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南軍回返廣東,令大清簡親王濟度很是郁悶,此前洪承疇苦心孤詣的算計成了畫餅,但是他又不甘心就此放過這個大好機會,只要自己纏住小李賊的主力,洪承疇大軍一到,賊寇沒有堅城可以依托,賊寇如何是這近八萬大軍的對手。
濟度在峰山思量來,思量去,終是決定親提大軍追擊南返的靖南軍,為防有變,又急向退往九牛驛的洪承疇傳遞了賊寇大軍南返的消息,同時令董學禮部萬不可炸了堤壩,因為按時間來算,至他收到消息時,賊寇起碼已經走了一個多時辰了,現在炸了堤壩那是阻截已方大軍追擊的道路了,而不是阻截小李賊退兵之路了。
濟度定下追擊的策略后,即令此次跟隨大軍南下的前鋒營副都統季達禮以及從福建調過來的鑲黃旗都統宜哈齊和潮州總兵吳六奇部為先鋒,自己則帶著貝勒杜爾佑和鑲藍旗都統納海等人統領河南綠營以及山東綠營全力追擊撤往韶州的靖南軍。
老虎坑距離贛州城并不遠,而濟度收到消息后,這哨探來回往返間,再加上整點軍馬,至季達禮追擊至老虎坑一帶時,新三鎮林善至所部已經攜帶著輜重物資過了老虎坑一個多時辰了。
潮州總兵看到老虎坑周左地形復雜遂向季達禮等人進言道:“都統大人,此地山多林密,我軍若是繼續追擊,末將恐怕賊寇會留有伏兵。”
季達禮和宜哈齊深以為然,遂命全軍休整,并派人向后隊的濟度傳信,濟度聞報后就是催兵急進。
濟度聞報就是催兵急進,至他趕到老虎坑后,就是帶著一眾將佐登上附近的一座山峰,觀測老虎坑一帶的地形,經濟度等人查探之后,諸人均認為老虎周左地形雖然復雜,但是官道兩側并不算過分險要,只要已方有所提備,就算有伏兵也不會對通行的軍馬造成多大的傷亡的,況且還有洪承疇尾隨于后,所以諸將皆認為可銜尾追擊,務必不能讓賊寇退回兩廣。
下山之后,濟度即令全軍前進,務必要在天黑之前咬住賊寇,如此靖南軍不能速行,洪承疇大軍再至,一戰可定兩廣。
濟度定計進兵后,依然以前鋒營和鑲黃旗以及吳六奇部為先鋒,在老虎坑往南攻擊前進。
老虎坑其實是個山谷,因為兩邊山勢形似猛虎,而谷內地形又低,故取名老虎坑,季達禮等人入谷之后僅僅半刻鐘就發現了兩側山道上設防的靖南軍第四鎮李廣恩部。
由于靖南軍居高臨下,清軍騎兵目標太大,不可能仰攻明軍防線,那只會是守軍的活靶子,所以季達禮遂命潮州總兵吳六奇率軍攻山。
這潮州總兵吳六奇在兩廣也是個傳奇人物。
他武藝高超,少年時流落在鳳凰山一寺院中打雜,寺里的僧人夜里教授徒弟棒法,吳六奇在旁看著就學會了。天亮僧人下山,吳六奇與其徒比試,不想失手將其打死,就自縛于寺中,候僧發落,僧人卻佩服他的棍法出神,仍然留他在寺里,又一日,吳六奇巡夜遇虎,于是一棒斃之,再遇一虎,亦斃之。
此人不但武藝高強。相貌也很奇特,其須眉偏向左作橫飛勢,望之若神。外表雖然粗獷,可為人卻心思縝密,常以韜略自負,有一書生曾以“家無讀書子,官從何處來”上聯譏諷吳六奇是武人,他卻應聲對下聯說:“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
吳六奇投靠清廷后,以潮州一府之地屢抗延平王大軍,更是用無數漢人的鮮血染紅了頭上的頂子,他在潮惠時,為了防止有漁民勾連鄭成功,泄露內陸的消息,曾在兩府沿海設置了無人區,凡是有敢于越界的漁民均遭到了清軍的屠殺。
漁民本就是打漁為生,吳六奇封鎖海路,漁民們不得不鋌而走險,偷偷越過清軍布置的警戒線下海,然而吳六奇卻下了嚴令,在沿海一帶拉起了一道鐵絲網,將這些被屠殺的漁民首級一字排開,以震攝沿海的漁民,時吳六奇之名能止潮惠兩府小兒夜啼。
吳六奇領命之后,即率本部三千精銳向李廣恩所部發起了攻擊。
“射擊!”
依山而建的環形陣地前,硝煙彌漫,震耳欲聾的火銃聲響個不停,第四鎮火銃兵在副將李雄振的下指揮下打響了手中的火銃。
架設在山腰的十余門虎蹲炮也不斷的向沖鋒的潮州綠營兵轟擊,那些噴射出來的散子彈成功將潮州綠營的沖擊速度遲滯下來,陣前不斷有綠營兵中銃著炮倒地。
“不許后退,后退者殺無赦沖上去,沖上去!”
吳六奇揮舞著他那三十余斤重的滾鐵棍不停地督促著麾下的軍馬往山上攻擊。
潮州綠營在后方吳六奇的督陣下不顧死傷往山口沖,箭手和火銃手在百步外便向著靖南軍放箭射銃,守山的靖南軍開始出現傷亡,然而靖南軍畢竟戰據地利優勢,在強大的火力下,奮勇廝殺的潮州綠營始終突破不了當面靖南軍的防線,僥幸沖上去的則被從兩翼及后隊的鴛鴦兵用狼筅和長矛捅翻。
吳六奇眼看攻擊不順,親自帶著自己的親衛往前突進,主將帶頭沖鋒,士卒們誰敢懈怠,亦是鼓起余勇,拼死往前沖突。
然而他攻山的兵馬不過三千,面對第四鎮的靖南軍,不光在人數上差距甚大,又不占地利優勢,只能被動挨打,猛攻了數次,折損了數百士卒,卻是對山上設防的靖南軍沒有造成多大的損失。
季達禮無奈之下只得命人向后隊的濟度傳遞靖南軍依山設防的消息。
潮州營兵進攻不順,濟度趕到時只得下令收兵,丟下幾百具尸體和數百在陣前哀號的同伴后,潮州綠營匆匆退了下去。濟度調整了兵力部署,他命季達禮的前鋒營正面進攻,吸引靖南軍的注意力,命山東綠營和河南綠營,吳六奇的人馬從山谷兩側攀爬上去,然后居高臨下向山腰上的靖南軍進攻。
激昂的戰鼓聲再次響徹在戰場上空,滿洲兵、蒙古兵、綠營的旗幟飛舞,刀出鞘、弓上弦,清軍呼吼著沖向當面靖南軍的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