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在如此恐怖而密集的箭雨之下,魏軍騎兵很難招架,盡管他們人人都配備了圓形的防御盾牌,但那盾牌面積太小,只能勉強地護住騎兵的要害部位,身體的其他部位,是無法全部遮蓋的。
就算是腿上中箭并不致命,但防得了人,卻防不了馬,這些戰馬可沒有馬甲馬鎧,蜀軍的箭雨攻擊是無差別的,在這種覆蓋似的攻擊下,沖在最前面的魏軍騎兵幾乎很難幸免。
許多的戰馬中了箭,整個魏軍的前隊是人仰馬翻,一片狼籍,死傷慘重。
許多的魏兵本身并沒有被箭射中,只是因為戰馬受傷,被摔在了地上,但在亂紛紛的戰場上,騎兵落馬后的下場往往極是悲慘的,不是被亂箭射死,就是被身后紛擁而至的戰馬給踐踏身亡,畢竟戰馬的速度太快,后面沖上來的魏軍騎兵根本就來不及閃避,只能是從他們的身上碾壓而過。
面對如此密集如此恐怖的箭雨,魏軍騎兵卻是悍不畏死,依舊如飛蛾撲火一般,奮勇無比地朝著魏軍陣線沖了過去,不斷地有人倒在了前面,后面的人則是前仆后繼,踏著尸體全力沖刺。
那怕蜀軍的箭雨再恐怖,但也無法擋得住大無畏的魏軍騎兵,那怕是尸體鋪滿一路,他們依然還是沖到了蜀軍的陣前。
蜀軍那密如林的槍陣成為了魏軍突破蜀軍陣地的最后一道障礙,蜀軍為了避免誤傷自己人,魏軍沖到陣前的時候,就躲開了弓弩的覆蓋范圍。
但這道槍林依然成為魏軍難以突破的障礙許多的魏軍騎兵沖破箭雨之后徑直地便撞向了蜀軍的那道槍林,一匹戰馬沖上去的時候往往就會有十幾條的長槍刺過來。
與其說是長槍刺過來倒不如說是魏軍的戰馬直接撞上去,巨大的沖擊力讓槍林也出現了波動蜀軍士兵明顯地被向后沖去,盡管沖上來的魏軍騎兵十死無生但這樣自殺似的沖擊對蜀軍的陣線也是一個巨大的沖擊。
一匹匹的戰馬沖了過去蜀軍在槍陣在經受著巨大的考驗,魏軍騎兵往往是平舉著刺槍沖了過來,刺槍的長度是要超過蜀軍步兵使用的長槍的,魏軍奮力一刺瀕死之前至少也能換上一兩條的性命,雖然不足以沖破蜀軍的陣線,但是沖鋒的人多了,對蜀軍的陣線也可以構成相當大的威脅,一旦陣線被突破的話魏軍騎兵就可以橫掃戰場,收割生命了。
這是一場相當慘烈的戰斗雙方的士兵都在以命相搏,進行著殊死的戰斗針鋒相對,寸土不讓。
姜維看到此情景也是暗暗心驚魏軍騎兵的頑強遠遠地超乎了他的想像畢竟在蜀軍如此密集的箭雨之下,大多數的軍隊恐怕早已是萌生退意了,想要突破這道箭雨實在是太難了,但魏軍騎兵卻根本無視這道箭雨的存在,冒矢沖鋒,利用速度上的優勢竟然可以沖到蜀軍在陣線前面。
所幸蜀軍的長槍兵陣也是那些訓練有素的士兵組成的,否則在魏軍騎兵的強悍沖擊之下,很容易就被沖垮了,一旦這道最后的屏障失守,蜀軍的陣線就會被攻破,后果不堪設想。
狹路相逢勇者勝,這個時候的戰斗,已經不光是實力的比拼了,更多的是意志的較量,誰能在這場戰斗之中堅持到最后,誰才會是真正的勝利者。
魏軍騎兵不計代價地沖鋒,那怕前面已經尸堆如山血流成河了,但他們依然舍生忘死地發動著沖鋒,一次次地撲向了蜀軍的陣地,要用血肉之軀去撕開蜀軍的槍林箭雨。
而蜀軍也極是頑強,那怕前面的人倒了下去,后面的人也會立刻增上去,讓長槍陣巍然不動。
真正驚訝的是司馬倫,面對魏軍騎兵黑壓壓的攻勢,首先他心中便是悚然一驚,一種恐懼之情油然而生,在和魏軍的多次較量之中,魏軍騎兵帶給司馬倫無窮的壓力,每次他對戰魏軍騎兵的時候,都得全力以赴,打起十二分的精神來,但就算如此,魏軍騎兵的強大沖擊力,依然如同噩夢一樣,纏著司馬倫,讓他心生畏懼。
但是進入到戰斗之中后,司馬倫才驚訝的發現,蜀軍竟然絲毫不怵魏軍的騎兵,甚至隱隱地還占據著上風,這不僅僅是戰斗意志力方面的事,而是蜀軍所使用的元戎弩,確實是對騎兵起到了壓制性的作用,如果不是魏軍的戰斗力強悍緣故,早就被殺得片甲不留狼狽而撤了。
司馬倫不禁感嘆,原本司馬軍也是有機會裝備這樣殺傷力極強的武器的,可惜當朝司馬家無人重視馬鈞的發明,認為連弩再厲害,在絕對的力量面前依然起不到什么作用,司馬家的人把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了爭權逐利上面,反而讓曹亮拿到了連弩的圖紙。
由于曹亮的騎兵強大,對付司馬軍完全可以以騎制騎,不會用連弩來對付司馬騎兵,所以在歷次的交戰之中,連弩兵也只是處于一種輔助的地位,沒有展示出大殺器的本質來。
而現在看看蜀軍使用原版的連弩,對魏軍造成的殺傷,司馬倫不禁哀嘆,錯過的終將是錯過了,如果司馬家早一些認識到連弩的威力,或許能改變戰爭的結果。
戰斗仍在繼續,廝殺依舊不停,每個呼吸之間,就有無數的士兵在戰場上喪命,這種數十萬人數級別的大決戰,本身戰爭場面就是極具震撼的。
魏軍騎兵一次次地發動著凌厲的沖鋒,再多的袍澤倒下,也無法阻擋他們沖鋒的決心,在這之中,更多是魏軍騎兵不服輸的態度,他們已經橫掃了大半個天下,一路無人可擋,但現在卻遭遇到了蜀軍最為頑強的抵抗,他們自然是不服的,魏軍騎兵不斷地用盡全力發起攻擊,就是想要證明魏軍騎兵是無敵得存在,不可能被眼前這點小小的困難給嚇倒,誓死而戰,死不旋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