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影視公司里美女最多的,非花自香莫屬;
有人背地里稱花自香是孟輕舟的后花園,后宮大本營;還有人說孟輕舟通過花自香進行潛規則,冷嘲熱諷的有之、羨慕眼紅的也不少;
但無可非議的是人家這幾年發展態勢很好,精品劇連著出了三部,《宮鎖心玉》讓楊小狐躋身國內小花前列,《步步驚心》讓劉思思涌上二線頂端,距一線僅一步之遙;《陸貞傳奇》使得趙小骨身價倍增,直追四小花旦;
眼見的《古劍奇譚》還沒開機就已經炒的沸沸揚揚的了,圈子里聒噪的聲音一時間也多了起來;
電視劇對演員的加成,效果越來越明顯,那些等著冒頭的女藝人,羨慕嫉妒恨的同時,也在找渠道希望能搭上花自香的路子;
當下國內的影視公司里,專注于走電視劇路線的,聚美、華測、即將自己做主的正午陽光;
不論孟輕舟在家里怎么解釋,蜜蜜和小骨她倆始終都不信電視劇會比電影更賺錢,因為她們對比的全都是老孟的電影,這不科學!
電影和電視劇在原著改編權、編劇稿酬、演職員酬金、設備、場地費用等方面應該差異不會太大,畢竟這都是基本投入。
但是在這些基本支出之上,電視劇是以劇情未上,效果輔助;而電影則是非常注重燈光、音效、概念等快速刺激感官上的投入。
這一部分單看應該是沒有多少錢,俗話說得好1分錢1分貨,1毛錢2分貨,1塊錢3分貨。
比如杜比音效,這個就是杜比實驗室專門針對立體聲質量而研制的影院音響系統,這些錢出在哪里,還不是需要分攤到各個電影上;
視覺效果上,比如IMAX、3D這些可以直接看的到、衡量的到的技術,哪個不需要資金的投入;
還有我們不會直接感覺到的地方,如皮克斯的電影,最主要的投入就是各種效果的渲染了吧。如果沒有后期處理,像藍精靈這種真人和動畫人物同臺演出能有可能嗎?
“老公,那你怎么不多寫點電視劇的劇本呢,屯在哪慢慢拍唄,那些買的版權,我覺得還不一定有你寫的好呢!”
孟輕舟嘴角一抽,姐姐,你太高看我了!
趙小骨從楊蜜身旁閃到孟輕舟面前,捏著一小塊菠蘿肉投喂到渣男嘴里;
“我看他連電影都不怎么想拍了,昨天還聽他給宋誠打電話,問什么愛奇藝追加投資的事情呢!”
蜜蜜攀著小骨的肩,在她手上咬了一牙蘋果,“《甄嬛傳》能賣300萬,那也是鄭小龍的面子,而且孫麗確實挺能抗收視的,咱這《古劍》能賣到200萬,我就滿意了!”
孟輕舟捏著小狐的臉頰,“你做影視公司老板的時間也不短了,總不能還是這么傻乎乎的吧,每部影視劇立項前,市場分析報告是肯定會有的,你沒看過嗎?”
從受眾分析上來看,觀看電影的主要以青年為主,觀看電視的主要以少兒以及中老年人為主。
青年的消費能力以及消費觀念在這個年齡段正是集中表現的一個階段,對于一種產品,價格不是直接衡量的標尺,更多的是考慮物質和精神上的享受。
對于許多人來講,30塊錢的消費帶來的是高清(絕對大屏)、立體環繞(那聲音簡直在轟炸你的耳朵)、精力全投入(在家里看電視太容易被打斷了),完全是超值的商品交易。
對,就是交易,對于這部分受眾來講,他們很愿意完成這個交易。所以就有人賣,也有人買。
其次,從附加價值來看,看電影對于很多年青人,能夠在一個朦朦朧朧的環境下、一起感受一段愛恨情仇,是一種非常容易實現的浪漫。
對于這部分的人來講,有時候在一起看電視可能不太可能,也可能是已經看倦了。
從消費理念上來看,電視是慢消費,你需要投入很久的時間和精力才能累計的享受到一些精神收獲;
而電影,你投入的是金錢,節省下來的時間和精力,爆炸式的來一頓大餐。
這個道理就像是你自己玩滑梯或者更簡單點騎個車子下坡,和花幾十塊錢享受一把過山車的快感,這完全是不能比的!
小狐扭頭一口咬在他手上,不服氣的嘟著嘴,“我要什么都會了,還要你干啥,天天當三陪?公司還不是你讓我辦的!”
小骨捂嘴偷笑,難得見到狐貍精在輕舟面前吃癟,待會一定要告訴茜茜;
這就沒法講理了,老孟對蜜蜜豎起大拇指,心甘情愿的說了句:“有道理!”
“哈哈哈!”
“那是,本姑娘什么時候不講道理了!”
老孟也想通了,讓她們幾個造唄,最多也就吃點經濟上的虧,還能有啥后果,反正也不指望她們養家糊口的;
“小狐,你通知雷大頭和喬振羽,過兩天來萬重山,《一代宗師》的圍讀會,他倆得參加,雖然不是什么重要的角色,也來感受下氛圍!”
和電視劇的圍讀不同,在電影籌備過程中的圍讀會,主要演員和投資、制片團隊以及攝影導演、美術設計師和服裝設計師等部門主管都會一起出席會議。
通常,導演或制作團隊的一名成員會為小配角朗讀動作臺詞和對話。
孟輕舟從自己的第一部電影《失戀33天》就堅持了這個傳統,而且也是他認為開機前最重要的一個步驟;
這種集中研讀劇本,也是演員們初次表演創作的時間,看到了文字,聽導演講完戲,開始揣摩角色,創作表演,這中間也是劇本修改的時間;
一個對故事有要求的編劇和導演,絕對不可能不在這個時候改劇本的,甚至去了拍攝現場改劇本都是再正常不過的了。
一般這時候,會有一臺機器,記錄下來演員的表演狀態,供演員和導演后期觀看,因為任何戲劇形式都必須靠觀看才能知道真實的效果。
印象中國內最看重劇本圍讀的,還得算陳楷歌,據說每逢新片,至少會召集演員及劇組主創團隊三次以上,不論其作品好壞,人家這份專業確實值得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