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359章:誰都有追求

  電影史上有很多既具有藝術性商業上又非常成功的經典影片的存在。

  比如昆汀的電影,商業上極成功,同時電影藝術風格非常獨特;比如讓皮埃熱內,“黑店狂想曲”“天使愛美麗”都是商業和藝術俱佳的典范,科恩兄弟的電影也是如此,類似的經典影片數不勝數。

  在這同時,年年都有很多純商業娛樂片面市,娛樂大眾票房大賺,這是純商業片。

  純藝術片也有,電影史上也不乏悶死人不償命的藝術成就極高的作品,他們至今為小眾文藝青年們奉為圭臬。

  不過這兩種極端的影片類型,純商業片或純藝術片,他們從劇本創作伊始,就根本不存在向另一極妥協的可能性。

  想象讓王晶的影片藝術化一些,或讓塔可夫斯基的片子具備一些商業性,既不會提高王晶影片的藝術口碑,也不可能讓“鄉愁”成為票房黑馬。

  還有一些影片,兩邊都不沾的,往往喜歡把票房不好的原因歸為追求藝術。但往往這些片子在藝術性上也沒有什么稱道之處,根本就是從劇本開始就有硬傷,不承認水平差,甩鍋給大眾不懂藝術是最方便的托詞。

  “還行吧!”

  “來來來,咱坐下慢慢聊,你小子在燕京也不怎么出來晃悠,哪像個年輕人!”

  看到童麗雅跟著孫洪磊他們,孟輕舟放心的和褲子到了旁邊坐下;

  “馮導,你的《非誠勿擾》就快上映了吧?”

  “18號全國上映,特地和你的《小禮服》隔著兩周呢,你放心,不會有影響的。”

  也不是馮劇剛謙虛,主要是這幾年下來,孟輕舟出品的電影,票房就沒差過,而且口碑也不錯,這就有了不錯的觀影基礎,馮劇剛是識途老馬,這樣的導演,只要電影不差到離譜,票房不會難看的;

  褲子給孟輕舟倒了一杯紅酒,面色不是很輕松,,

  “你知道《非誠勿擾》宣傳費是多少嗎?接近1000萬,老實說,賺錢是肯定的,但我估計罵我的不會少!”

  褲子為什么這么說,因為《非誠勿擾》創下了國產電影的廣告植入紀錄;

  這可能是中國電影史上的單部電影廣告植入數字記錄:兩千萬元人民幣。而《非誠勿擾》的全部投資才五千萬。

  12月22日,這部由馮劇剛導演、葛尤舒琪主演的《非誠勿擾》將在全國范圍內上演。從《一聲嘆息》中的“打電話用吉通卡”,到《手機》中的摩托羅拉來電鈴音,馮劇剛的電影最大限度滿足了贊助商的需求。

  馮劇剛在接受采訪時承認,因為廣告贊助占到了新片《非誠勿擾》總投資的近一半,這部影片中植入的廣告數量相比他以往的作品達到了井噴。但他同時也保證,影片的藝術性和觀賞性將不會打折。

  據了解,《非誠勿擾》中涉及銀行信用卡的廣告,多達三處。其中最為明顯的,是葛尤和舒琪初次見面的地方是某銀行信用卡的特約商戶。除了看得見的,還有很多聽得見的。據透露,影片最后一場金融風暴的戲,其臺詞也與信用卡有關。

  “只要廣告植入不影響觀影體驗,應該沒問題吧,馮導你也不用憂心,那些搞影評的,有幾個是真正關心電影的,還不是嘩眾取寵,博眼球!”

  好多人說馮劇剛的影視圈發力是從《北京人在紐約》,或者從《編輯部的故事》開始的,其實不是,從《凱旋在子夜》,他就努力在一點點往上爬,他那會的主要工作是場記、劇務,說不好聽的就是打雜的,加上他懂美術,能給美工打下手,慢慢的從美工這個職位入手,一步一步深入影視圈。

  正如他最拿手的小人物賀歲片一樣,那些角色在逆境中抓住每一個機會掙扎,笑著面對每一個為難和嘲諷,就是為了有權勢者賜予的一點空間,更好的活下去。所以他拍那些來自平民的辛酸特別動人,沒別的原因,就是因為拍的是他自己。

  馮劇剛善于逢迎,善于抓住機會,這是他自己也承認的事情,在后來的自傳《我把青春獻給你》中,他曾經寫過這樣一個故事:為了給片子爭取過審的機會,他曾經請高級干部吃飯,席間如此拍馬屁,“您是誰啊,您是站天安門城樓上,看看北京城這邊說這邊燈太多有點晃眼,這邊的燈就都要立刻給滅了。”

  這種諂媚我們聽著有些肉麻,甚至可能覺得他下作,為了拍電影如此低三下四,喪失人格。但看看他拍的片子又不是那種三俗無趣,你就能明白他這種低三下四背后的辛酸了。為了拍個過得去的電影,這么委屈自己,至于么?容易么?

  除了《編輯部的故事》、《北京人在紐約》這些讓他在影視界立住腳的片子,馮劇剛真正在老百姓心中樹立起自己品牌的片子是電影《甲方乙方》;

  能上能下,能屈能伸,馮劇剛才能走到今天。

  但這并不意味著,馮劇剛是憑著沒皮沒臉混上來的。觀眾很聰明,光不要臉,沒本事,走不到今天,不要臉的導演多了,還有誰混出來了?

  馮劇剛清楚他自己的優勢在哪里。他有中國最好的都市平民寫作者王朔,有中國最特色的農村城鎮化寫作者劉振運,以及在商業和藝術上平衡度把握的非常好的寫作者劉恒,中國最好的男演員(之一)葛尤,

  他本人對都市小人物奮斗經歷和心態的精準把握,如果他順著這個路子往下走,完全可以把馮氏喜劇拍成《寅次郎的故事》那樣的國民劇,成為山田洋次那樣的國民導演。

大熊貓文學    華娛之別樣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