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稷就盤腿坐在席位上。看著這一個個大臣都是跪坐著的,也是佩服的很。主要他還沒習慣,而且很不喜歡跪坐。
“此次朕出巡,泰山封禪之時有幸結識仙師。”
“月余時間,令朕大開眼界。”
“蒙卿,便由汝來說說。”
“唯!”
蒙毅手持玉圭,緩緩來至中間。
朝中大臣皆是肅然起敬,洗耳恭聽。關于白稷的本事他們或多或少都聽說過,這次蒙毅也算做個總結,更加正式一些。類似于年度總結,然后表揚下杰出的公司骨干。
“維二十八年,泰山封禪。遇大雨,于樹下躲雨,封五大夫,誤入桃花源,結緣桃花仙師。”
這些都是要載入秦史中的,蒙毅自然早早做好準備。他對白稷很欽佩,不光是這些手段祥瑞,更因為白稷的一些看法。這是貨真價實的世外高士!
言之有物,能一針見血的指出問題所在。
關于趙高,他素來與之不對付。也是因為白稷預知未來,讓始皇帝才狠下心來。將其連帶家屬遷至邯鄲,同時展開搜查。只要趙高有不軌之舉,必定會遭受律法嚴懲!
始皇帝,不會再心慈手軟。
“提煉精鹽,細如白雪;祥瑞土豆,畝產四十石!”
蒙毅頓了頓,滿朝嘩然。
廷議并沒有想象中那么嚴苛。三公九卿,七十位博士團…只要有意見皆可起身諫言。哪怕說錯了也無妨,可以各抒己見。
其實,白稷的很多事跡他們都不知道。就說玄鳥衛傳令之時,也只是挑重要的說。其中提到最多的無非就是祥瑞土豆,知道有白稷這位仙師,其余的他們還真不知道。
“仙師做軍棋兵推,暗合兵法謀略,行大義,緩兵百越;有硝石成冰,可解酷暑;有曲轅犁,農耕重器,以中牛挽犁,日耕十畝。以人挽犁,可日耕二畝。”
全場嘩然——
司馬翌更是眼珠子都差點瞪出來,白稷這是真的要成圣人了!日耕十畝?趕緊拉出來瞅瞅,這得是何等興國重器?
秦國重農,講究的是以耕養戰。正如李信當初所言,像是鹽巴黃紙都可以克服湊活,唯獨這土豆是無法代替的。
“上卿不可妄言!”
有位年邁的博士官站了出來。博士為官職,職權較多,秩比六百石。大部分皆是大儒,可參與廷議。
他站出來是要駁斥蒙毅,日耕十畝的耕犁?
可能嗎?
“老夫并未妄言。”蒙毅神色從容,大手一揮,“曲轅犁于頻陽所做,非老夫一人所見。武成侯與隴西侯親自挽犁,還有老農以牛挽犁。”
“左丞相,上卿隗林,包括陛下皆是親眼目睹。”
“這…”
李信當即起身支持白稷,“信親自用過這曲轅犁。比尋常犁耙輕便不費力,以人背犁亦可!”
“圖紙就在朕這。”
最后秦始皇一錘定音,朝中頓時一片嘩然。
真有如此利國利民的興農重器?!
日耕十畝其實還是夸張了點,水田良田倒是可能。博士拱手回自己座位,遙遙看向遠處的白稷,復雜的眼神中滿是敬畏。
白稷倒是無所謂,作為根正苗紅的接班人,站出來質疑其實很正常。有這種勇于質疑的精神,是值得鼓勵的。
小小的風波倒是讓淳于越等人松了口氣。
這段掐了,可不能上秦史,正好可以休息會。敢質疑仙人,怕是要被后世無數黔首掛起來噴。好歹也是同僚,可不敢寫上去。
蒙毅捧著竹簡,繼續開口誦功。
“有造紙術,以木成紙,薄如絹帛,物美價廉。”
最后四個字是他從白稷這學來的,他覺得很有道理。
關于造紙術這事兒,眾人則是都已知曉。這可都是多虧了蒙毅的苦心宣傳,狠狠撈了一大票。不光還清白稷的債務,還多給十余對璞玉。甚至,還有雙象牙筷子。
沒人覺得自己吃虧的。回去后便迫不及待的以春秋筆法所書,揮毫潑墨,或頌功,或圣賢詩句。黃紙質量還是差些,墨汁很容易化開。這點小瑕疵倒也不算什么,主要還是輕便的很。
“登瑯琊臺,刻五星,佑我秦國;過彭城,取泗水九鼎;入頻陽,治太師翦,起死回生!”
蒙毅緩緩將竹簡收起,其實白稷功勞遠遠不止這些,挑重要的就好。
秦始皇點點頭,目光炯炯有神。一步步走下天子六階,面前的冕旒都在輕輕晃動,眸中滿是感激。
本來白稷聽的都快睡著了,看到胖子走下來后也是連忙起身。
“仙師有恩于秦,恩澤萬世。”
“當受天下一拜!”
言罷,抬手作揖行禮,白稷也是連忙回禮。淳于越唰唰唰的奮筆疾書,這可是足以傳頌千古的佳話!
“中尉翎。”
“臣在。”
“擬旨。”
主爵中尉,掌管諸爵封贈及賓客祭祀饗食等事務。這官職不算大,但也不算小。
“昔日朕允諾過,若能出來,必以高爵酬其功。仙師淡薄名利,朕亦不能有功不封。仙師大賢,有大才,今日朕便拜其為國師,金印紫綬,與國同休。凡公室子,以其為師。”
國師,一國之師,與國同休!
凡秦國公室子嗣,皆要尊他為師,這個時期的老師地位可是相當高。這份殊榮,也唯有白稷能擔得起。
“封長生君,實封涇陽,食邑三千戶。”
這已經是徹侯的待遇了!
秦二十級爵位,其中徹侯食縣,其他諸爵得食俸祿如官吏。有些關內侯因為表現出眾,也被封以食邑。
最主要是給了白稷封地,為京畿之地。雖說他沒有王翦食邑多,可他是實封。
自行郡縣,秦國再無實封,只有食邑沒有治理的資格。秦始皇愿意為白稷開這個先河,以實封涇陽酬其功。別看只是縣,卻也讓不少朝臣眼睛都紅了。
“仙師為泰山桃花仙,屈尊入世。今后入朝不趨、贊拜不名、劍履上殿。”
秦始皇抬手微拜,白稷亦拜。
長生君…得,胖子是真把他當長生的希望了。
秦史:維二十八年,皇帝拜仙師為國師,與國同休;封長生君,實封涇陽,食邑三千;入朝不趨、贊拜不名、劍履上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