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機推薦:
“是你自己傻,還是你覺得我傻?”
荊哲冷冷的瞥了他一眼道:“我前腳把你們放走,你們后腳就不答應我了,是不是?”
“怎么可能?”
徐太守一臉認真道:“荊社長,你我都是安國官員,你還信不過我的操守?”
“呸,就你也有操守?”
荊哲不屑的啐了一口,“若是你有操守,會玩馮大員外的夫人?”
這話一出,無論是徐太守本人,還是荊哲口中被他“玩”的馮夫人,臉上都紅白一片。
“廢話少說,既然你們都答應了,那就先把買賣酒樓的事解決了,你們衣服的事情不著急!”
徐太守好歹也一把年紀了,身無襤褸的被一個年輕人這么教訓,肚子里已然憋了火氣。
“荊社長,我們都答應你,同意把酒樓賣給你了,你還要我們怎樣?”
“你們答應有個屁用?”
荊哲冷笑一聲,“我要的是白紙黑字!不然出了這道門,你們再翻臉不認人,我找誰說理去?”
聽到這句,徐太守的眉毛微微挑了一下,隨即正色道:“荊社長也說了,你要的是白紙黑字,可這屋里也沒有筆墨紙硯啊!”
徐太守等的就是這個!
剛才不是不讓他們出去拿衣服嗎?
現在沒有筆墨紙硯,不也一樣?
要么讓他出去拿,要么自己出去拿,反正效果都是一樣的!
年輕人,跟我玩,你還太嫩一些!
“這事你就不用操心了!”
荊哲在等。
剛才徐太守說到筆墨紙硯的時候,他就聽到了隔壁窗子打開的細微聲音,他相信以清秋的聰明,肯定不會讓他失望。
“怎么,荊社長難不成還隨身帶著筆墨紙硯?既然如此,那就拿出來吧!”
徐太守臉帶譏笑道。
說著,他還在荊哲身上一陣打量,他怎么都不相信荊哲身上會帶——也沒地方藏啊!
“我倒是沒帶,不過我知道有人帶了!”
這時候,荊哲聽到了隔壁房門開啟然后又關閉的聲音,笑著說道。
隨后,他走到門口,打開房門,便看到放在門口的筆墨紙硯,徐太守同樣也看到了,嘴巴都被驚圓了。
這個時候,他又想起最開始他聽到的那聲驚叫,明明是個女聲,再加上這突然出現在門口的筆墨紙硯,他能斷定荊哲并不是一個人來的,還有一個女人躲在隔壁,還是會飛檐走壁那種!
這就有些棘手了,他看了馮夫人一眼,似乎有些認命了。
“徐太守,馮夫人,現在筆墨紙硯都有了,你們也別閑著了,趕緊來寫吧!”
荊哲把紙鋪在桌子上說道。
“寫什么?”
馮夫人咬了咬牙問道。
“我念,你寫。”
按照荊哲的說法,馮夫人開始提筆。
不過就是馮夫人聽說大安報社準備在江陵開辦分社,而馮夫人政治覺悟很高,這么多年開辦馮家酒樓也有些累了,所以準備把位置最好的馮家酒樓讓給大安報社。
寫的這東西算是個轉讓協議,由馮家酒樓的掌舵人馮夫人親自執筆,由江陵太守徐文長簽字作證,可謂效力十足。
不過,剛寫了一半,馮夫人就不寫了。
“這不可能!”
放下筆,馮夫人十分氣憤,都顧不得胸前春光大泄,不滿說道。
“荊社長,這確實行不通!”
徐太守也一臉鐵色,冷聲說道。
荊哲瞇著眼睛,“怎么,你們是要反悔?剛才同意,現在又不同意了?”
“我們剛才之所以同意,是因為荊社長說了那是買賣!有買才有賣!可是現在呢?荊社長卻說要讓我們把馮家酒樓白手送給大安報社?這——怎么可能啊!”
徐太守憤慨道。
當初在汝州得到聚仙樓的時候,荊哲就沒有花費一文錢,到了江陵,他自然想如法炮制,所以就讓馮夫人寫,把馮家酒樓送給他。
結果馮夫人和徐太守都不答應。
荊哲冷笑一聲:“你們可以不答應,那我可就真喊了啊!”
已經摸清了他們軟肋的荊哲不怕他們不從!
可這次,卻有些意外,在他說完之后,兩人對視一眼,然后皆是冷冷的看著他。
“你喊吧!”
徐太守沉聲說道。
這下倒讓荊哲不知道該怎么辦了,他的本意可不是真要曝光二人,而是為了拿到酒樓——雖然曝光他們也是他樂意看到的,不過現在的重中之重還是拿下馮家酒樓。
所以,徐太守的態度讓他有點騎虎難下。
“徐太守,你可要想好了,若是我現在一旦喊出去,你跟馮夫人的茍且之事就會公之于眾!到時候馮大員外勢必會休了馮夫人,將其趕出馮家家門,而以馮大員外的關系和勢力,你這太守之位怕是也坐不牢穩。”
說到這,荊哲頓了一下,給兩人充分的思考時間,隨即才又說道:“所以,你們現在還敢讓我喊嗎?”
馮夫人聽完就沉不住氣了,剛要開口,被徐太守攔了一下,隨后徐太守便沉聲道:“荊社長說的不錯,若是你現在喊了,引得路人看到我們現在這副境地,必然會引發一系列的反應。”
說到這,他突然話鋒一轉道:“可若是我們答應將這馮家酒樓無償贈送于你,你覺得我們的下場會比你說的好多少?”
見荊哲沉思,徐太守則繼續道:“這馮家酒樓的地契雖在小娥手上,可歸根結底,它還是屬于馮家的,屬于馮大員外的,這在江陵城里是人盡皆知的。荊社長覺得,這酒樓沒有經過馮大員外之手就直接拱手送給你,馮大員外會答應?”
荊哲卻滿不在乎道:“那有什么?直接告訴馮大員外就是了,就說馮夫人對于大安報社特別感興趣,而且這還是陛下的產業,馮夫人把馮家酒樓送出來支持朝廷,這又未嘗不可?
再說了,馮大員外若是不同意,馮夫人晚上給馮大員外吹點枕邊風就是了,我不信馮大員外能夠抵擋得住!”
說著,便在馮夫人那一覽無遺的好身材上瞟了一二三四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