禮節在李世民的隨手一揮中就取消了。
場間,李承乾干笑,李恪羞愧的低下了頭。
如果皇帝不戳破的話,他還不知道自己居然被兄長讓了那么多次。前后一對比,頓時覺得自己揚言超過兄長的話很是狂妄,所以也就越發的羞愧。
皇帝回來了,桌椅的位置就要調整。
有宦官抬來了新的一張小案幾,安放在帝后桌案的一邊,稍稍靠前。
舞樂又起,得知自己被讓了很多次的李恪,紅著臉敬了太子兄長一杯茶。
皇后有孕在身不能飲酒,所以勸酒的活兒就全落到了皇帝身上。
在把自己龐大的后宮灌的東倒西歪后,李世民依舊沒有醉倒。
大度的讓一些醉倒的嬪妃退場后,李世民吩咐內侍給太子也取來了蜂蜜酒。
連碰兩杯后,看著面前風采俊逸的大兒子,李世民道:“承乾啊,跟朕說說,你儲備了多少糧食和肉干了?”
端著酒杯的手微微一抖,但李承乾很快就冷靜了下來。
囤積糧食和肉食的事情,一定是瞞不過這位大唐境內第一人的,只是,他沒想到這件事,會沉默了這么久,在除夕夜的時候,被他拿到明面上來說。
“回稟父皇,東宮已經儲存了大約十八萬擔糧食、二十萬斤肉食。”
聽到這個數字,跟自己看到的賬簿對比一下,發現沒有太大的出入,李世民就接著問:“朕所料不錯的話,你也猜到了蝗災的可能,才會不留余力的這樣囤積糧食和肉干。只是承乾,你跟父皇說說,你準備用什么樣的糧價,把這些糧食賣出去?”
李承乾苦笑一聲,拱手道:“父皇您可是想錯了,兒臣可沒有發災年財的厚臉皮。囤積了這么多糧,就是為了賑災之用。就算蝗災不起,只要擴大兩個酒坊的規模,這些糧食也能很快消耗掉的。若是蝗災真的出現了,兒臣打算用糧食換蝗蟲,十袋子蝗蟲干換一袋子糧食,您覺得如何?”
“用糧食換蝗蟲干?”
李世民有點吃驚,沒想到兒子居然想要收蝗蟲,蝗蟲這東西,有什么用處?
人又吃不了....
等下,人吃不了的話,不代表別的東西吃不了啊!
想起那個用李綱的名頭建立起來的養殖場,李世民恍然大悟。原來,看似無用的蝗蟲,還有這樣的用法。
雖然想要為兒子的想法點贊,但是李世民還是忍不住問道:“現在預測到蝗災降臨的糧商,都在囤糧準備在糧價提升的時候大賺一筆,勛貴大家族囤糧,都準備散糧賑災,提升一下自己的好名聲,你為何不免費散糧,而是用糧食換蝗蟲?”
李承乾沒辦法跟一個世家子弟講一講底層人的倔強。
或許有一些人能夠放下臉面,接受別人的施舍,甚至上桿子的求施舍,但是更多的人,卻都放不下面子。
在水滴壽被好多人利用、聚攬不義之財的時候,好多真正的大病病人,還在咬牙堅持著。曾經他往醫院送餐的時候,就遇到一個農民工在窗口悶頭無聲痛哭。送完了餐,他已經恢復,轉而繼續給親戚朋友打電話借錢。
人越是遇到絕境的時候,就越是有骨氣,雖然這份骨氣在外人看來,是有點愚蠢的。
不能說這個理由,那就說說別的有利之處吧。
喝了一口茶后,李承乾低聲道:“其實這是兒臣的一點小心思,從李師處得知,蝗災起,平民百姓都會認為是君王德行不修所致。一些地方的愚民,甚至會神化蝗蟲,不僅眼睜睜看著蝗蟲肆虐,還會擺上祭壇祭祀它們。如果兒臣用糧食換蝗蟲的話,一個動手抓,就會有兩個,然后是四個,八個,十六個。這樣下去,百姓們就不會再覺得蝗災是什么天降的災難了。”
李世民握緊杯子,忽然發現兒子居然說的很有道理。
百姓之所以相信“蝗災天降,用以罰君”這樣的流言,就是因為沒多少學識,容易被大規模天災震懾住。如果鼓動著百姓們去抓蝗蟲換糧食,這樣的說法就成了笑話。
不過可惜,朝廷是斷然不可能跟東宮一樣,用糧食換蝗蟲的,否則,也這么做的話,會讓他的處境好很多。
情不自禁的摸了摸太子的肩膀,李世民此時竟然有些感動。想不到太子小小年紀,就已經能夠想著為他分憂了。
感動之余,想到這段時間魏征一直在往東宮跑,給太子講解朝政的事情,李世民就不免升起了考校的心思。
“太子,朕問你,若是蝗災真的發生,你覺得朝廷應該怎么做?”
之前是稱呼“承乾”,自稱“父皇”,說明李世民是在說一些家常話。
如今稱謂改成了“太子”和“朕”,就不是胡說八道的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