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二百八十九章 通天河

  然而,猴子等人心動歸心動,但對于樂器之類可謂是一竅不通,莫說是演奏方式,便是連種類都知之不多。

  而唐三藏也同樣是知之不多,唯有借故地向三圣母楊嬋問詢了一番什么樂器比較容易掌握后,隨意地從其中挑出了幾樣給猴子他們使用。

  塤,發音古樸醇厚而悲壯,在唐三藏看來頗為適合他眼中那曾言演繹過英雄悲歌的猴子,或許猴子今后能夠演奏出其中精粹。

  鼓,正好能夠兩側綁著掛在豬八戒的脖子之上,被肚腩頂著,想必能穩定且輕松地發揮。

  至于沙僧,唐三藏看他那憨厚老實之余,不失豪放開朗,不像豬八戒那般可能兩天打魚三天曬網,很有苦苦鉆研樂器的潛力,所以替沙僧選用的則是唐三藏印象之中的樂器之王嗩吶。

  而唐三藏自己,考慮到自己的印象,則是選擇了最沒有特色的琴,不過這般也正好能夠時常就近地向三圣母楊嬋學習學習音樂。

  至于從何處弄來樂器,則是相當簡單,練習階段也無須那么麻煩,猴子根據唐三藏的描述便能以毫毛將這些樂器變化而出。

  隨后的數天時間里,唐三藏根據從三圣母楊嬋那里得知的練習技巧分別教給了三名徒兒后,每日趕路之際,便各自都開始了自己的練習。

  不得不說,唐三藏曾經的判斷沒有錯,修仙之輩,或許未必擁有大智若愚的智慧,但是他們的學習能力卻是堪稱強悍,便是平常看上去憨憨呆呆的沙僧也在短短數天時間內順利地上手了嗩吶,吹得有模有樣的,更別說是猴子和豬八戒了。

  反倒是唐三藏這幾天時間里常常向三圣母楊嬋請教,兩個軀體一并練習,掌握進度也沒能遠遠地拋下徒兒們。

  又是一天是夜,月明星稀之間,盤坐在錦襕袈裟之上的唐三藏開口建議道。“徒兒們近來進度甚佳,看來對手中的樂器都頗有興趣。”

  “師父,還別說,俺老孫覺得手中這名為‘塤’的玩意還挺有意思的。”猴子答道。

  “既然如此,不如你們師兄弟三人隨意地合奏一曲,讓為師聽一聽如何?”說到這里,唐三藏也頗有些興致和期待了起來。

  “可師父,我們手中沒有什么曲譜,也不曾合奏練習過。”沙僧手中拿著嗩吶地說道。

  “無礙,你們師兄弟隨意地奏上一番就可以了,權當練習,為師就是想看看你們的配合。”唐三藏說道。

  頓時,這在師父面前好生表現的機會,讓猴子格外的興奮,連連催促著最為懶散的豬八戒準備,至于沙僧也自然是不打折扣遵從師命地配合起了猴子。

  一時間,在皎皎月光照耀之下的荒野叢林之中,古樸悲壯的塤聲、激昂響亮的鼓聲以及高亢豪放的嗩吶聲混合在一起,回蕩于星空之下,驚得周遭無數生靈頓生危機感,拼命地向著遠方逃離。

  而唐三藏一開始還不時地微微點頭沖著猴子等人表示鼓勵,但是隨著他們師兄弟三人配合越來越默契,慢慢三種聲音混合在一起成了一段奇特的旋律之后,唐三藏的表情就慢慢變得有些怪異了起來。

  這種節奏、這種旋律…

  明明與印象中那個曲子大有不同,但隱隱之間,唐三藏似乎看到了六個黑熊精變幻的人形抬著棺材沖著自己來,滿腦子都是一個“危”字。

  唐三藏。

  而唐三藏的僵硬怪異的表情很快便被猴子等人注意到,連忙停下來問道。“師父,可是徒兒們演奏得不好?”

  “阿彌陀佛,沒有…沒有…”唐三藏收攏了一下心神,擺了擺手,說道。“非是不好,而是太過于專業,乃至于為師都被震住了。”

  頓時,受了夸獎的猴子等人都不禁有些喜笑顏開起來,信心為之大增。

  畢竟唐三藏的性子他們再了解不過了,一向秉持著“出家人不打誑語”的理念,既然這般夸贊于他們,想來不假。

  而唐三藏猶豫了一下,還是開口補充道:“徒兒們,剛剛那個曲調太過于專業了,有傷天和,葬意太甚,平日里就盡量不要演奏了,不過倒可以記在心中,為師超度某些施主之時,再配合演奏一番倒是頗為應景。”

  “是”

  猴子等人雖然有些不明所以,但還是答應了下來。

  隨即,為了驅散這仿佛仍然在耳邊回蕩著的葬意,唐三藏將從三圣母楊嬋那處學來的一曲歡快小調教給了徒兒們,師徒四人練習了起來,也稱得上是在這孤寂悲苦的西行路上自娛自樂了起來。

  若是說唯有一點不好的,就是唐三藏這才察覺自己這些徒兒們所掌握的樂器樣樣都屬于能夠有傷天和的那種,平日里趕路之時,稍有不慎便驚擾了諸多周遭的無辜生靈。

  又是春去秋來,唐三藏一行白日爬山涉水,閑暇之時則是自娛自樂般地練奏樂器,晚上則是各自修行。

  當然,猴子,豬八戒和沙僧修行的乃是自身的實力,而唐三藏所修行的則是心靈,只需每晚誦經三遍,早睡早起,保證精神飽滿則可,至于敖玉,只要他寸步不離地緊跟著唐三藏,在那“大威天龍種子”的作用之下,肉體強度都會緩緩地隨之拔高。

  如果說這段時間唯一讓唐三藏有些失望的,則是三圣母楊嬋并沒有如她所料那般很快便尋到了他所想要知曉的消息,每日只能留在圣母宮之中品茶聽琴,蹉跎歲月,甚至“意難平”軀體都都快有種髀肉復生的錯覺。

  直至,唐三藏一行停在一條濤濤大河面前,觀著旁邊的那石碑上書“通天河”,唐三藏驀然回首間,才明白自己不知不覺已然走了過半路途了。

  通天河,這條通連南海,不知幾長,唯有以“通天”二字概括的河流,唐三藏在前世的記憶之中卻是異常有印象。

  因為,通天河這處正好是西行之路十萬八千里中,約為五萬四千里之處,正好處于中間將東土大唐和西天靈山分隔東西。

  天才一秒:m..

大熊貓文學    一拳和尚唐三藏