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299 高被引與熱點文章

  看到魏興思的目光,許秋不知怎么的,就想到了高中時喜歡趴在教室后門觀望的班主任的身影…

  “許秋,你過來一下。”

  “噢,好的。”

  兩人來到218辦公室,魏老師開門見山說道:“下周五到周日,我帶你去參加龔遠江組織的學術會議,在津城的開南大學,持續三天,需要你準備一下講稿、PPT和報告摘要。”

  魏興思笑了笑,繼續說道:“屆時還會有一些其他同行過來,包括一些大佬,清北大學的臧超軍,中科院的盧長軍,還有前不久剛發表一篇《自然·材料》,開發了IDTBR分子的東南大學的徐正宏,此外Bazan剛好在龔遠江那邊訪問,也會做報告…”

  許秋默默分析著,魏老師提到的這些人經常可以從有機光伏領域文章的通訊作者上看到,基本上都是“長江”學者級別的教授,相較而言,魏興思這一個“青千”,在做報告的人里面應該算是蝦米級別的了。

  魏老師能夠有上臺做報告的機會,多半還是因為有機三人組,現在是有機四人組,近期發表了大量文章,要不然他估計去了也就是旁聽,沒有上臺講的資格。很簡單的道理,要是沒有成果的話,上去講什么呢,總不能講個相聲吧。

  “講稿、PPT和摘要這些要準備英文版本的嗎?”雖然許秋心里大致有答案,但還是確認般的問道。

  魏興思隨口回復:“當然是英文啦,這次龔遠江邀請了Bazan過來,說中文的話人家也聽不懂。”

  許秋點點頭,英文也好,自己準備起來會比較省事一些。

  語言這種東西,在沒有戰爭的和平年代里,想要發生劇烈變革的難度很大,中文想要國際化,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國際通用語還遙遙無期,在相當長一段時間里,英文都將是國際交流的通用語言。

  魏老師繼續說道:“這次報告,我們主要講一講你的PCE11體系,以及組里開發的幾種3DPDI系列的分子,這兩個體系其他人應該還是比較感興趣的。至于ICIN的ADA體系因為目前還在研究中,不適合提前在這種大會上講出來。”

  許秋“嗯”了一聲,表示理解,除非是非常要好的朋友,或者對方是學術圈巨佬級別,才會私下里把未發表的工作告知對方,讓對方提提意見之類的。

  而像這種大會,龍蛇混雜,假如把還在做的工作提前漏了出來,可能你前腳剛講出來,別人轉頭就把你的材料給抄了,做個類似的結構,然后搶先發表一篇差一點的文章…

  畢竟別人可以說是自己想到的,碰巧和你的想法撞車了,根本沒地方說理去。

  魏老師交待完下周開會的事情,又提了一句“陳婉清AM文章已經轉投到AEM”,接著問了問許秋在張疆合成的近況。

  許秋如實匯報,表示:“他和鄔勝男一起合成了兩種D單元和三種A單元,目前還沒有合成完。”

  魏老師點點頭,他是做有機合成出身的,自然知道做有機合成的難度不低,并且時間跨度通常很長,因此并沒有多問。

  學術圈的導師制度,一般很少出現“外行指導內行”的情況,這一點還算不錯。

  許秋從魏老師那里拿了一盒蜂蜜柚子茶,返回216,開始準備下周五報告用的材料。

  這次的報告比較正式,需要寫一個英文版本的摘要過去。

  像這種重量級來訪嘉賓很多,級別也比較高的學術研討會,一般都是會提前在學校里貼出海報進行宣傳的,摘要就是用來上海報的。

  不過,事實上,這種海報宣傳并沒有太大的用處,一般很少有路人會去專門去旁聽這種理工科的科研報告,因為這種報告,除非是相關領域的研究者,不然根本聽不懂。

  許秋之前大二的時候就被輔導員拉過去強迫聽報告,關于一種過渡金屬催化劑的合成及作用機理,那時候完全聽不懂,聽的他都快睡著了。

  據田晴、陳婉清她們說,學校對研究生是有強制聽報告的要求,“聽20場學術報告,做1場學術報告”是畢業的前置條件之一,許秋覺得這項制度,培養學生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估計也是擔心老師們做報告的時候,每次都是無人問津,就比較尷尬…

  相較而言,文科的報告還好一些,像經濟學或是國際關系的報告人會比較多,因為一般人都能聽懂,可以增長見識,而且魔都綜合大學是以文科見長的,像新聞系、國經、管院都是熱門的專業,里面很多教授都非常厲害,有些老師甚至還出圈了,在網上也有不少粉絲。

  這次的三份材料,PPT、講稿和摘要,因為是英文版本的,所以都不算太難做,只需要稍微花費一些功夫,把之前的發表的文章整理一下就可以。

  PCE11的體系,包括許秋的三篇文章PBT4T、PCE11以及PCE11體系的側鏈調控,還有學妹的P3T、P5T體系,以及學姐的PCE11結晶性研究工作,一共有六個工作。

  3DPDI的工作,也有三個,許秋的一篇NC,一篇剛發表的ACSAMI,還有學妹的一篇EES。

  許秋一直忙活到晚上,終于把三份材料搞定。

  摘要部分他就寫了一長段話,概括了組里的九個工作,然后附上了一段魏興思的個人介紹,通過排版把這些內容壓縮在一頁WORD之中,這樣可以直接打印出來,就是海報了。

  PPT的話,因為大會給魏老師安排的報告時間是半個小時,所以許秋把工作內容壓縮到了30頁,挑重點介紹了那四篇發表在AM、AEM、NC、EES上的文章,其他工作就一筆帶過。

  許秋也不是不想詳細的介紹每個工作,是在是咱的工作太多了,介紹不完…

  完成后,許秋到218把材料交予魏老師驗收。

  魏興思非常滿意,稍微改動了一下,把海報形式的摘要發送給龔遠江,隨后又向許秋提起一件事:

  “你之前那篇PCE11體系的AM文章,被同時評選為高被引和熱點文章了,記得去‘web

  science(wos)’網站上截個圖,放在這次的報告PPT中。”

  “好的。”許秋點頭應下,沒想到他之前那篇AM文章把封面文章、高被引文章和熱點文章這些榮譽都拿下了,也算是大滿貫了。

  封面文章是文章所在期刊自行評選的,高被引和熱點文章的評選方式有所不同,它們都是由基本科學指標數據庫(Essential

  Indicators,簡稱ESI)進行評定的。

  ESI是基于wos核心合集數據庫的深度分析工具,也是是目前普遍使用于衡量學科研究績效、跟蹤科學發展趨勢的分析評價工具。

  其中,高被引文章,是指從最近10年的數據中選出,高被引論文反映了按領域和發表年份分列的前1的論文,不區分自引和他引,只強調引用次數。被高度引用的論文有助于確定研究領域內的突破性研究,并在wos中用于確定和提煉最具影響力的研究論文。

  熱點論文是指與同領域和同時期出版的論文相比,在出版后很快就得到較高引用的論文。熱點論文入選的條件是出版時間不超過2年,而且是在當前兩個月內被引。根據以上條件,最后每個領域前0.1的論文得以入選。

  有些學校或者科研院所會獎勵發表高被引、熱點論文的課題組,一篇文章獎勵一萬、幾萬的都有。

  不過魔都綜合大學比較坑,許秋聽說什么獎勵都么得…

  另外,像是之前材料系發表了一篇《自然》,魔都綜合大學也就是系里稍微宣傳一下,并沒有聽說有什么實質性的獎金啥的,要是放在魔都硅所之類的地方,一篇《自然》獎勵幾十萬,就算層層扣下來,分到第一作者手里也有十萬左右。

  說一千道一萬,像高校教師這樣的科研工作者,待遇實在是不咋地。

  特聘的還好些,工資會高一些,如果是普通的高校教師,工資絕對算不上高薪,但為之付出的代價卻不小,基本上是四年本科、三年碩士、三年博士,海外兩年博后,加起來要十二年。

  如果延畢了,多讀了一次碩士,或是做了兩次博士后的話,等工作穩定了,人可能都35歲了,這個年齡放在狼廠,可能都要被優化了,因此基本上也沒有轉行的余地了,只能一條道走到黑。

  不過,有缺點自然就有優點,優點就是自由、穩定、福利好一些,畢竟算是在體制內。

  許秋將自己AM文章的標題輸入wos網站。

  果然,檢索結果右側現實有一個小皇冠標記,表示是高被引文章,同時還有一團火焰標記,表示是熱點文章。

  同時,許秋這篇文章的實時被引用次數達到了46次,已經超過了AM期刊的影響因子(20左右),而且現在這篇文章發表時間還不到一年,兩年后被引次數破百幾乎是板上釘釘的。

  現在PCE11也開始成為有機光伏領域中的一大標準給體材料,雖說由于其高度結晶性,普適性略遜于PCE10,但是其與很多非富勒烯材料都表現出不低的性能。

大熊貓文學    我有科研輔助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