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1102章不可替代的發哥

  周閏發之所以愿意加盟孟輕舟的新片,除了英皇的面子之外,也是看重這部電影中有著濃濃的老式港產警匪片的味道,而且里面還有不少向他以前經典作品致敬的情節;

  這年頭,不管是多大的咖,能碰上合乎自己心意的劇本,真的是太難了,發哥自然不會錯過這場好戲;

  影視劇本的創作原本就是一件極不容易的事情,再優秀的編劇也逃不開一些固有的規律;

  無論把多少優秀的創作者聚集在一起,那么最終能夠產生的杰作也只占到5左右;

  同樣,無論把多少缺乏經驗、缺乏知識的創作者聚集在一起,最終也有約5的作品能在市場上脫穎而出;

  電影的發布會其實就是讓記者盡情發揮的,當然了,事先楊遠恒也做了準備,想搞事的,也進不來;

  “孟導,有傳聞說新戲的劇本不是完全由你個人創作的,是不是因為對警匪片不夠了解?”

  莊聞強老孟點了點頭,示意這個問題他來回答,孟輕舟抬抬手;

  “給大家解釋一下,這次出任電影的副導演,是我在兩年前就和孟總談到過的,至于電影的劇本,我可以告訴大家,其實在三年前就有了不算完整的版本,主要的故事設計、人物形象,都是孟導的主意,所以這位記者的問題,應該是謠傳,我可以負責任的說一句,這部戲的劇本,至少八成是孟導的功勞!”

  國內的娛樂記者,近些年總算是有了一絲的專業性,眼光也不僅僅擋在那些八卦和幕后了;

  “莊導,你是處于什么原因加盟劇組的呢?”

  “很簡單啊,劇本寫的非常精彩,我第一次讀完劇本后,就有種參與進來的強烈感覺,而且我相信以孟導的實力,肯定能把劇本中的所有精彩全部呈現出來!”

  “孟導,你的編劇實力毋庸置疑,站在編劇的立場,你認為我們國內的編劇,在影視劇的創作過程中嗎,真正發揮了自己的作用嗎?”

  這還用問嗎?

  略等于無!

  孟輕舟很是看不起內地影視圈的某些人,一提到好萊塢就感覺他們有種發自內心的崇拜,仿佛只要是好萊塢出品的電影就一定很精彩;

  至于嘛?

  就不考慮幸存者偏差的問題?好萊塢一年產出多少?能夠通過種種渠道被我們看到的又有多少?《鯊卷風》這樣的東西,在好萊塢的爛片里是頂配——它出圈了。

  我們不知道也看不到好萊塢真正很爛的那些東西。只有爛到了極點,才有可能被我們看到——于是我們抱著驚喜的眼光去看,覺得:哇!刻奇!碉堡了!

  絕大多數平庸的爛東西,飛不過太平洋就沉底了。

  就像中國每年拍出的兩三萬集電視劇,最終最多只有三到六千集能跟觀眾見面一樣。

  ——取最低量,誰一年會看三千集國產電視劇?

  美國編劇都是在一個成熟的劇作理論體系下生產出來的,你可以理解為高端流水線打造出來的商品,其劇作技藝基本都在同一個水平線上,可能有些編劇的發揮水平差點,但很快就會被踢出這個圈子,所以基本所有編劇水平都差不多,你遇到的問題我將來也會遇到,所以工會的組建順風順水,其維護的也不是某一個編劇的權利,而是所有劇作者的權利。

  中國編劇的門檻從一開始就比較迷,作家能進來,網文寫手能進來,貼吧老哥也能進來,有時候名校里出來的編劇,寫的東西不如網文寫手邏輯性強,這與中國劇作理論體系落后也有一定關系,總抄一些國外的電影劇作形式,最后發現優秀的國內作品很多都是從文化作品改編而來,編劇自己寫的東西總洗不掉國外那味。

  這使得國內編劇形成了一個不平等的階級狀態,大編劇遇到的權利問題小編劇基本碰不到,小編劇遇到的權利問題大編劇也遇不到,根本沒法組建能夠共同發生的工會或類似形式的組織,基本都是各人各掃門前雪。

  這也使得國內編劇的權利與地位遲遲得不到保障,大編劇看似權利大,但由于負責的東西太多,出的問題也多,精力有限自己根本處理不過來。小編劇負責的事情少,但個人能力實在有限,一旦出現大問題,單憑自身根本解決不了。

  所以國內編劇體系一旦出現問題,基本都是雷聲大雨點小,聲援力度很大,但是真正下場子解決這個問題的很少,主要還是利益不相關,事情過去了就是過去,繼續過日子,然后祈禱自己不是下一個受害者。

  萬倩的身邊坐著陳雨琪,她出演哪位女警察,小姑娘有些激動,這應該是她加盟的最大制作的影視劇了;

  望著隔了一個身位的孟輕舟,妹子已經在憧憬劇組的美好生活了;

  “倩姐,老孟在劇組真像思思姐說的那么嚴肅嗎?”

  “嘿嘿,到時候你就知道了,反正你最好拿出自己的最佳狀態,否則啊,等著挨訓吧,這家伙到了片場誰都不認的!”

  陳雨琪撇撇嘴,饒有興致的偷偷觀望正在和記者聊天的孟輕舟;

  “孟總,你也知道,現在很多的影視劇在選角的時候,幾乎都是實力派加流量明星的模式,但看你這次選的演員,可以說都是演技擔當,外界傳聞你不喜歡用偶像派,是擔心他們影響電影最后的效果嗎?”

  這個問題如果換一個人,可能會含蓄的敷衍幾句,然后不了了之;

  但孟輕舟是誰,可以說比之原時空的王長天、于東地位高的多,他也不會忌諱得罪了什么人;

  “偶像派?不對吧,準確的說,應該是流量派才對,你后面的話說的沒錯,我喜歡用科班出身的演員,因為他們在塑造人物、渲染氣氛方面有足夠的經驗和底氣,不會辜負我精心琢磨的故事,我相信有所求的導演,都是這個想法!”

  過去也不是沒有長得好看的年輕演員,也不是每個好看的年輕演員演技都被認可,但是比較而過去好看的“奶油小生”只是容貌俊秀,并不代表他們沒有演技。

  過去沒有市場化的操作,影視劇拍攝都是國資或者行政單位直接撥款,如果演得不好,或者不適合,劇組隨時可以換演員,好的演員都是以全國為基礎隨意挑選,當然演技不好是上不了熒屏了。

  說到選演員的問題,以紅樓夢和西游記為例,紅樓夢里面漂亮的男演員到處都是,賈寶玉,柳湘蓮,賈璉都是年輕且容貌英俊。那么紅樓夢之后大家還在熒幕上看過多少他們的作品?很多演員是因為適合角色而被挑選,愿意付出時間來塑造一個角色,導演也有耐心去調教,比如紅樓夢開拍之前對演員進行了三年的培訓,當然他就能更好的塑造出這個角色了。演員塑造完這個角色之后又回歸了自己的正常生活,大部分是回到了戲曲,話劇等等舞臺劇表演中,對于市場化的運作來說,他們簡直是違背趁熱打鐵掙錢的真理,但是對于角色塑造來說,他們塑造了適合自己的角色,把最好的形象留在了屏幕上,如果讓他們像現在的演員一樣花三個月去塑造一個陌生的形象接著無縫進組再花三個月去塑造另一個陌生形象…

  這種情況,誰也不敢保證他們就能演得好。

  還有演員對一個角色的投入問題,過去的年輕演員演技就一定比現在的小鮮肉好嗎?好比“小兵張嘎”的小演員,他壓根沒有受過任何表演方面的訓練,演技要是好的話,這該是有多天才啊?

  事實是導演選小演員的時候叫了一大群的孩子來自己家里玩,這個小演員最有嘎子那種野勁,在生活中他也具備這種氣質,所以選了他去演張嘎,在拍攝過程中也是有成年演員和導演不斷引導創造環境和條件,才最終成就了經典的銀幕形象。

  演員本身除了適合與不適合的問題之外,還有演員自己急功近利的問題。好比歐陽奮強出道演賈寶玉一炮而紅,這是適合,也許他要是想演關羽就沒這么成功。

  但是大量的演員正常的道路是從龍套開始做起,比如劉德樺周星馳,在擔當主角之前都經歷了漫長的龍套階段,都是被梅超風一爪子抓死又一爪子抓死那種龍套,然后慢慢做有臺詞的配角,再擔任重要配角,然后是主角;

  而且以前的演員并不是很在乎番位,比如人所周知的《無間道》,梁超偉和劉德樺當時已經是港片最大的大咖,如果他倆要爭番位,誰一番?

  現在最被詬病的所謂小鮮肉,他們最大的問題是走紅的途徑不是在影視劇中飾演角色,而是通過其他手段紅了,再來演影視劇,以為“憑借老子的咖位必須給老子一番,不然老子出門怎么見人,影響老子的后續資源和商業價值”;

  那你出道就演一番,你連怎么進入角色都不知道,基礎的技巧也沒有,就算你經歷了三個月的緊急培訓,你就能保證自己的演技能跟得上那些科班經歷了三四年專業訓練,又在影視劇里打滾了三四年的年輕科班演員嗎?

  主角的戲份往往是最重塑造角色的任務又往往是最復雜的,而這類有點人氣基礎的小鮮肉,往往接的戲份又是有讀者基礎和觀眾基礎的大ip,在進組之前又不可能像紅樓夢里一樣搞個兩三年的入戲培訓,那么在塑造人物當然有問題了。

  這也是為什么現在更多演員愿意接古裝劇,因為古人生活跟現在的觀眾生活有璧,他們愿意怎么演就怎么演,對表演要求的基礎沒有生活劇,現代劇高,導致市場上“古裝劇更容易爆演員”的現象,也導致很多演偶像劇出身的演員一演生活劇正劇就翻車。

  這也是為什么比起八九十年代的古裝劇,現在的古裝劇越來越沒有古典韻味。

  所以啊,不是以前的演員比現在的牛,而是以前的影視劇環境不是以資本化為手段,不是以市場化為目的,演員不急功近利,對角色的投入更多。

  很多小鮮肉的演技套名女人的一句話:

  別人演戲要錢,他們演戲要命啊!

  很多人說現在的老戲骨都是小鮮肉進化的。

  其實并不是。

  現在的老戲骨,年輕時就是小戲骨。

比如達康書記吳剛吳老師  是他們自以為有顏值,就算套個麻袋,觀眾也買賬。

  實在智商和才華都很有限,整不明白演技是咋回事。

  發布會結束,老孟做東,邀請主創一起坐坐,這次的幾位主要演員都是第一次合作,在開機前能夠相互了解一番,對之后拍攝也有不小的便利;

  孟輕舟在之前確定主要演員時,曾經有個想法,如果把周閏發換成孫洪磊或者姜聞,會不會有不一樣的精彩?

  這事他只給老謀子打了電話請教;

  國師沒有給他具體的說法,但提了一個建議,讓他把周閏發出演的電影仔細琢磨一下,特別是雙主角的;

  這么一說,老孟還真上了心,也讓他堅定了邀請發哥的想法;

  程龍和周星星的演技屬于一人撐起一部戲,換句話說整部戲就算只有他一個演員都能吸引觀眾;

  而周潤發屬于“帶動型”,也就是說,他在展現個人演技的同時,還能跟演對手戲的打成一片,甚至能通過表演上的配合,讓對方演得更好,從而爆發火花。當然,對方本身也是演技上佳之人,才能跟周潤發引爆默契,但看他們跟周潤發演對手戲,確實既有跟其他角色不一樣的味道,也讓人覺得兩人在互相成全,周潤發有他他有周潤發都那么精彩。

  看看《英雄本色》的狄龍,《監獄風云》的梁家輝,《龍虎風云》《喋血雙雄》的李修賢,《縱橫四海》的張國榮,《辣手神探》的梁朝偉,《等待黎明》《英雄好漢》的萬梓良,跟周潤發的對手戲無一可以復制。

  他們沒一個人能搶走周潤發的表演空間和個人氣場,甚至《讓子彈飛》鴻門宴那場,周潤發都摁著姜文和葛優;

  第二,他們一跟周潤發對戲你就會被吸引進去,舉個例子,《監獄風云》周潤發梁家輝在廁所里的對話你都覺得彼此有表演默契,說白了就是周潤發能把很多看似很平常的對手戲演的戲味濃郁;

  第三,每到對手戲他們和周潤發都是一起把戲帶起來,你不會覺得周潤發搶他們風頭或把他們變成道具;

  第四,周潤發對對手戲的包容度極強,要知道至目前為止,合拍片中內地與香港、內地與臺灣及香港與臺灣演員演對手戲,因為表演風格、個人氣場等方面配合失敗導致尷尬的例子太多了;

  反觀周潤發,當年跟兩個臺灣影帝孫越(《龍虎風云》)和陳松勇(《監獄風云2逃犯》)演對手戲依然流暢自然,甚至女演員,臺灣有張艾嘉(《阿郎的故事》)、吳倩蓮(《花旗少林》),內地有斯琴高娃(《姨媽的后現代生活》)、鞏俐(《黃金甲》)等,想找出個跟發哥演對手戲違和的都找不到。

  這四點對一個演員來說真的很難做到,但周潤發做到了。所以它不僅是影帝,也是迄今華語影壇唯一一位演江湖片破紀錄(《英雄本色》3400萬)、演喜劇片破紀錄(《八星報喜》3800萬)、演賭片破紀錄(《賭神2》5200萬,香港第一部5000萬票房電影)、演文藝片都破紀錄(87年前香港文藝片最高紀錄是《投奔怒海》1500萬,周潤發演《秋天的童話》票房2500萬第一次破紀錄,2年后的《阿郎的故事》3000萬第二次破紀錄,四年后才被3300萬的《新不了情》打破)的演員。盡管近年《澳門風云》系列很爛,但若低估周潤發的表演實力,真是井底之蛙。

  可見,周潤發不僅演技好,還可以說是華語影星中最懂的跟人配合,在默契中展現經典的巨星。

大熊貓文學    華娛之別樣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