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283:先鋒

  老院長這幾天除了開會上課就是在思考請哪位老朋友幫幫忙。

  他順便好好了解了一下這些論壇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老院長平時行政+學術都已經分身乏力了,何況少不了人情往來,帶帶學生,哪有時間上網接觸新事物。

  但這算是給他提供了一個契機。

  “臭小子規模弄得還挺大”,老院長打開先行者論壇瀏覽了好一陣。

  雖然不如天涯,貓撲這種現象級的大論壇,也不如同在應天的西祠胡同,但這才辦不到一年的先行者也算是論壇中的中堅力量。

  天涯不說巔峰,就是尋常時候,一個板塊基本在線人數也有二十萬左右,這還是小板塊得規模。

  創建于1999年的天涯論壇,沒用多久就聲名大噪,讓人完全忘記他當初就是一個炒股論壇。

  當時正是四通利方改版為新浪網的時候,一部分網民帶著對精英化論壇的渴求來到這里,并最終扎根。

  這或許說明,早期炒股人士精英居多?

  算上重復注冊的人數,天涯的論壇用戶接近一點五億。

  這時候論壇也多,數量最高峰的時候,據統計能有160多萬個大大小小的論壇。

  先行者論壇算上重復注冊,也不過兩百多萬人。

  但已經差不多算是中間力量了,畢竟這160多萬個論壇,不可能都那么大規模。

  老院長意外地發現先行者論壇還挺活躍。

  尤其是這還是一個偏向文學性質的論壇,看的老院長還挺欣慰。

  生活水平提高了,愛好文學的人也增加了,這是好事。

  而且這論壇看著還挺活躍。

  當然,暫時還不明白什么叫論壇“拖”,什么叫瘋狂灌水。

  他看了半天,從他的角度看,論壇的發文質量確實有限。

  但是網絡文學這個新模式把他吸引了。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文學。

  連載不是什么新模式,但是網絡連載跟以前那種雜志連載的區別在于:及時反饋。

  以前雖然也是連載,并且讀者在閱讀完之后順理成章會進行評論,但那依然是一種“坐著文學”。

  而網絡文學已經在向著“讀者文學”轉變了。

  這個變化讓老院長若有所思。

  網文從來不是一種簡單的類型文學。

  都市,玄幻,奇幻,武俠,體育.......聽名字差距就夠大了。

  但是看得多的讀者會發現一個問題:不管是都市,還是懸疑,仙俠,奇幻,玄幻,一直延伸到歷史,現實,雖然名字在變,背景在變,故事也時不時變一變,但是核心邏輯從來沒變。

  以前是殺怪升級尋仇報仇把妹開荒,然后換新地圖。

  現在是搞著笑殺怪升級搞著笑尋仇報仇搞著笑把妹開荒,最后換新地圖。

  或者冷著血殺怪升級冷著血尋仇報仇,冷著血把妹開荒最后換新地圖。

  而且故事內核也差不多不外乎拯救世界,拯救家人,拯救自己。

  不管是種田流,凡人流洪荒流太古戰爭流,無敵流,不管怎么寫,都要按照一套內在邏輯寫。

  網文按照這個角度看,它又確實可以稱作是一個類型是一種典型的類型文。

  所以反套路文后期乏力的原因就在這里。

  反套路,要先有套路套路就這么多,寫完就沒了上哪里反套路去。

  老院長看了諸如痞子蔡的《我的第一次親密接觸》這樣的網文,也接觸到了最早的那些連載的還不成后世體系的玄幻文感覺可以成為一個大論題寫些文章。

  然后他根據這種論壇所吸引的網民類型開始思考請哪一位來站站臺。

  他首把紀實文學這種時常會給閱讀者帶來痛苦的文學方式排除了。

  而且這類作家的知名度也不是很高。

  其次就是海外那些華人作家。

  不說認不認識,根本也沒什么必要請他們。

  再次,把嚴肅文學作家也排除選項。

  不過很有意思,老王朔這個明明可以算進嚴肅作家的作家,卻常常不被算進嚴肅作家。

  因為他干的就是一部分純文學作家最不喜歡的:“消解崇高”,“游戲人生”。

  你很難看《李自成》笑出聲來,但是《動物兇猛》可以。

  這么一來,范圍也就很小了。

  老院長手摩挲了一下自己下巴上的胡茬,心想晚上還要去開會,這昨晚忘了剃了。

  “老林”,辦公室外一個老人走了進來。

  “哎,老李”,老院長笑著起身,給老人找了個位置。

  此君也是應大的教授,只是前幾年剛退休,他孩子去英吉利不回來了,他不想去,只想呆在應大這一畝三分地,可老伴走的早,真成了孤寡老人了,只能沒事就來學校里再看看。

  高校里一些老教授,真是這樣,他們不愿意走,孩子則不愿意回來,最后只好在學校附近孤單地過日子,有些喪偶的老教授長期沒人陪,沒人說話,甚至都有點混混沌沌的。

  “老林,時髦啊”,李教授的精神狀態尚可,沒退休的時候他就是個老頑童,笑對生活,“還會網上沖浪了。”

  “你老李能學會,我還能比你笨嘛?”,跟老院長對路的同齡人也不算多,他明白李教授的困境,愿意陪這個以前的“對頭”多聊聊。

  “哎,你年輕時候那也沒聰明到哪里去”,李教授彎著腰笑道。

  “咱們這一批最聰明的是老劉”,老院長揮揮手:“我確實不算聰明,也就比你聰明了那么一點吧。”

  “說起老劉,唉”,李教授手按了按自己大腿,“他可惜啊,死的太早了,什么都沒看到呢。”

  “他學老莊,比咱們超脫”,老院長安慰道:“咱們是俗人,熬上來,再熬下去,就是了。”

  “你也看的開”,李教授把腦袋湊到屏幕前:“你這看什么,是論壇?”

  “嗯”,老院長把事情簡單介紹了一下。

  “你這個小徒弟名聲倒是大,應大本科生里也有段時間沒出這種商業的人才了吧?”李教授問道。

  “只是創業的少,改開才幾年”,老院長搖搖頭。

  “那你準備請誰啊?”,李教授好奇道。

  “小余吧”,老院長說到。

  余的《活著》,《許三觀賣血記》都是已經寫完的作品,這兩部都能列入九十年代國內影響力前十。

  現在,他還是那個先鋒文學的代言人。

  后來就從“先鋒”轉到“世俗”,換風格了。

  先鋒,同樣年輕過的老院長知道,這是一個足夠吸引年輕人的詞。

大熊貓文學    我的父母重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