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和美依禮治就算有矛盾,但解決問題的方法有千百種,為什么非要選擇如此極端、如此卑劣的方法,你誣陷她偷東西,破壞她的社會聲譽,造成其社會性死亡,你這是殺人誅心,你何其可惡!!”
這是上杉信第一次拍桌怒吼,接著上杉更是信沖到火神大盾面前,目光銳利如劍直視火神大盾,咬牙切齒道:“告訴我,你為什么要做這么卑劣的事,你這樣做還算是人嗎?虧你們還自稱是朋友,如果所有的朋友都像你這樣對待朋友,恐怕這世界早就成了一個倫理道德崩壞的人間地獄了,你為什么這么做,回答我啊!!”
“為什么不說話?是不是我說的都是對的,你反駁不了!”
在上杉信不間斷的質問之下,火神大盾終于抵擋不住,崩潰了,他不復剛才的憤然之情,面容垮了下來哭道:“是她,是她先這么做的,我也不想這么做的,是她逼我的,逼我的。”
聽到火神大盾承認,“憤怒至極”的上杉信悄悄對旁邊的小野大輔做了個手勢,小野大輔也將早已開啟攝像功能的手機對準了火神大盾。
上杉信自然不是真的生氣,此時的“憤怒”自然只是裝出來的,就如之前的所言,審訊的關鍵在于擊潰受審者的心理防線。
現代的審訊是對嫌疑人講人權的,不允許對犯人造成任何身體上的傷害,所以只能從心理層面下手。
上杉信抓住以視頻證據讓火神大盾內心動搖,無法辯駁之際,以拍桌怒吼造成他內心的恐慌,再從倫理道德層面,對火神大盾進行壓迫,一舉擊潰了火神大盾的心理防線。
此刻,火神大盾崩潰承認,目的達到,不過在取得全部證詞之前,上杉信還要繼續裝下去。
“她逼你的,我不信,我不相信還會有別人,做這種卑劣的事!?事到如今,你還想開脫?你不但誣陷別人偷東西,還想誣陷別人的品格。這是一個社會公民該做的事情嗎?”
火神大盾連連搖頭:“我沒有,我沒有,我說的都是真的,真的...”話語到最后,火神大盾語氣中都多了幾絲哭腔。
上杉信繼續保持言語上的步步緊逼:“那你就告訴我,究竟事實是怎樣的?說!!”
接下來,火神大盾講述了一個在一年多前發生的事情,那時結城英梨已經退游了,所以她并不知道此事。
事情是這樣的——
火神大盾和美依禮治幾人作為一小隊成員,是有一個共享的小隊倉庫,他們在游戲中通過小隊任務獲得的高價值的材料、裝備等物品,會自動存入那個倉庫之中。
小隊倉庫中的物品,每位小隊成員都可自由取用,但他們早有規定,每次的收獲都會按照每個人的需求統一分配,隊員不可私自取用。
有一天,他們小隊刷副本爆了一個價值比較高的傳奇盾牌,那個盾牌是適合火神大盾的裝備,按照需求,這個盾牌應該分配給火神大盾。
但之前的一次副本中,已經出過一個效果差不多的傳奇盾牌,并且分配給了火神大段。
所以這個傳奇盾牌,眾人商量結果是將這個盾牌出售,金幣大家共分。
而在兩天后,負責拍賣事宜的美依禮治準備將盾牌拍賣時,卻發現存放于小隊倉庫的傳奇盾牌已經不見了。
這只有一種解釋——有人把盾牌取走了。
按照當時的情況,美依禮治下意識認為是火神大盾取走的盾牌,因為他說過自己想要的那面盾牌。
但他們已經達成了協商,要將盾牌賣掉,這屬于他們的共有物。
美依禮治很生氣,不經確認就直接在他們小隊的聊天群里公開指責火神大盾是小偷,他偷走了盾牌,讓他立刻把盾牌交出來。
但火神大盾沒有做過這件事,自然不會承認,當然也交不出來。
這本來并不是一件嚴重的事,但二人吵著吵著,火氣越來越大,言語也沒輕沒重。
美依禮治非常生氣的指責他是小偷,還說他是沒見過世面的鄉下人,偷東西是他自骨子里的劣根性,這本就讓冤枉的火神大盾非常惱怒。
當時的情況十分惡劣,但忽然有一天上線,他們發現那面盾牌,又不知何時回到了小隊倉庫中。
事情本來可以就此終結,但美依禮治不依不饒,繼續指責是火神大盾偷走了盾牌,現在不過是在自己的指責下,他將盾牌還了回來。
但這并不能改變他曾經偷東西的事實,他依舊是小偷。
因為此時,火神大盾憤怒下線。
持直到一個半月后,他才重新上線。
那時美依禮治氣也消的差不多了,沒有再提此事,而火神大盾也沒有再提此事,眾人默契的將此事塵封。
雖然東西最后并沒有丟,大家依舊是拍賣了這盾牌大家共享了金幣。
但是此事發生過后,隊里的氣氛明顯發生了巨大的改變,他們再也回不到之前的友好狀態了。
事情就這樣過了將近一年,但這一年里,火神大盾心中的仇怨從未消失。
他不能接受自己就這樣被美依禮治空口無憑冤枉為小偷,并且事后沒有任何一句道歉的話語,就好像事情沒有發生過。
他根本沒有偷盾牌,而美依禮治根本沒有認錯的打算,她心里根本就是還在認為自己就是小偷。
不光如此,后來火神大盾還曾接過一些陌生人發給自己的私聊,罵自己是小偷,這不用想,就是美依禮治出去宣揚的。
想到這些,時間的推移讓火神大盾的怨恨非但沒有消失,反而日漸增長。
最終在一年之后,火神大盾提出了大家來東京玩游玩,然后他開始實施了這個計劃,他要以牙還牙,而且要千倍奉還!
當初美依禮治冤枉他偷東西,現在火神大盾也要冤枉美依禮治偷東西,讓她來3嘗一嘗,被冤枉的感覺是什么樣子?
讓她感受一下,自己當時的心中的冤屈與不甘。
于是,才有了今日之事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