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242 請叫我帶預言家

  又和許秋聊了一會兒PDI體系的工作,魏興思突然問道:“陳婉清和韓嘉瑩她們怎么樣,這幾天都沒怎么見到她們兩個。”

  “噢,她們兩個在張疆做合成,”許秋每天都有和學妹聊天,對她們的近況很是了解,便幫她們回復道:

  “韓嘉瑩在做3DPDI材料,之前只拿到了幾十毫克產物,現在在大批量制備,陳婉清拿到了1,3茚二酮原料,正在合成新設計的ADA分子,CH1。”

  魏興思不置可否的點點頭,忽而道:“說起合成,微波反應器那邊今天聯系我了,他們的工程師最近剛好在魔都,問我們這周四或者周五可以不可以安裝。時間比較尷尬,剛好卡在我出國之后,安裝儀器的時候要有人驗收,你這兩天有空嗎,如果不行的話我就先推掉了,等我回來再約。”

  ‘學妹現在的體系可能會比較需要用到微波反應器,如果這次不安裝,拖下去不知道要拖到什么時候,畢竟他們的工程師可是全國各地到處跑的,不會一直停留在魔都,只是驗收的話,應該沒什么問題。’

  思索片刻,許秋便把這事攬了下來:“我周四有空,周五我預約了TEM測試。”

  “好,那就告訴他們明天下午到張疆安裝,現場驗收工作就交給你和陳婉清,我等下把你們兩人的聯系方式報給他們的工程師。”頓了頓,魏興思又問道:

  “TRPL用了幾周下來,配著新電腦,沒出什么問題吧。”

  “暫時沒出問題,我在新電腦上用了邱賀明給的激活碼,現在軟件已經變為永久狀態了。”許秋道。

  “那過段時間我用唐老師那邊的經費,把TRPL的儀器錢給結了。”說完,魏興思從背后的小冰箱里拿出一盒蜂蜜柚子茶,遞給許秋,“那你先去忙吧,順便把段云給我叫過來。”

  “段云師兄,魏老師找。”回到216,許秋開門見山說道。

  “找我干嘛?”段云停下了刷網頁的動作,仰著脖子。

  “不知道,估計是實驗方面的事情?”許秋隨意猜測。

  “我估計,多半是臨行前的思想教育吧。”段云輕嘆一口氣,隨手從桌子上抄起一本實驗記錄本,上面還別著一只黑色水筆,前往218。

  十多分鐘后,段云便回來了,手上還拎著記錄本,不過上面水筆的位置沒有變化,顯然是沒有用到過,他走到許秋旁邊的時候,面無表情的說了一句,“請叫我帶預言家,就是思想教育。”

  隨后他把實驗記錄本往桌子上一甩,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坐下,朝田晴的方向低聲說道:“做好準備,他等下馬上要過來。”

  此時,除了孫沃在實驗室測試器件外,其他人此時都在辦公桌前,許秋在看文獻,吳菲菲在碼字,準備著她的綜述。

  田晴本來在用IPAD追劇,得到消息后,她不慌不忙的從文件夾中取出兩篇文獻,拿起黃色和橙色熒光筆,開始閱讀、劃寫。

  又過了半分鐘,魏興思夾著公文包出現在216門口,他環視了一圈,和眾人打了聲招呼:

  “好。”眾人點頭應和。

  待魏興思的腳步聲消失在樓道,段云興奮的喊了一聲,“解放嘍。”顯然之前魏老師給他的思想教育,并沒有太多作用。

  不過,也就是魏老師這人不喜歡彎彎繞繞,要是換一個會殺回馬槍的導師,回頭撞見了這一幕,那就尷尬了。

  段云起了個頭,田晴順手把兩篇文獻插回了文件夾,從旁邊的柜子中取出了尤克里里,彈奏了起來,聽起來有點像某經典薩克斯名曲《回家》的調調。

  就連陳婉清也懈怠了下來,活動了一下手指和腦袋,伸了個懶腰。

  魏老師離開后,平常主要留在邯丹的幾人,均獲得了工作效率降低20100的DEBUFF。

  段云看了看時間,剛剛八點半,便提議道:“我們現在出去玩怎么樣?”

  “他晚些時候可能會給我打電話詢問情況,而且今天陳婉清、韓嘉瑩也不在,人不齊。”吳菲菲搖搖頭,隨后她話鋒一轉,“不過,要是想出去玩的話,可以等明天晚上,他上了飛機,沒信號,那時候絕對安全。”

  “有道理,”田晴笑著附和,“我們好久沒有去唱歌了,明天晚上約一波吧,許秋你把陳婉清和韓嘉瑩她們叫回過來。”

  “行吧,”許秋猶豫了一下還是點頭同意了,“明天下午張疆那邊要安裝微波反應器,不過應該可以在晚上之前趕回來。”

  畢竟,這也算是課題組少有的團建活動,平常周五晚上或是周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安排,很難聚到一起,這種魏老師不在的工作日,反而每個人都有空。

  晚上下班后,有機三人組在校車點碰頭,許秋把明日微波反應器的事情,以及團建的事情轉達給了學姐和學妹,兩人紛紛表示“團建可以有”。

  周四早上,許秋進入模擬實驗室II,安排給模擬實驗人員的任務已經完成。

  其中,第一優先級是調控傳輸層三氧化鉬的厚度。

  之前的標準厚度為10納米,許秋試驗了包括713納米之間,每0.5納米一個檔位,共計13組條件,每個條件做3批器件,每批器件有2個體系,每個體系做3個重復樣品,共計234個電池器件。

  最終結果,模擬實驗人員已經做出匯總,他和學妹的兩個體系,在三氧化鉬的厚度分別為12納米和12.5納米時,器件效率最高,分別可達7.73和6.88,前值分別7.50和6.58。

  第二優先級是調控氧化鋅制備條件。

  因為是第二優先級,模擬實驗人員在探索時,自動應用了第一優先級時的結論,即將三氧化鉬的厚度分別調整為12納米和12.5納米。

  結果表明,氧化鋅的退火溫度達到160攝氏度,退火時間達到1小時以上,進一步提升退火溫度或者延長退火時間,幾乎不會影響電池器件的光電性能(最高效率、平均效率變化幅度<0.05)。

  而氧化鋅的膜厚則會對器件性能造成些許影響,初始值為.m.的轉速,膜厚約為30納米。

  許秋試驗了.m.之間,每.m.一個檔位,共計13組條件,同樣是一共234個電池器件,不過批次多了一倍。

  最終結果,他和學妹的兩個體系,均在氧化鋅轉速為.m.時,器件效率最高,分別可達7.83和7.03。

  考慮到現實器件制備的條件,應用兩種三氧化鉬的厚度非常麻煩,許秋便將新標準制定統一定為“12納米的三氧化鉬厚度,.m.的氧化鋅轉速”。

  此時,學妹的體系最高效率略微降低,為7.00。

  第三優先級是正結構器件的嘗試,許秋的體系,最高效率也不過剛剛破7,沒什么競爭力。

  離開模擬實驗室,許秋總結今天的成果:

  “我和學妹的體系雙雙突破7!”

  “我的體系達到7.83,又提升了0.33。”

  “距離8的世界紀錄(實際值7.92),就只差最后一步,臨門一腳了。”

  想要站穩新的世界紀錄,肯定要明顯比原先值高才行,7.93、7.94這種結果最多算并列。

  至少也得是8開頭的,這也是許秋和魏老師一直把8做為門檻的原因。

  請:m.laidudu

大熊貓文學    我有科研輔助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