筋疲力竭的孟輕舟靠在床頭,下巴有些抽搐,瞄了一眼左手邊的某位當媽的,不服不行啊,戰斗力至少提升了十個百分點;
“是不是覺得老了?”
茜茜一語扎心;
老孟面無表情的一巴掌拍在仙子的翹臀上:“你從哪看出來我老了,茜茜,哥哥我今年才31,正是龍精虎猛的好時候!”
“呵呵!”一道從鼻腔里傳出的譏笑聲,其中蘊含的意味,耐人深思;
這地不能留了,孟輕舟故作不屑的哼了兩聲,坐了起來:“我去看看瑤瑤,你們早點休息!”
“哈哈哈!”見他倉皇而逃,兩人不可遏制的嬌笑出聲;
“完事了?”
小圓臉剛把女兒哄睡著,以往偏小的臉蛋,如今也有了幾分珠圓玉潤的感覺;
“誅仙拍完了?”
“哪有那么快,不過橫店的劇情結束了,剩下的就在燕京影視城拍,回家也方便!”
錯過了《杉杉來吃》,小圓臉把誅仙看作是自己的復出之作,在劇組不僅完成了自己的角色,還負責督促小懶鬼茜茜;
“小骨,男主你們選的是誰,我這一直也忘了問。”
看了眼熟睡中的瑤瑤,小骨沖門口看了一眼,兩人輕手輕腳的走了出去;
“李一峰啊,這么好的資源,當然是給自己人了。”
“李一峰演張小凡?”
看過原版的青云志,孟輕舟沒想到兜兜轉轉的主演還是沒變,不過如今的李一峰名氣一般,好處是還沒受到這么多惡意抨擊,聽小骨說起,不少原著迷還挺喜歡他,覺得李易峰的長相正好,他長得舒服,棱角圓潤,氣質干凈,沒有攻擊力,張小凡感情真摯,性格堅韌,正是前期張小凡需要的;
原時空的《青云志》被人詬病的地方不少;
張小凡一出場就穿著華麗的絲綢衣服,在大多數書迷印象中,他不應該是個小屌絲嗎?而且草根平民的形象才會讓普通觀眾有極大的代入感,電視劇怎么變成高富帥了;
神劍御雷真決不應該是飛到天上去的嗎?編劇沒看書嗎?
普智不應該是和尚嗎?怎么成道士了?
古裝劇這幾年給觀眾們留下的印象是:幾個沒啥演技的主角,高飽和辣眼睛的服裝,五毛都沒有的特效,隨機播放的音樂,奇怪的劇情節奏。
整個劇情面目全非,一塌糊涂,改劇情不是不可以,但是改也稍微稍微用點腦子吧?
《誅仙》原著小說,敘事行云流水、情節跌宕起伏、故事環環相扣;人物也是性格分明,栩栩如生,特別是對主角張小凡內心的刻畫,瞬間就把讀者代入到故事當中。
但是,《青云志》的劇情呢...
故事亂的讓人摸不著頭腦,人物只是和原著“重名”而已絲毫沒有自己的“性格”可言,就一個感覺,李一峰、趙小骨穿著古裝念臺詞;
“怎么,你覺得沒選好,不會啊,妖精都說他還不錯,至少比現在那些冒頭的什么小鮮肉要強很多吧!”
知道妹子說的是那幾個,孟輕舟輕柔的在她后背拍了兩下;
還能是誰?選秀出來的那幾位,韓國回來的那幾位唄;
甭管粉絲說什么我家xx很努力,說死了也無法掩飾一點:沒演技;
科班出身的真正的演員沒幾個真心瞧得起這些小鮮肉的,真心的;
大家可以合作,可以在一個臺上嘻嘻哈哈,但是演戲的話,那就呵呵呵了;
尤其是演對手戲,如果搭戲的是一位科班出身的或者是老戲骨的話,真的會覺得草了狗了;
演戲是講究一個互動效應的,有的時候對手不給力,自己的情緒也帶不起來,而且很多時候,導演不滿意效果,會背后暗示搭戲的老演員:x老師,你帶動一下他的情緒唄。
可怎么他媽帶啊!
對方連正經臺詞功力都沒有,一點演戲基本功都沒有。
對戲的時候,一個人在情緒飽滿的說臺詞,另一個在一二三四五六七,就等后期配音。要情緒沒情緒,要眼神沒眼神,要反應沒反應。
這個時候,搭戲的人,別說帶對方了,自己功力稍微少幾分火候,不被對方帶溝里去,就算是老藝術家了!
牛逼你帶著一群連顛球都不會的小白的去挑戰國家隊去,你就是馬拉多納也帶不動啊!
這些帥哥靚女們的個人問題還能找到解決的辦法,實在不成,替身大法唄,關鍵是配戲還不好配。
配戲的人,戲太好了,不行,壓死了小鮮肉無所謂,整部戲就失去平衡了,導演就第一個要掀桌子了。
配戲的人,戲太差了也不行,完全帶不起來一點感覺,整個就他媽變詩朗誦了,而且還是少年宮級別的,觀眾看了不罵娘嗎?
很多時候,導演只能對搭戲的真演員暗示:x老師,您收著點,收著點。
還要他媽怎么收啊?
活兒不好,還他媽不敬業。
接一部戲,拿幾千萬至少,還就給你他媽二十天——給二十天都算是有良心了,有的就給你半個月不到,讓劇組簡直就要拿腦袋砸墻了,拍攝計劃怎么排?
有時候聽金淑麗閑聊的時候,老孟是真想讓那班極品知道真的好演員是怎么演戲的么?
像他知道的幾位老戲骨,吳崗、焦大爺、名叔,進組之后就讓自己進入角色,沒事就參詳角色,自己的私人電話都不接的,扔給助理,外面沒什么天塌的大事兒,都別他媽找他。人在努力的進入角色狀態呢。
某些小鮮肉呢?今天拍兩場,明天,導演我請個假啊,有個發布會。過兩天回來,拍兩天,導演我請個假啊,有個商業活動。
這還怎么進入角色狀態?你以為你是馬龍白蘭度啊?一秒入戲一秒出戲?
時間還早,不到十點呢,小圓臉挽著輕舟兩人走向屋外的花園;
“我又不是導演,只要林玉芬沒意見就行,不過李一峰這小子演張一凡,會不會太帥了?”
“帥嗎?不覺得啊,在劇組對我和妖精尊敬的不行,有幾個擁抱的鏡頭,他都主動要求上替身,搞得我還怪不好意思的。”
這話老孟愛聽,雖然自己也是導演,但他可不喜歡自己女人在影視劇中有太多的親熱鏡頭,這不是職不職業的問題,純粹是心理問題;
“等這部戲拍完,你還是休息一段時間,瑤瑤還小,不能都交給阿姨吧。”
趙小骨不比童麗雅和紫萱,這姑娘野心不小,如今也不在乎賺錢了,成天就想著能讓自己的咖位再上一個臺階;
她也沒做老板的想法,從平日里和老孟交流的信息中就能看出來,小圓臉想做真正的演員;
“那我也不能天天都待在家里吧,本來就歇了一年,都快沒人記得我了,哎呀,你放心,不會虧待你閨女的。”
孟輕舟還能在燕京待一周,接下來就要開始《我不是藥神》的拍攝了,這讓有心步小狐后塵的天仙極為不開心;
“你不是不怎么喜歡小孩嘛,茜茜,要不咱明年再說,好不好?”
“不好,大家湊一起才熱鬧呢,明年就我一個人,好無聊的!”
合著你這想要孩子,還得看有沒有人陪?
老孟忙著出門,只能連聲答應了她,上影的吳總在公司等著呢;
蜜蜜把包遞給輕舟,回頭沖茜茜說道:“老孟去拍戲你跟著去唄,這總不會耽擱時間了吧。”
天仙俏皮的皺了皺鼻尖,沒說自己心里本就是這么想的,轉身就高聲嚷嚷道:“打牌了打牌了,紫萱、思思,小圓臉,今兒我們四個打,不叫狐貍精上桌,饞死她!”
上影的吳春輝算是老孟的長輩,入行之初孟輕舟還坑了人家一筆,所以萬重山才在去年底授權他們拍了一部盜墓筆記,是和樂視合作的,這其間還有周越美的說項,否則鐘麗妨是不會同意的;
經歷了6月份好萊塢大片輪番轟炸后,進入7月份的暑期檔因引進大片的減少以及缺乏重量級國產片而顯現出了頹勢,進入8月,由鹿含、金泊然主演的《盜墓筆記》表現搶眼,首日報收1.6億,上映2天破3億,第三天更是累計近5億票房;
上影和樂視這次的合作成效斐然,既然成功已然在望,兩家公司就想著能不能再來一部,雖然電影本身的口碑不咋的,但誰又在乎那些網友呢!
《盜墓筆記》的上映引發了原著粉、主演粉的大討論,上映后口碑兩極化,能否繼續保持吸金勢頭仍是懸念。
目前影片在時光網的評分僅為5.9分,低于《尋龍訣》,與《九層妖塔》相近。可以預見電影的長線票房或受口碑拖累,首周三天票房呈連日下跌之勢,而并非在周六達到峰值。
想完成片方定下的20億的票房目標恐怕有些難以實現;
雖然兩家公司宣傳仍然是以票房破20億為主,但明眼人都知道,已經不可能了,不過相比于1.3億的總成本,可以看到的收益已經讓投資方滿意了;
孟輕舟是讓人送了拷貝去家里看了《盜墓筆記》,不過一看片頭的導演名字,他的興趣就已經不是很大了,李仁港,著名的飛碟帽導演;
有一位網友看完《盜墓筆記》后的總結讓孟輕舟很是欣賞;
“何謂ip電影?急得發燒的資本滿臉寫著搶錢的原作者只會復制粘貼的編劇美術指導冒充的導演邪教教主及其信徒照單全收的觀眾。”
《盜墓筆記》在上映前兩天的排片比例都超過了60,目前票房超過了5億元。
上映之前,據孟輕舟所知,電影就有了幾家公司10億元的票房保底,而影片更是在發布會現場喊出了“劍指20億”。
這個劇本與半個月前另一部上映的魔幻大片有點相似。
是的,同樣是10億元的保底和20億元的票房期許,只不過,《封神傳奇》在上映9天之后只拿到了2.77億元的票房,對于號稱投資5億元的電影來說,這個成績無疑讓投資方賠得一塌糊涂。
《盜墓筆記》的開端很強勢,但是影片質量很難保證這部擁有大量原著粉絲的ip電影最終會有什么樣的票房走勢。
因為本質上來看,《盜墓筆記》和《封神傳奇》并沒有太多差別。同樣集結了眾多明星,同樣投入了大量資金,同樣宣稱在特效上下了功夫,同樣有豪華的保底陣容,但是作為一部商業片,卻連基本的按邏輯推進來講故事的能力都沒有。
是的,無論是《封神傳奇》,還是《盜墓筆記》,他們所有能讓人看到的精明算計都體現在了保多少的底選什么樣的明星能賣到多少票房能賺到多少錢身上,而不是如何讓一部電影真正的是一部電影。在向資本講故事的過程里,它們卻忘了首先應該向觀眾講好一個故事。作為一個電影觀眾,我沒有從他們身上看到絲毫對電影的基本尊重。
什么是電影?
定義或有不同,但是無論是“活動照相術和幻燈放映術結合起來的一種現代藝術”或是“在銀幕上運動的時間和空間里創造形象,再現和反映生活的一門藝術”等概念,電影首先是藝術作品,其次才有商業屬性。
為何又要看電影?
作為影迷,他們想要體驗的是《肖申克的救贖》中教給人對生活心懷希望的堅持,是《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帶來的視覺奇效與人性思考,是《這個殺手不太冷》中讓人感動的超越年齡的信任與愛情,是《觸不可及》這樣溫情喜劇帶來的身心放松,是光影帶來美的享受,是對生活的感悟,是超越生活的向往,而不是劇情莫名其妙特效像動畫片以及臺詞充斥著過時網絡梗與性暗示的“安靜的美男子”、“你吹簫吹得真不錯”的圈錢之作。
很不幸,《盜墓筆記》和《封神傳奇》帶給影迷的恰恰就是這樣的觀影體驗。
《盜墓筆記》全片的節奏始終處于一個失衡的狀態,劇情推進缺乏對必要性的論證,諸如吳邪的下墓與故事最后反派boss放棄任務幾乎都沒有人物內心的變化與逆轉;導演的鏡頭剪輯始終是莫名其妙的狀態,一個片段完了絲毫沒有過度就直接映出下一個場景;而劇本語言還停留在三至五年前網絡語言的水準,全片一些尷尬的笑點居然要靠過時已久的“我是一個安靜的美男子”之類的網絡梗來胳肢觀眾;片方鼓吹的特效在前半段還算過眼,但是到最后決戰階段女反派出場時特效就像看國產動畫片一般低能。
《封神傳奇》處理故事的手法則更為恐怖,所有劇情的推進觀眾都看不明白而都是靠導演的臆想與自high,所有演員為了陪襯主演無能的演技而表集體零演技,臺詞則是“只要信念,夢想就一定會實現”、“答應我,帶著我飛”、“你是我唯一想要的記憶”初中生般的夢囈。
但是這些事情對于電影的發行出品方來說似乎都不重要。向太在報紙上買下整個版的說“被世間嘲諷不可怕,不被你看到才可怕”,片方甚至在惡評如潮之后在微博舉辦了“封神吐槽大會”,一種只要能炒作起來賣出去票房如何說我爛都可以的形象躍然于紙上——是的,他們看重的是有人來買單,而根本不是這是不是一件藝術作品。
電影行業里越來越見不到愿意打磨精品的匠人,但是中國最不缺精明的商人。之如郭敬明,可以算準眾多粉絲的粉絲的喜好靠著一眾明星堆砌的華服與狗血情感用4部ppt一般的影視作品來獲取超過20億的票房,甚至掀起了“去電影院看這部電影到底能多爛”的獵奇心理。
越來越多的人也津津樂道于電影行業的造富神話。
ip大熱我們跟著搖旗助威“再不買就遲了”;一部電影大賣之后我們迫不及待想知道背后的投資方收益多少;一部電影賠錢之后我們也忙著計算賠錢的數字對上市公司影響幾何——但是所有喧囂都遺忘了電影本身應該如何才算是電影。
好在中國的觀眾正在變得聰明,他們已經會用腳投票,《封神傳奇》票房的潰敗就是最好的證明:這部擁有著著名ip,拉攏了數位明星,投資巨大質量卻十分低下的影片,恰好撞上了中國觀眾在今夏面對眾多爛片之后的情緒宣泄口:打著ip、明星和特效幌子的所謂“大片”,已經難以在中國這個市場再忽悠觀眾賺到熱錢。
但是我仍然禁不住為中國的電影觀眾感到悲哀。
絕大部分時候,在很多導演和制片人面前,在那些蜂擁涌入這個行業的熱錢面前,我們只是被算計能為一部電影貢獻多少票房的冷冰冰的數字,而極少能作為一個電影的觀眾被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